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6490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专题专题四植物的调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四 植物的调节湖北枝江市一中生物组 张代林本专题包括:必修教材:第四章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选修教材: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一、高考展望本专题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中所占篇幅较大,难度大,联系面广,因此要注意理清脉络,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从近几年高考题中看出,无论是单课考试还是综合考试,调节部分的知识所占比重都较大。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是生长素的作用及应用、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兴奋的传导、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血糖的平衡调节、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及其关系等,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随着高考的进一步推进,有关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人体

2、体温的调节、动物的行为产生的机制及种类应纳入我们的视线。本专题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如生长素与植物果实的发育、性激素与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甲状腺激素与动物的个体发育、免疫与细胞工程等。 二、考点透析1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浓度 生理作用 二重性 实践应用 低浓度(适宜)促进抑制c/molL-1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植物生长 促进植物发芽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 顶端优势 抑制植物生长 抑制植物发芽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田间除草根的向地性 2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理我们以胚芽鞘的尖端为例来解释植物向

3、光性的有关问题,首先要抓住两点: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也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部。当把胚芽鞘尖端去掉(或用云母片把尖端与下部分隔)后,下部将停止生长。其次要掌握该类实验的生长素运输的实质,作图解分析如下:如图A:在自然光线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胚芽鞘直立生长。图B: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胚芽鞘尖端感受到光的刺激,所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生长素向下运输后,下部背光侧的浓度比向光侧高,背光侧生长得快,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光图A图B光从上述分析可知: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内部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从而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的快

4、。3激素与植物的生长、果实的发育生长和成熟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生长素能改变细胞壁的可塑性,从而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而使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正常的果实发育依赖于来自发育着的种子所产生的生长素,没有受精的子房因没有生长素而不能发育成果实,给未受精的子房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两个不同的原理,果实的成熟是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果实中产生乙烯,促使果实成熟。4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1)垂体与下丘脑的作用与地位 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而且还分泌几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别调节这些内分泌腺

5、的活动。因此,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中可合成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它们对垂体促激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同时,相关腺体激素的分泌也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另外,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兴奋性也受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相关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激素调节。(2)内分泌腺的调控关系下丘脑促进大脑皮层刺激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激素分泌促激素促进某些内分泌腺分泌抑制抑制反馈反馈下丘脑枢纽分泌(促+腺体激素名称+释放激素)垂体调控分泌(促+腺体名称

6、+激素)其他内分泌腺(3)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增强效应的结果事例: 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 共同调控机体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的生长和发育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相反的作用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 共同调节,使血糖含量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人幼年事例:血糖80120mg/dL协同作用拮抗作用(4)相关激素间的关系(5)反射与反射弧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它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7、纤维效应器。 种类:反射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反射定 义形成反射中枢意义举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叫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眨眼反射条件反射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条件反射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大脑皮层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望棒止渴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借助于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逐步形成,这一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了能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6)兴奋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

8、奋是指当活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发生一种能够传播的、并伴有特殊生物电现象的反应过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其实质为局部电流的传导。神经纤维在刺激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而刺激后,受刺激部分细胞膜的电位变成了外负内正,引起兴奋,且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此局部电流又导致新的膜电位变化,如此循环向前传递。由此可见,兴奋传导的基本形式是神经冲动,而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7)理解突触的有关知识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9、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和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略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物质一递质。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很狭小的空隙。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r氨基丁酸)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抑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这里,递质

10、起携带信息的作用。5动物行为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即生物对内、外环境条件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1)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关键是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和催乳素对幼仔的照顾方面的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控运动器官产生运动行为生理基础下丘脑垂体分泌分泌促性腺激素催乳素性腺分泌性激素性行为照顾幼仔促进合成食物器官的发育和生殖机能完成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促进鸽嗉囊分泌鸽乳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2)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除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外

11、,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完成的。动物神经系统越发达,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越强,行为越复杂。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动物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都是先天具有的能力。但非条件反射只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于环境变化产生的躯体局部动作反应。一种非条件反射一般不能形成动物的本能行为,本能要比非条件反射复杂的多,一种本能行为是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一系列顺序性的非条件反射形成的,当然动物的本能行为有些还要受激素的影响。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和条件反射等。生活体验和学习对后天性行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天性行为是在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规律、有系

12、统的适应性活动。动物的许多生活经验是在多次条件反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过程也包括着复杂的条件反射,不能把后天性行为简单等同于条件反射。一种后天性行为往往包含着多种条件反射的活动。动物越是高等,它的神经系统越复杂,条件反射也越复杂,运动能力及印随、模仿等学习能力随之增强,再加之以往的生活经验,越容易形成更复杂、更高级的后天性行为,提高适应复杂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人们把黑猩猩爱吃的香蕉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是拿不到的,但是,它能把几个木箱堆叠在一起,然后爬到箱顶上拿到原来拿不到的香蕉。动物行为的共性不同动物具有形形色色的行为,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任何行为都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任何行为都是对环境

13、的适应;每种行为的产生都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动物行为受激素的调节,更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调节是产生动物行为的主导因素,神经和激素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6人体的稳态(1)内环境及其稳态内环境三种组分间的关系血浆渗透渗透组织液淋巴渗透回流回流特别提醒: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渗透,而由组织液 淋巴血浆则是单向的。渗透血浆pH稳态 原因: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对均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 Na2HPO4等。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H+HCO3= H2CO3 H2CO3 = H2OCO2(从肺部排出)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OHH2CO3 = HCO3H2O(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水的平衡与调节来 源去 路饮 水食 物代 谢人体内的水肾(尿)(主要)皮肤(汗液) 肺(水汽)大肠(排便)水的平衡:水平衡调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渗透压下降渴觉大脑皮层饮水释放()()(+)(+)()尿 量(+)()(+)饮水过多、盐份丢失过多(+)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Na+、K+的平衡Na+、K+平衡来 源去 路食物中的Na+人体内的Na+肾(尿)(主要)皮肤(排汗) 大肠(排便)特 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