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7155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所谓经济全球化,其基本标志有“三化”,即“”、“”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1.信息化 、市场化、跨国化2. 提出了“比较优势”或“相对优势”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 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 上的 ,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 ,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2.大卫.李嘉图 、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对差别、比较优势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 ,是在1970年由英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按照他的提法,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1) ;(2) ;(3) 。3.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邓宁、所有权优势

2、、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4.一般而言,市场规模大小深受以下几个指标的影响:; ; ; 。4.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口分布状况、国民生产总额、人均所得、所得分配状况5.在多中心主义(Polycentrism)经营模式中,企业将 放在首位,注意使分公司或子公司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管理 ;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中,企业在配置资源,沟通协调,管理 。5.经营中的合法性、分散化、全球范围内、集中和分散并存6. 采用国际战略的企业,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充分利用母公司的和开发出的技术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 ,母公司具有雄厚的是运用这种战略的前提条件。6.创新能

3、力、新产品、工艺过程、创新技术实力7.广义地讲,国际经营中有类控制体系:; ;。7.产出控制、官僚控制、决策控制、文化控制8. 分销渠道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8控制、资金、成本、灵活性、风险9. 跨国公司管理劳动力的基本内容包括 ; ; 等。9.劳动力的评估和晋升、训练和发展、工资和福利、处理与工会的关系10. 经济全球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或。10. 是生产的全球化、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体制的趋同、一体化11. 传统贸易理论(从斯密到H-O)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 ,而规模经济学说认为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 的特点。另外,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 的,

4、国际市场是 的。克鲁格曼则认为工业产品 ,因此,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 。11不变、递增、同质同样、完全竞争、类似但不同样、垄断竞争12.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包括如下几点:(1) ;(2) ;(3) ;(4) ;(5)。12. 保护出口市场、越过配额成本、谋求低成本、分散资产、其他动因13. 波特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中。他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就是: 、 、 以及 与 。13. 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14.国际企业管理的法律环境相当复杂,一

5、般企业会面临三个层面的法律:; ; 。14.国内法律;国际商法;东道国法律15. 国际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面对一些不同于国内企业的特殊矛盾,比如: ; ; 。全球化与当地化的矛盾、大与小的矛盾、集权与分权的矛盾16. 国际性计量有两种不同内容,一种内容是由 所造成的例如 不同造成的差别;另一种内容是由 的,例如 不同造成的差别。16.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税收政策、不同货币汇率体系造成、外汇风险17.跨国商务实体获得资金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7. 公司集团内部、母公司宗主国、子公司东道国、国际资金18.国际企业为实现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这一战略目标,主要采用三种策略:;。18.

6、 减少纳税;利用补贴贷款;争取当地信贷配额。19. 企业在选拔国际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提高他们的素质方面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国籍策略:;。19.管理人员母国化、管理人员当地化、管理人员国际化二、简答1.(联合国)跨国公司的含义 (1)跨国公司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其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2)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以便通过一个或更多决策中心制定协调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 (3)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或更多实体能够对其他实体活动施加有效影响,特别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4)从广义讲,跨国公司是指任何超出本国界

7、限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通常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综合垄断优势理沦、区位理论和内部化理论,提出OLI折衷范式。(2)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必须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其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内部化优势:跨国公司在运用自己的所有权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区位优势:东道国现存厂商以内部化方式将其特定资产与当地某些资源要素结合使用的一组条件。3.画图说明跨国公司产品线广度管理战略 现金牛:指低增长,高市场份额的产品。维

8、持 吉星:指高增长,高市场份额的产品。发展 野猫:指高增长,低市场份额的产品。收缩 瘦狗:指低增长,低市场份额的产品。放弃 波士顿矩阵的产品战略运用 吉星: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如有必要就以牺牲短期收入为代价金牛:维持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直到投资到达边际效应野猫:评估占领市场细分的概率,若可行,继续追逐更高的市场份额;若不可行,重新定义业务或退出瘦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现金流 4.跨国并购的含义及类型(1)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英文缩写为M&Ao兼并或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结合成一家企业,原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由存续(或新设)的企业承担;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

9、(2)兼并分吸收兼并和新设兼并,重组后结果不同。(3)收购分为资产和股份收购,收购后可能保留原来独立法人地位。(4)跨国并购的类型 从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是否接触来看:a股票替换:并购公司重新发行本公司股票,以新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的原有股票以完成股票收购;b.债券互换:增加发行并购公司的债券用以代替目标公司的债券使目标公司的债务转换到并购公司;c现金收购: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或新债券的公司并购都可以被认为是现金收购包括以票据形式进行的收购。5.罗斯托和菲立浦科特勒的经济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夕阶段

10、;起飞阶段;趋向成熟阶段;高度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市场学家菲立浦科特勒把经济发展阶段分成四种类型。维持生存的经济;原材料出品经济;工业化经济;工业经济。6.国际企业热衷于采用并购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是什么?(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际市场(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3)并购与“当地化”相辅相成:人才当地化;技术当地化;市场当地化(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7.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的标准和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对于国际企业来说,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不论他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必须达到的标准是:能被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完全同化,并做到在任何

11、地方经营都能获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有:(1)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2)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3)语言及人际交往的能力(4)责任心和使命感(5)经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8.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1)外汇的供给和需求;(2)国际收支;(3)相对通货膨胀率;(4)相对利率;(5)财政、货币政策;(6)心理预期;(7)国际游资;(8)政府的干预;(9)其他因素。9.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答: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利用国外资金;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销售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活力;利用外国资源;接近市场,使产品更加适销对

12、路;国外经营环境的吸引力。10 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 形成的最初时期(19世纪末):为了获得新市场和新资源。 逐渐成熟时期(世界大战):美国跨国公司发展很快;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纵向一体化、多样化经营。恢复发展时期(二战后至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对外投资更多流向发达国家。全球化发展时期(60年代至90年代):组织形式更为丰富,经营手段更灵活有效。 11.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主要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国富论。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差别

13、。各国就应当生产本国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再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参与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 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斯密主张国家应解除对贸易的管制,实行自由贸易。12.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差别;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生产并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有“比较劣势”的产品1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赫克歇尔&俄林,瑞典经济学家,共同创立了要素禀赋学说,又叫作赫克歇尔俄林原理(The Heckschor Ohlin Theorem)主要内容:把劳动决定商品交换比例扩展到各种要素共同决定不同商品需要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