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8428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_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_新人教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欢谑(xu)朝暾(tn)蹙缩(c)直栏横槛(jin)B敕造(ch) 纨绔(ku) 孱弱(chn) 叱咤风云(ch ch)C潸然(shn) 訇然(hng) 懵懂(mn) 陈抟老祖(tun)D踌蹰(ch) 联袂(mi) 天台山(ti) 少不更事(n)2下列字形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膏粱崩摧寒暄苍皇失措 B感喟伶俐辩论不记其数C蹒跚放诞抱歉哀声叹气 D金樽崔嵬青冢摧眉折腰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

2、子弟也随着完蛋了。B我俩是总角之交,从一起读大学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C红楼梦的伏笔俯拾皆是,每每被脂砚斋指出,说它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D这本宣扬邪教学说的小册子,讲的都是些不经之谈。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

3、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B C D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Ballad(民歌)一字也兼含歌舞二字。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文是说弹Lyre琴时所唱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惠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名诗篇。 诗乐篇这三个成分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诗经的诗大半都是有乐的,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跳舞的面目。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汉人乐

4、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 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最原始的伴歌的乐器大概都像澳洲土人歌中指挥者所执的棍棒和妇女所敲的袋鼠皮,都极简单,用意只在点明节奏。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之说,与澳洲土人风俗很相似。 诗乐舞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

5、,于是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了。7、对“风雅颂以音别”中“音”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曲的乐调 B、歌曲的节拍 C、文字的音韵 D、乐曲的旋律8、下列可作为“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依据的一项是( )。A、诗经 B、楚辞九歌 C、汉人乐府 D、吕氏春秋9、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这话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对文字的词汇的考究。B、汉魏乐府的“鼓吹”“横吹”“清商”等,既是乐曲名,又是诗篇名。C、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与“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舞蹈形式有所不同。D、古代的“歌”与“谣”的区别在于前者带有音乐而后者没有音乐。二、阅读鉴赏(

6、51分)(一) 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秦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刑部侍郎辛尝衣绯衤军,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至朝堂,解衣当斩

7、。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 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 书侍御史柳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注】衤军 (kn):裤子。厌蛊:一种用咒符来害人的巫术。11、对

8、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恪:严格B.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 引:荐举C.处法平允,考绩连最 允:得当,公平D.啜羹者,热则置之 置:搁置,放下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卿惜辛而不自惜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啜羹者,热则置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3、请用简要概括赵绰的性格特点。 12、翻译:(12分)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主人何为言少钱,径

9、须沽取对君酌。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2分) 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2分) 14、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题作答)(6分)(1)、仰观宇宙之大, 。(2)、 ,孤舟一系故园心。(3)、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5)、 ,塞上风云接地阴。(6)、艰难苦恨繁霜鬓, 。(7)、

10、 ,但愿长醉不愿醒。(8)、蜀道难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7分)在柏林 (美国)奥莱尔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边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

11、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是小说的环境描写。这一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暗示了什么?这是一处伏笔,下文什么内容与此照应?(4分) 12小说中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一石三鸟的作用。请分条阐述其作用。(6分) 13小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瞬间,表现深刻的内涵,时代的风云。这篇小说也是如此。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小说描写的生活瞬间(情节)和表现的主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