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4050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一)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1、化学污染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在发生事件后的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2、针刺伤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_%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意外受伤后必须在_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_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_周后检测hcv的rna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

3、查如_周、_周、_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_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_喂养过_时要用避孕套。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4、灼伤碱类灼伤1.1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_%-_%醋酸或_%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1.2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_%-_%硼酸

4、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酸类灼伤2.1一般酸灼伤2.2浓硫酸灼伤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2.3强酸灼伤强酸溅入眼内用眼喷淋器冲洗时应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5、标本污染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_mg/l的消毒液浸泡_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_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_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_小时。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一、二、供水单位成立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

5、小组,单位负责人为安全用水第一负责人。若发现饮用水的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发生改变化,供管水人员应即刻核查原因并报告单位领导,单位及时向供水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讲清污染事件发生地点、类型、可能的影响等。三、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紧急_有关工作小组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态蔓延或扩大。四、协助供水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的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五、在_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六、出现饮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性供水途径。七、饮用水污染事件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的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八、应饮用相关饮用水出现不适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或观察登记、门诊随访;对接触污染饮用水的茶具、容器进行彻底清洗和有效消毒。九、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经过、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按时逐级上报。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