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0428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4904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042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期中考试042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期中考试042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期中考试042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期中考试042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04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04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客观题(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40分)1. 地理环境的五要素是 、 、 、 和 。2. 我国的经纬度范围是东经 度至 度、北纬 度至 度。3. 我国的陆域邻国有14个,从东北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 、 、 、 、 、 、 、 、 、 、 、 、 、 。4. 我国的海上邻国有6个,分别是 、 、 、 、 、 。5.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 、 和 三级,其中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个。6. 我国的四大海域从北向南依次是 、 、 、 。7. 我国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3个,分别是 、 和 。8. 我国的人口数量约占世界的 ,空间分布以 为界,具

2、有 多、 少的特征。9.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 个,约占全国人口的 ,空间分布具有大 、小 的特点。10. 我国地形复杂, 、 、 、 、 五种地形齐备,地势 高 低,呈 状展布。11. 我国自然地理的三大单元是 、 、 。12. 我国的四大高原是 、 、 、 。13. 我国的四大盆地是 、 、 、 。14. 我国的三大平原是 、 、 。15. 我国的七大流域是 、 、 、 、 、 、和 。16.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是 、 、 、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冬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3、 D.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2. 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B.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C.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3. 读表判断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地点经纬度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甲102E、25N7.719.81000乙113E、31N4291200A.黄土高原、成都平原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4. 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珠海、南昌 B.南昌、贵阳C.贵阳、厦门 D.厦门、珠海5. 下列关于东中西三大

4、经济地带发展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B.工业结构上的南重北轻、西重东轻加大了三大地带的经济差异C.东部地带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外资企业取代了传统工业D.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深处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读表回答6-7题。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体系一级区(3类)二级区(10类)三级区(208个)举例生态调节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林水源涵养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固沙功能区土壤保持功能区洪水调蓄功能区产品提供功能区农产品提供功能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功能区畜产品提供功能区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大兴安岭林区林产品功能区人居

5、保障功能区大都市群功能区长三角都市群城镇功能区山东半岛城镇群6. 与表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A.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洞庭湖湿地、锡林郭勒草原B.洞庭湖湿地、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锡林郭勒草原C.锡林郭勒草原、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洞庭湖湿地D.黄土高原西部、三江平原湿地、洞庭湖湿地、锡林郭勒草原7. 下列关于四个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是辽河水源涵养区B.地区的植被主要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地区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积D.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读表回答8-9题。省份人均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农田灌溉亩

6、均用水量(m3/亩年)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江苏61070540446570宁夏1780201760135240008. 宁夏的人均用水量超过江苏的主要原因是()A.宁夏临黄河,水源充足B.宁夏工业比较发达,生产用水量大C.宁夏与江苏产业结构不同D.宁夏人口密度小,人均资源占有量大9. 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大大超过江苏,主要原因是()A.灌溉方式 B.农作物类型C.水资源丰歉程度不同 D.气候条件10. 下列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

7、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11. 下列关于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B.西北草原退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12. 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13. 黄河流域出现淡水危机的原因有()地处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春旱严重,夏秋暴雨秋冬干旱,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平衡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剧增,水体污染严重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浪费严重A. B. C. D.14. 我国的农牧交错带位于(

8、)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15.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分布在()A.纬度低、气温高的沿海地区B.海滩平坦、蒸发旺盛的沿海地区C.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的沿海地区D.海水盐度较高海域的沿岸地区16.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积扩大了约20%,可能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17. 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原因是()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9、D.海陆位置18. 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下列地区中损失最严重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19. 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A. B. C. D.20. 下了关于高原地区人居聚类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B.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C.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高原面上D.多呈团状沿河流两岸发展二、主观题(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我国自然地理过程的总体特征2. 我国的山文格局3. 我国的气候特征4. 我国的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征5. 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二)论述题(二选一,共15分)1. 试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背景。2. 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