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8324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2第一节 电是什么2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一)3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二)6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8第三节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实验)10第二、三节 电路练习214第二、三节 电路练习317第四节 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9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练习)21第五节 测量电压24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复习要点26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28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一课时)28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课时)31第二节 欧姆定律 练习36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练习二)38第三节 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40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42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

2、并联(2)4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综合练习一)47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综合练习三)51第五节 家庭用电(1)组成53第五节家庭用电(2)-注意安全54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57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一课时)57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课时)59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一课时)62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课时)66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四课时)69实验:“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报告(1课时)71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会使用验电器。一、摩擦起电现象活动1:利用下列操作,并观察现象。1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2 把报纸平靠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然后松开手;把保鲜膜在书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 报纸和保鲜膜都 (会、不会)掉下来。总结: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活动2: 1将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发生_现象。 2将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_现象。 3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4、靠近,会发生_现象。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归纳:(1)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_电荷和_电荷。正电荷:指被_摩擦过的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_摩擦过的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思考: 如果已知一个物体带了电,我们能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检验出物体带电的性质?答: _。若它能被玻璃棒吸引,则它_带

5、电;若它能被橡胶棒吸引,则它_带电;若它能被玻璃棒排斥,则它_带电;若它能被橡胶棒排斥,则它_带电; 课本P54,作业2、3。三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_。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不同。四、摩擦起电的实质: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物体内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_组成,原子核带_电,核外电子带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外带的正负电荷的量是相等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呈中性。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 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 ,只是 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五、巩固小结

6、: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_。带电物体具有_物体的性质。2.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_、负电荷“-”_。同种电荷互相_,异种电荷互相_。 3.六、练习:P54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2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是用导线把 , , 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源的作用是_。常见的有_。开关的作用是_。常见的有_。用电器的作用是_。常见的有_。导线的作用是_ _。常见的有_。 2、观察干电池的外形,它的碳棒是 极,用“ ”表示;锌筒是 极,负极用“ ”表示。当它对外

7、供电时,它内部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 能转化为 能。二、电流的形成:1、电荷在电路中发生 定向移动时就会形成电流。电流与水的流动类似。2、物理学上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 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后,从 极流入。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要有 ,要使电路闭合,即处处连通。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 2、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有 例如:电线的芯线用铜或铝来做,是因为它们是 ,容易导电。电线的外层是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是因为它们是 ,能防止 和 。四、通路、开路和短路通路:处处 的电路。如下图 。此时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

8、作。(闭合电路)开路:某处 的电路,也叫 。如下图 。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如下图 。短路时,电路的电流很 ,会燃烧坏 和 。在工厂和家庭电路中若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会引发 。 五、课堂小结1、电流 (1)电荷的 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沿着_方向流动。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 ,二要有 。2、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各元件的作用:提供电能的装置- 消耗电能的装置- , 输送电能的装置- 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3、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是否 导电。4、电路有三种状态:_

9、路、_路、_路。其中 路是危险的、错误的电路。六、练习:1电路是由_、_、_、_组成的。电池、发电机是_,灯泡、电铃等是_。2.右下边的电路发生了短路,你能看成出来吗?若去掉_号线就可变为通路。3下列各组物体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A铝、陶瓷 B橡胶、铜 C油、大地 D石墨、水银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绝缘体不能导电,所以导体是重要的电工原料,绝缘体不是电工材料。B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C导体中的电荷只要移动就能形成电流。D地球是一个能容纳具多电荷是大容器,它也是一个大导体。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二)学习目标:1、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的符号。记住画电路图时应达到的要求。2、根据电

10、流的方向读懂简单的电路,并根据实物图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一、复习:1、人们从摩擦起电开始,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即_电荷和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异种电荷相互_。当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路中发生_移动时,电路中就形成_ 。且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 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后回到_极。2、电流只能在_体中流动。各种金属,人体都是_体,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为了防止_和_。3、电路有三种状态:_路、_路、_路。其中 路是危险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_而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实际上短路还有另一层意义: 有时,一个用电器的前后两端用一根导线连接起来,也叫短路。如右图中的_就被短路了。二、各种电路元件规定

11、的符号: T形连接的导线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_情况的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要简洁、整齐,一般要呈现四方形的样子.下面我们来练习画电路图,并且请在画之前,在实物连接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下面图形中,正确的电路是( )观察课本P58的第3题图,你能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吗?能画出电路图吗?如果觉得困难,请在接下来的几节物理课中要认真,它们是电学入门的关键。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 1、能区别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会判定生活中的电路各属于哪种电路。一、串联、并联电路的含义: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若把用电器_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中,就组成了串联电路。若把用电器_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中,就组成了并联电路。二、串联电路:(1) 请试着用铅笔画线把下面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标出电流方向,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 观察演示实验:连成上图中的串联电路 合上开关S则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