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9130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人教版41区域农业发展配套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1节一、选择题1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 B土壤C地形 D植被解析:选A。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发生在大气圈中,与地形、土壤、水等条件相比是最难改造的自然要素。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玉米、小麦 B小麦、玉米C小麦、水稻 D高粱、玉米解析:选A。本题考查粮食基地的分布。松嫩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三江平原的主要是小麦。3“北大仓”的发展方向是(双选)()A退耕还林 B绿色食品基地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答案:BD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回答45题。4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C黑

2、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5在三江平原西部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A黑土 B黑钙土C沼泽土 D褐土解析: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形成了广袤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西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黑土土壤。答案:4.C5.A读下图,回答67题。6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7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解析:由图示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东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3、草地、耕地、林地。东北地区尽管热量较少,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但人均耕地面积多,故粮食商品率高。答案:6.D7.D(2010年合肥模拟)读下图,完成89题。8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A混交林 B针叶林C水稻 D冬小麦答案:D9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河出现春汛 B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地小麦黄熟 D城一年中人影最短答案:A10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

4、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D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解析:选A。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发展方向的掌握情况。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据此回答11

5、12题。1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黑土和沼泽土的比较,叙述合理的是()黑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沼泽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黑土培肥;沼泽土的开发主要在于土壤改良和保护黑土有机质含量少,质地疏松;沼泽土有机质含量多,质地黏重黑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A BC D解析:选B。黑土有机质含量多,是一种高产土壤,我国玉米带位于松嫩平原,其土壤主要是黑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合理利用措施在于水土保持和黑土培肥。12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黑土冲刷使用化肥耕作管理不善不合理排灌A BC D解析:选B。黑土被开垦为耕地

6、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耕作管理不善,易造成黑土肥力下降。东北地区多降暴雨,黑土冲刷是造成黑土肥力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二、综合题13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

7、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解析: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独特优势:尽管纬度较高,但夏季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长,可以满足单季稻的生长需求。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大量沼泽分布,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2)ABCD(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4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社会,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某区域植

8、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例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毫米)农业植被200400600620杂草类100200小灌丛、碱蓬150380390(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A区域人口密度_(大或小)的原因:_。B区域人口密度_(大或小)的原因:_。(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解析:结合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因而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本区内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由东向西水分、地形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由于不合理开发,当地出现了黑土肥力下降的生态问题,应注意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答案:(1)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2)大降水多,土壤肥沃,作物高产小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3)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