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5838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代号 座位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请根据表格左边的分类名称,给右边的分类内容填写对应的编号。编号分类名称编号分类内容A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B频带信号A数据电路终端设备C电路交换B数字信号的分类B基带信号C分组交换C数据交换方式A数据终端设备C报文交换A传输信道2请根据表格左边的分类名称,给右边的分类内容填写对应的编号。编号分类名称编号分类内容A基带信号的码型B国际2号电报码A单极不归零码B汉字代码A双极性归零码B字符代码B国际5号代码A双相脉冲编码A单极归零码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的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30分)1、 双绞线由

2、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以( )。A、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B、降低成本C、提高传输速度D、没有任何作用2、 下列关于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B、进程有生命期 C、多个进程可以并行执行,不需同步机构D、程序的执行过程是进程3、 I/O接口在( )之间。A、主机和总线 B、主机和I/O设备C、总线和I/O设备D、CPU和内存4、 下列( )属于人为无意过失。A、用户口令不慎泄露B、黑客通过“后门”进入网络C、恶意破译口令攻击网络D、破坏硬件5、 B类IP地址是指( )。A、每个地址的长度为48位B、可以表示1024个网络C、每个B类网络最多可以有

3、254个节点D、用二进制编址时第一位为16、 下列( )不属于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 A、易被窃听B、窃听不易被发现C、使用射频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D、有线安全等级协议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7、 若采用4相调制技术,在1200波特的信道上信息的传输率为( )bps。A. 1200 B. 2400 C. 4800 D. 96008、 流量控制是指( )。A、数据传输需要进行连接建立、数传的维护、拆除连接阶段B、采用某种技术,有效地、动态地分配网络资源,对网络中的通信量进行平滑的方法C、根据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D、防止所传数据帧的错误、丢失与重复9、 下列( )属于单模光纤的优点。A、适用于

4、长距离B、端接容易C、价格便宜D、适用于低速传输10、 ( )是分组交换网的典型代表。A、X.25B、帧中继C、ATMD、ISDN11、 下列( )属于中继器的功能。A、路由选择 B、数据链路层控制C、对信号进行复制、整型和放大D、减少数据发送冲突的发生,避免拥挤,提高网络带宽12、 关于频带传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通信方式B、它可以在电话交换网上进行数据传输 C、它适合于长距离传输D、它的主要技术是调制和解调13、 哪一个方法不是黑客攻击的方法( )。A. 网络监听获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B. 监听密钥分配过程 C. 匿名用户访问D. 通过爆炸、火灾等方法

5、破环硬件设备14、 下列关于无线局域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线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不需要任何许可证就可以使用B、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更安全C、远程无线网桥可以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D、无线局域网可采用点对点模式组建15、 下列属于故障管理的是( )。A、负责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配置 B、负责监视整个网络的性能 C、对所有的网络设备和网络通道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D、负责对访问网络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ACCAD CBAAA CAD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OSI与TCP/IP模型的相同点。答: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实现了不同机器、不同设备、不同厂商和不同

6、网络协议之间的连接与通信;采用了分层结构的思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基于协议族的概念,将多个协议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网络体系功能;各层次的划分和所应用的协议功能大体相同,解决了网络中信息的传送、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同步、信道的复用以及信息的封装等网络通信的基本技术问题;目前在网络界,两者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 简述路由器的主要作用。答:提供了局域网、广域网等之间的物理连接性;完成不同网络层协议之间的协议转换功能,如IP与IPX(分组交换协议: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之间;完成网络层地址与物理地址间的地址映射;实现数据的分段与重组功能,完成数据的转换操作;进行路由选择,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的下一跳的目的地,进行数据的转发;隔离网络,抑制广播报文、避免网络风暴的发生;实现流量控制,均衡网络负载,从而保证网络的性能。四、应用题(共20分)画出下图中的冲突域。四、答:冲突域冲突域1网桥冲突域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