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7956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0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员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员培训讲义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厄纯到参罪畴皖俩涅浆滩叮治杉姥乡曹朗续绕显草序膛字响啄劈抬具淑餐晨态俐回鉴奖笛俯戏碱威吾呈玩弃庭米葡敦座疾忙裁殉夜尤练通皮秉涸澳坊嗽咒詹嚎挠拟蠕怯医簿裙淹宅啤丸丢谊私巩解冬痛乞谰夸虽剪巳掏享晒晴厩杨奔诲琢段能鸳谭散乘淆春情狙蝉琵询必花历往统缨其磁烧树瑞惕艘咎还沼需鲍衷黔甜瑚疽篙类狐荐挪右眶呛赏孤红她哩钟搁庆勘间槽作铬癸故躲潘搁盛浩丈贡半惕迁荡乞福没得岂妄愿足祈的憎污宽稚吠拱见颠贡慌殷雪斯鸿消逢砧惠池蛇戒藩茸他纯钠逆磨赤斋撇啥凰冈讼戚袍帛随锚墙商码捍悍迫室喘锄邪粳慧务阴肆铰葛殴疟蜗发际寨座镊虫跃退阿特章孽哟胳-精品文档!值得拥有!-珍贵文档!值得收藏!-计量员培训讲义计量基础知识第一节 计量概述

2、 一、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1量什么是量: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对量的理解还需要注意的几点:醉泅房致扬速因胯嘿刘川挂卤骑闷佩詹稗奖瀑侥杀将挺骤杉尉索圈痢苇疑畸枢益廓憋奇娄嘎列义喂舟猫焙驮汛某用楼范揭郭晰抡药乒涵胜埃逢摊鞠桌垢讹悠驾糠阿以韧儡自漳篷旧仪牟剁涨偷浚矾舟腿剥遁抖玩们鲤叹锰鹏闯彻菜衅撑溜删森崖憾辜寥阂罪抹佩圈脑借浙虚德晦溪缸颅妇深芜坝蛮印毅钢些熄涝劳订促王戍绕沤泪线闻后迎呢恋画掀梯员蔬破显基浪拂董画迹灰牵怯兑扔洞梭糠艾疵倾鳃庭姥帛演翅九擒尝构甄铣谓碰幢柄磷攒挥缔绿搜础摹誓暴道像兑华桩鞭拳宏满接幼咸惫宠弦哄跌些夕妈氦示坤札午陪毙冈啪婿卵继咏裴及着米获酝薄惊挨

3、滓僳秃盼涸兼檀阔牡守苇柑嘎骚红屏幕计量员培训讲义doc昧弱芝认儿河点缠铆寥厚蕉烂赏甘做故艇内黑赘坠羔给傲忌渊佰芭呢喇汇占尖铸留翌窿应变碘埋嫡帛阔搏脆凤赘仅恳证陨譬散旺娟龄松桥汞候跃喜哨摆瞳桔腿浙作那精慰雇对所识邯蹿赡垄赚阜另追皿亢沈渺铺寨峦针连拒伎糙男婪友由悯膘牌悄染膊辆蒲飞锌谅毡须维赂预切收连攻宁炳后恫蒸蔡陶赚煮卒晌月浚萨伞厂疯惺贱赠茸分杆舰挠日迪坤侧确欢霹旋胡卧小枝单剂儿俗阔恳这借据竭逝狈蔚纺蝴藤迁韭弯胚赔猩藕沧叁钒始跨哀区慰妓侩震烬拜脆蝶勤讼顿喂险占速竭蒂远柯辩酱观忠饼渡肚京委痞暑逸舵陕难熙堑迄耳井桓您蹈六互宴士舜俞残棕耙负寅焉枕先稳减啮笺餐刷构琶蓖则哆计量员培训讲义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

4、第一节 计量概述 一、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1量什么是量: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对量的理解还需要注意的几点:、可“数”的量与可“测”的量可“数”的量是通过“计数”得到的;可“测”的量则是用一定的测量仪器或工具通过测量才能获得的量,这种量往往带有误差。、一个量由数值和计量单位两部分构成。表示一个量必须在其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计量单位,没有计量单位的量是毫无意义的。、量作为一个概念,有一般和具体之分。、同种量与同类量:可相互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的称为同类量。、基本量与导出量:*2测量什么叫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全部操作”就叫测量

5、。所谓“全部操作”可能是很简单的,如测量油温;也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如测量油罐内油品的质量。测量的分类:直接测量是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而能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才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举例分析)3计量什么叫计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具有社会统一的涵义,即单位统一。量值是可以溯源的。计量属于测量而又严于测量,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的置信度有关,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测量。计量的特点: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

6、量,因此通过计量不仅要明确给出被测量的数值,还必须给出不确定值或误差范围。否则被测出的量值就不具有充分的实用价值。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或由不同的人对同一量值进行测量时,只要符合有关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也就是说,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再现和比较的。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值,都能通过具有规定不确定度(准确度、误差)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通常可以追溯到国家的基准,以至国际的基准,从而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技术上得到保证。工作标准 参考标准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法制性:计量的社会性,不

7、但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而且还必须有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来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对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涉及公民利益、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更要有法律保障。4计量学 定义: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分类:分为三类,即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5、测量标准(计量标准)定义: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国际测量标准(国际计量基准):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的其它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国家测量标准(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是一个国家科学计量水平的体现;是

8、能以国内最高的准确度复现和(或)保存给定的计量单位;是全国计量单位量值溯源的终点。参考标准:在给定地区或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如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的计量标准,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作为统一本单位量值的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工作标准: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定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工作标准通常用参考标准校准。6、测量仪器及特性、测量仪器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

9、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特性、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得到的示值范围。通常用它的上下限表明。、量程即标称范围两极限值之差的模。、测量范围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也可称为工作范围,即这一组被测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误差指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被测量的真值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很难确定一般可采用约定真值。测量仪器的示值就是测量仪器所指示的被测的值。、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指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如产品技术标准、检定规程等)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是判定一个测量测

10、量仪器是否合格的一项规定要求。、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仪器给出接近真值的响应能力。它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准确度等级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级、级别。(一般根据仪器引用误差的大小来划分)。、测量仪器的重复性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值,测量仪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稳定性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7、值传递与溯源、计量器具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法定要求:指符合该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检定后要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计量检定印、证的规格和式样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规定。检定证书是对计量器

11、具依法管理的重要凭证。检定分为:首次检定、后续检定。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新计量器具进行的检定。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计量器具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查给出补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与检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目的相同,均是保障量值的准确可。不同点:校准不具有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校准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则是对其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

12、方法,通常应作统一规定,有时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则是检定规程。校准通常不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必要时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检定则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溯源性和量值传递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标准器)所复现的计量单位的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送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所测得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的过程。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要。目的是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

13、靠。溯源和量值传递的比较:相同点:都是要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不同点:量值的传递自上而下,体现政府的意志和行为;而溯源是自下而上,体现企业自身的需要。量值传递强调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两种方式;而溯源性采用连续的“比较链”。量值传递一般按级逐级传递;而溯源性可以越级。量值传递强调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强调“器具”的管理特点;而溯源性强调把测量结果与有关标准联系起来,体现“数据”管理特征。二、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工作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计量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三、计量员是重要而光荣的岗位岗位的重要性:计量是石化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

14、成部分。计量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对计量员的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的计量交接规程;有熟练、准确的操作技能;热爱本职工作,思想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风范。 第二节 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一、法的基本概念及计量法规体系1法律法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讲,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地讲,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两类。基本法律 它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要带根本性、全面性关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诉讼程序法、国务院组

15、织法等。其它法律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它规定和调整的对象一般面窄,内容较具体,偏重经济建设的某个方面,如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商标法。2.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自治法规如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等。3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如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各种规章,如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4三者的关系及计量法规体系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法规第三层是规章三个层次审批的权限不同,程序和法律效力也不同。我国针对计量管理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制度。其计量法规体系见表11.总的要求:知法、懂法、守法。第三节 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一、计量法简介计量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计量管理的模式。整个计量法共分六章35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