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6381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不仅要“文”更要“语” 皇甫初中 张文鸽摘要:在现代社会里,随着通讯设施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思想时,口头语言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书面语言的使用率,说的作用已明显超过了写的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说话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审视一下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口语表达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根本无地位可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语文对口语教学如此不重视呢?我们怎么做使语文教学“语”“文”全面发展呢?关键词:口语语文教学原因探究在现代社会里,随着通讯设施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思想时,口头语言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书面语言的使用率,说的作用已明显超过了写的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

2、,人们的说话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吕叔湘先生也曾就语言训练的问题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表面上看,儿童七岁入学,口语早已学会了,不用老师操心,只要教他识字、读书、作文就是了。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也就是说,只注意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的学习。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吕老在40多年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如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严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语文对口语教学如此不重视呢?我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重读写、轻听说的语文教学倾向积重难返。 语言的训练,应是指口语表达的训练与书

3、面遣词造句作文的训练,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常识。口语表达训练和文字训练,本来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教学的角度看,口语表达训练与文字训练也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然而事实上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一条腿长、另一条腿短,一条腿极力迈开、另一条腿却拖在后面,形成一种极不协调的“跛足”现象。就像吕叔湘先生说的“半身不遂似的”语文教学确实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一方面强调读写训练的重要性、有效性、多元性,要求学生立意谋篇精深周详,遣词造句文从字顺,字斟句酌;另一方面忽视甚至无视学生说话随随便便,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吕老在40多年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如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严重。事实上,所谓重读写、轻听说的

4、语文教学倾向的背后就是人们追求高考考分的功利心态。尽管现在有一些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一些重点高中享有保送制度,就这一小部分的考生而言,由于面试的需要,他们或许会对口语表达有那么一些关注,而对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口语表达的好坏与他们最终能否升学是没有丝毫相关的,至少关系不大,影响他们的是高考的卷面成绩,而绝非是口语表达水平。这种不正常的教学倾向及其产生的后果使学校、受教育者与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想、不愿也不屑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投放到口语表达训练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之下,所谓听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永远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而不会得到切实的关注的。二、 相当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对口语表达训练认识

5、不足,口语表达水平低下。按理说,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诸如口语表达、书写等技能性素质,因为它是支撑教学工作的基石。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口语表达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优美动听。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至于会话,情况更是难以令人乐观。能脱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者绝不在多数,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语言淡而无味,没有感染力;讲述不清晰,不到位。学高为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指导者,如果不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又怎能期望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口语

6、表达能力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不擅长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除了主观上不重视之外,缺乏实力与底气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再看看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说话能力普遍存在着四个问题:(1)说话心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脸红,声音过低,态度不自然,不知所措。(2)说话生理障碍,表现出来的是说话含糊,吐字不清,或说话频率过快,缺少必要的停顿,语音、语调不标准。(3)说话不流畅,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不得要领,语无伦次,无中心、无条理,让人不知所云。(4)说话品位低下,主要是指说话人不能正确理解人际交往双向性原则,不尊重听话人,不考虑说话的场合、环境等因素,比如不分场合高声喧哗;别人谈话时,随意打岔;说脏话,满

7、嘴带刺;卖弄新词,胡乱用语等等。而随着升学压力的竞争与网络的快速普及,没有时间多说话或有了时间就上网的现象日趋严重,话语缺失症的现象愈来愈多,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三、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口语训练应有的课程地位缺乏实质意义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训练好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任务,并且要努力使大多数没有先天缺陷的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层次的说话水平,构建语文口语训练、课程的意义正在于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听说训练的机会,并使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以利于他们能够从容地参加未来社会的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