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25884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X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丁武向瞿开英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XX市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和探讨第三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六盘水第三产业特色建议 作者介绍XX市统计局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市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和探讨第三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总量增大,速度加快,后劲增强

2、。“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的宏观政策影响下,以及继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引领下,六盘水第三产业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时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XX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稳步增长,22年至02X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05%、9.9%、1.6%。20X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6%。比202X年增长71%,年均增长1.4。 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也呈现了良好势头,实现增加值8.57亿元,同比增长1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1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速

3、度继续保持。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02X年上半年达到39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由去年的1.44上升到3.52%,增加08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正有效地改变着XX市劳动就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为产业调整,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经济的良好运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0.%,农村居民现金增速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反映在消费

4、品市场上,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亿元,增长1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传统行业仍唱主角。对“十五”的前四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行业进行比较:传统的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每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都在3%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每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在14%以上;金融、保险业每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在8%以上;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社会团体每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在0%以上。 (二)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要的地位。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02X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企业4

5、53家,销售额42.5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21家,占59.%,销售额.9亿元,占60.9%;服务业242家,营业收入42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25家,占84.2%,营业收入0.93亿元,占38.4%。全市个体经营户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74户,占总户数75户的8.4%,营业收入754亿元,占个体户总收入的8.9%。 (三)第三产业集中分布相对集中。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初步调查,座落在市区内的(指XX县区辖区内的黄土坡办事处、荷城办事处、凤凰办事处、德坞办事处四个办事处的所有社区)批发零售贸易企业3家,占总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5.3%;服务业188家,占总服务业77.%;全市的个体经营户X县区内

6、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820户,占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户的.9%。 三、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规模仍然偏小。XX市是一个新兴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城市,加之地处内陆,经济起步较晚,第三产业总量小,基础薄弱,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高,与发达城市或大城市的差距大。 (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缓慢。20年,XX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70%,202X至202X年三产增幅分别为1.3、15%、9.9%、6%,尽管全市三产增幅总体年在提高,但由于工业增长速度更快,三产增幅小于二产增幅,所占g比重逐年下降。 (三)第三产业的结构尚不合理。第三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

7、高,新兴的第三产业如信息、咨询、科技、旅游等发展滞后和不足,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等服务业为主。据测算,02X年上半年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2%以上。 (四)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多头管理,缺乏有效的第三产业各行业综合管理机构。 四、第三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建立人口流动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当人口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具有较大的消费能力和较高的消费水平时,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目前,XX市中心XX县区人口达到了3万,随着市中心

8、X县区城市功能的不断改善和健全,将吸纳更多的人口居住在中心城,使中心XX县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同时努力推进红果、平寨、双水三个次中心XX县区的建设步伐,具备规模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要求。这样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产业将得到优先发展,房地产、教育、信息、咨询等产业将更加活跃。 (二)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推进“凉都”品牌建设。自“凉都”品牌的推出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凉都文化,“品牌效应”带来经济腾飞的战略已经形成共识。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凉都”品牌的宣传,并抓住“中国凉都-六盘水”通过国家论证的契机,着重从“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的内涵上进

9、行宣传。与此同时,合理布置工业布局,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合理、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点,力求从档次、精品上下工夫。以上措施的出台和实施,第三产业中的住宿、餐饮、旅游、交通、通讯等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三)突出重点,促进传统三产和新兴三产的协调发展。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在巩固和提高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传统三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通信业、旅游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要由“数量导向性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导向性发展模式”。其途径是:一方面在通过改组、改造和改革,培育大中型商

10、贸流通集团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向农村市场延伸,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把个体和私营商贸流通企业纳入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委托代理系统。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完善专业市场这一流通载体,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转变。旅游业,要加强规划意识、加强行业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组织水平,扩大对外宣传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外游客和周边地区游客,着力提高旅游接待客房出租率。要在开发新景点、上大项目等方面多出点子,多见成效。要抓住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银行利率较低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投资方向,避免无序开发,严格审批,规范经营行为。社区服务业,要使街道、社区担负起兴办社区服务业的责任,确定服务项目

11、,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建设好服务设 施。信息服务业,要对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网进行规范管理,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发挥专业信息网站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四)规划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物流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传统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货物存贮、交易、卸运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新型工业化,提升

12、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适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市的现代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落后,现代经济意识不强。本身形成的铁路网络由于运输结构的单一,没有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基础。随着下步的公路网络形成,以及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等大环境的影响,“沃尔玛”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必然陆续进驻中心XX县区,加之原有的民营商贸企业连锁经营的不断规范,以及大中型企业的改制完成,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悄然到来,规划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物流企业势在必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更多扩展信息、交通运输、金融

13、、保险等其他三产的发展空间。 (五)加快“镇胜”、“毕水兴”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缩短”六盘水行政区域之间的距离,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尽快形成以市中心XX县区为辐射中心的六盘水经济圈。经济圈的形成,会对原有的盘县与云南、六枝与贵阳商业联系产生影响,六盘水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会进入黄金时期。同时,规划市中心的商贸集散地,辐射全市。真正形成市中心城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利于第三产业的规模发展。 (六)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把传统的商贸流通业,特别是大型的自选购物超市引入农村,刺激农村消费;引导房地产企业进行小城镇开发;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不断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内容总结()XX市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X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丁武向瞿开英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传统行业仍唱主角()四、第三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建立人口流动的科学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