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9299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万晓军2015.9.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南昌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决定开展“生态文明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创建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态文明课程基地”为载体,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

2、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开展基于生物科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实践,让有趣学习和活动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2工作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时代在变,要求在变,万千世界,人各不同,世界因

3、不同而精彩,教学因多维而缤纷。建设课程基地就是为了普通高中“不一样精彩”。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纲要为指导,以申报“安义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态文明课程基地”为契机,大力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建立并健全生态学课程基地建设、实践和研究机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生物学科为主,渗透到地理、化学、物理、美术、语文、政治、体育、艺术等学科,着力培养学科特色和提升教研水平,努力打造品牌学科,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二、现状分析1师资与学科优势。学校有一支“师志坚、师品高、师风正、师学勤、师业精、师纪严”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拥有200多名教师,生物学科共11人。师资力量

4、雄厚,有硕士研究生3人;江西省高中生物学科带头人1人,南昌市高中生物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1人,南昌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有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奖。他们课程改革意识强,教学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强。生物学科开展了省级课题“使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教学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国家级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基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高中生物优质课堂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拟申报“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有效整合的研究”,其研究突出了学生发展为本,在育人目标中强调全面发展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创

5、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学校生物组一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植物园和校外农场等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饲养动物、植物嫁接和制作生物标本、开展水稻病虫害情况的调查等生物科技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调查、宣传活动。化学组进行了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校本课程中渗透了低碳、生态文明的内容。美术组经常带领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野外写生,描绘美丽的安义山水。地理学科也组织过课外活动小组考查地理地貌、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作物等调查。政治组开展了“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为题的辩论赛。体艺组开展了“阳光体育”、“中国梦舞蹈表演”活动,等等。新课程改革

6、中,学校开设了多项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了生态文明观念。同时,学校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等活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能力。3生态农场的独特条件。学校拥有占地85亩的农场,农场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可开展植物多样性种植、水产养殖等实验,一直是我校学生开展以绿色农产品生产、水产养殖与防疫、生产劳动实践和生态学教育活动的基地,每年学校组织都学生进入农场,学习生物知识,开展生态学调查实践活动,开展当地环境保护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科技实践、社会生活和文明教育。近年来,学校开始对校农场进行重新规划,准备建设完备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7、,将借助课程基地的建设,把原农场建成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深入开展基于学科主题的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教育。三、主要任务1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资源。围绕生态科技-生态社会-生态文明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把课程基地作为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互补,通过课程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以形象直观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创新,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加强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并形成难易不同的课程资源,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

8、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断推进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2构建鲜明特色的教学体验平台。通过“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科情境、专业特色、课程实施载体的建设,通过建设生态科技探究园、生态社会实践园和生态文明教育园,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环境,使课程基地成为生物学科为主、各学科参与的活动基地,成为设施设备、课程、师资、资源统一的平台,成为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路径的融合的平台。以建设校本课程的物质呈现平台为基础,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充分挖掘学生天赋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9、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3探索新型综合的实践活动方式。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证教学和体验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使课程基地成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课堂”。4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地运行机制。课程基地的建设立足于服务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的运行机制。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大

10、力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通过学生在课程基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会感激、敬畏与尊重,学会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善待他人和自然的行为习惯。同时不断总结课程基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三、工作重点1组建“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领导机构。学校将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课程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在领导小组与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课程基地”建设方案,并邀请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就

11、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充分利用我校优秀校友的优势,参与到课程基地的建设中,为基地建设出谋划策,筹措资金,并聘请相关校友作为专家组成员,为基地使用制定有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推动课程基地的建设。2加快课程基地硬件的建设。以生态科技探究园、生态社会实践园和生态文明教育园的建设为重点,尽快完备设施设备建设,突出生态学内容的呈现、演示、拓展、提升、链接,使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个体内在的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基地”中能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多样化地发展。3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建设。学校通过“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建设,结合

12、实践,将不断完善系统的学校课程,探索构建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结构合理、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抓住基础课程,来提高拓展课程,发展研究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能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的结构和课程管理,建立“课程基地”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如课程基地活动制度、体验评价制度、考核与奖励制度等。同时,我校开展的“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到评价方式的转变,将在区域范围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建设好我校的“课程基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全市乃至全省,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4建立多样化综合和特色化发展的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13、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生态学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认识生态科学和生态文明的价值,乐于学习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强化课程基地的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通过在“课程基地”中的教学实践,让教师在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家指导引领下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师

14、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要求、形式和内容、方法和途径发生深刻改变。通过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学历提高与进修提高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在“课程基地”的实践活动,教育观念将由重干预、重塑造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关注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开发;由注重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关注教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由“学科本位”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同时,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课题研究,通过课程基地中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的,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在全校各学科

15、中渗透生态学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浓厚校园生态文化,着力提高全校师生的生态素养,推动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四、规划方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解决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通路、通水、通电的基本设施建设,设立生活服务区,优先建设生活服务区。建有宿舍、食堂、安保室、卫生间、医疗室等生活用房及配套设施,满足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在基地的生活基本需要。(一)建设生态科技探究园。1生态学展示室。建设专门的生态学展示室,配备多媒体互动平台,展示生态模型、生态标本,主要用于开展生态学研究活动,展示生态学知识、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激发学习的兴趣。

16、同时,生态展示室可以以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展示学生在园区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生态学教育的同时感受成功的喜悦。2生态学基本实验室。建设生态实验室,主要承担高中生物、化学、物理和地理相关内容中有关生态学的实验,通过实验掌握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生态学实验,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学会构建生态模型,掌握对简单的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或其他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和作初步分析的技能;通过表解、图释等所记录的实验结果,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根据统计分析的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为野外调查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3植物组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规划配置冰箱、台式恒温振荡器、灭菌消毒器、电子天平、干燥箱、恒温培养箱、6孔水浴锅、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接种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