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5928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分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州区教育教学第三协作片期中统考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八年级物理学科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鞠怀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将长短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后用烧杯罩住,结果发现( )A.长蜡烛先熄灭 B.短蜡烛先熄灭C.两支蜡烛一起熄灭 D.两支蜡烛不一起熄灭3.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强强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影响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经行了猜想

2、。指出下列给出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A. 杯子的材料 B.杯口的大小C. 杯里所盛的液体 D.杯子的价格4.通常人体感到舒服的环境温度是( )A.15 B.25 C.35 D.38 5. 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

3、能量7.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8.下列所举的的事例中,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A.用遥控器转换电视频道 B.遥控玩具汽车C.用B超检查胎儿情况 D.使用移动电话9.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中,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空气抽去时(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 不见电铃振动但听到声音10.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置在酒精灯适当烤一烤,然后伸进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病人时病人感

4、到凉 B.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到牙齿C.进行消毒 D.防止镜片脱落 11. 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12.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范冰冰身上,观众看到的范冰冰(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3.下列物理事例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霓虹灯光的五颜六色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五彩缤纷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14.下列没

5、有应用红外线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验钞机C.红外夜视仪 D.红外测温仪 15.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二、填空题(共计26分,每空1分)16. 河岸边人的说话声,能吓跑岸边玩耍的小鱼,说明空气和 _ 均能传声;由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能激起水波,可以推知,声

6、音在空气中是以 _ 的形式传播的。17.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 。18.在做磁铁隔物吸钉实验中,若被选择的物品有:塑料板、玻璃板、白纸板和搪瓷盘,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当被隔离物品是 时,磁铁不能吸引铁钉;当被隔离物品是 时,磁铁能够吸引铁钉。19.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玻璃 (填“内”或“外”)表面会有冰花,是由于空气中的 遇冷直接变成固体的原因,属于 现象。20. 如图8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 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

7、 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1. 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22.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 、 、 、三种色光组成的。23.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 _24. 实际生活中,超声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充分体现了超声

8、波的特点。试将超声波的特点填写在相应应用项目的横线上。海洋测绘船的声呐 _ ;B型超声波诊断仪 _ ;超声波焊接器 _ 。25.甲、乙图线是陈明同学完成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所作的熔化图线。(1)冰的熔化图线是 _ ,它的熔化特点是:_ (2)石蜡的熔化图线是 _,它的熔化特点是:_ _三.探究与实验题(共26分。26题6分,27题3分,28题4分,29题4分,30题4分,31题5分)26.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4所示,请将

9、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49698989898(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5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2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

10、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 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响度很响较响弱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很长较长短28.如上图所示,向圆锥瓶里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上,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1)瓶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 _(2)蒸发皿底部看到的现象是 _ _ _(3)蒸发皿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 _ (4)与实验过程相类似的自然现象是 _ _ 29.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过程中,张华同学通过实验收集到以下证据: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里,用抽气机抽去一部分空气后,铃声明显减小;

11、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将一支笔固定在吊着的大钟上,敲响大钟后,迅速用纸在笔尖上拖过,纸上出现一条波浪形式的细线。(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现象为 _ (填写序号)。(2)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现象有 _ (填写序号)。(3)现象说明,_ _ ;(4)你还能举个事例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吗?写下来: 。30. 如上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溶解,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后最初5分钟内冰块呈 态;冰块溶化过程持续 分钟,此过程温度 (填升高、不变、降低),加热25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31.为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小明、小华和小宇同学一起做了以下实验。(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小宇发现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通过对以上种种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_ _ 。(2)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改进的方法是 _ 。(3)小明、小华和小宇探究以上问题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经过认真地思考,给出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有东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