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5603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 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 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生:(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 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生:(分组汇报交流)生 1: 1859 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 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 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

2、此,达 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生 2 :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 年 6 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 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 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师: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生:森林古猿。师:对。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 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组间进

3、行补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 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师: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 的观点。生:(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生 1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 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4、。相反,现代类 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生 2 :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 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师: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生 1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生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生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 400 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 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师: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

5、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 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距今 1 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 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 物。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第二课时生:(阅读、分组讨论)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 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 雨林 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

6、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 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生: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化石是最好的证据。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 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生:(观察、思索)师:我们来分析一下: ( 1 )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 别? 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生: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 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 骨盆上下扁,

7、左右阔, 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东非人” 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 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 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师:再来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 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东非人”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可能说明“东非人”是处在进化当中。 师: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阅读、回答)生 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 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 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 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

8、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 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 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 变得灵巧。生 2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生 3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 不仅能使用工具, 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师:对。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

9、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 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 要求他只 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 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师: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语 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因此,我们在 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师: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

10、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 渐变化的?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生1 :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生2 :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生 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师: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 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 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

11、须尊重生态 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师: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生: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师: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 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生: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 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 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师: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 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体应该怎

12、样做呢?生: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师: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知识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课外研究师: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夕卜,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轻松练习趣味导读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按照这本书中的理论,达尔文认为人和动物一样 都是进化而来的。他曾提岀人

13、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存在亲缘关系。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他的观点,因此人们经常进行人类起源的辩论。最著名的一场辨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 主教之间进行的。这是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会的一次会议上,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猴子理论”的谴责。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是赫胥黎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因此主教斯文地问 他:“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 ”这 时,赫胥黎坚定的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 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辩论会的人作祖先”。对于人类起源,你认为达尔文的观点

14、正确吗?收集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吧!智能点拔例1 观察距今300万年的露西化石的骨骼,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 化石,分析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思路分析:本题需要运用比较观察的学习方法。用比较思维的方法去观察化石在形态上的不同点。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 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具有较为粗长的下肢骨,骨 盆上下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答案: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具有较为 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 左右阔,这说明她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 运动方式。例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 B.使

15、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分析:人类会使用工具,但类人猿也会使用具,因此不能称其 为特征。而有复杂的语言、直立行走、都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的大 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因此也可算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因此,本题答 案是B。课堂反馈画龙点睛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提岀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岀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2. 在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3.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 ,提高了工具 的效能。慧眼识珠1.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 鱼 B.狗 C. 大猩猩 D.鸽子2. 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A.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C.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3.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大猩猩 B.森林古猿C.黑猩猩 D.长臂猿生物奥秘你来说1. 在1 000万2 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变成草原,这对森林古猿有什么影响?2. 在东非大裂谷地段,古人类学家发现了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课后沟通穿针引线将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