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474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地理必修高一年级第三章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说课稿 单 位:西安市第三中学姓 名:叶小安邮 编:710048 联系电话:13309293179 电子信箱: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地理必修高一年级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节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一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七个部分: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继农业之后,就是工业,它不单是一场生产在变革,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所以人们称现今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为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出现至今只有20

2、0多年在历史,但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各地景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对工业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典型性,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所熟悉的某一工业企业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好知识,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新课标中,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在地域联系第一节的基本目标要求是:“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有二个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分

3、析工业的区位因素,所谓会“分析”,是指在了解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主导因素,并明确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原因。二是能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工业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使用工业在产品,对工业的生产过程也有一定在了解。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工业的区位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掌握主要的工业

4、区位选择类型; 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通过不同工业的布局特点,分析出不同工业部门的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类型。 (1)、掌握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区位选择类型;(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学会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在兴趣。二、说重点难点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

5、富。这种差距还在拉大,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受控制的地位,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工业,尽快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国富民强。本节课所学习内容,也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要想发展工业必须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分析一种工业布局区位选择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在区位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受年龄以及社会生产时间接触很少的限制,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三、说教法:根据以上教材分析,

6、重难点的确定,为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说学法: 学生情况:从知识掌握程度看,通过前面一、二节的学习,学生对区位及区位因素已经不在陌生,只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特点与工业生产特点的对比,就能够得出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从学习能力看,学生的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较差,英加强此方面的培养;从心理特点看,该年级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新型自主互动学习能力较差,应多举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独立。根据学生情况,以及重难点,确

7、定学法如下:1.收集资料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其整理、分析,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2.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调查研究,提出对策。3.观察对比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联想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1):学习目标2.展示课件(2)工业区位因素3.过渡衔接: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老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工业区位选择考虑如上因素,最终目的是什么?1.学生思考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学生思考后

8、自由发言通过从学生熟知的工业产品导入,启发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精神。讲授新课工业主导区位条件与工业类型1.依次展示课件(3)(4)(5):工业的主导区位2.展示课件(6):师生总结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类型。3.展示课件(7)情景再现;课件(8)小组合作要求3.教师对每一小组的总结发言进行点评。1.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分析报告。3.小组选派代表对所分析内容进行报告总结。4. 学生根据各小组的分析报告,再结合课本28页的阅读材料讨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会发生变化吗?若变化如何变化”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捕捉相关信息的

9、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3.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展示课件(9):宝钢和鞍钢的区位2.展示课件(10):总结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学生看图,讨论分析宝钢和鞍钢的区位2.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1.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课堂拓展1.展示课件(11): 设问: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三星电子”投资项目在西安的顺利发展?以及它的投产给我们西安带来的好处?2.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1.学生根据要求写分析报告并交流 2.学生用2分钟时间谈本节课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

10、力,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提高通过上网、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校附近的某一工厂进行以下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搜集资料(文字、图片),集思广益,各尽其才,做出一个合理的调查报告。既注重小组合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才能。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重点难点问题较多,且其之间逻辑性较强,因此板书采取纲要式,简单明了、逻辑性突出。具体设计如下: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土地 水源原料 劳动力动力 交通市场 政策 工业区位因素 理想区位(不存在)现 实 区 位(主导区位)工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七、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做到多元化的评价,如学生互评、自我评价、教师点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和内容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