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时序详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40046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2C总线时序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I2C总线时序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I2C总线时序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I2C总线时序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I2C总线时序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2C总线时序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2C总线时序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2C总线时序详解I2C总线位传输由于连接到I2C总线的器件有不同种类的工艺(典典、地典、双极性), 逻辑0 (低)和逻辑1(高)的电平不是固定的,它由电源 VCC的相关电平 决定,每传输一个数据位就产生一个时钟脉冲。数据的有效性SDA线上的数据必须在时钟的高电平周期保持稳定。数据线的高或低 电平状态只 有在SCL线的时钟信号是低电平时才能改变。数据线稿定 裁据正常I2C位传输数据有效性起始和停止条件SCL线是高电平时,SDA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这个情况表示起 始条件;SCL线是高电平时,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切换,这个情况表示停 止条件。起始和停止条件一般由主机产生,总线在起始条件后被

2、认为处于忙的 状态I 1I1 I/iSDAI ;/; / SDAI II I冲MB/一池起始条件停止条件起始和停止条件,在停止条件的某段时间后总线被认为再次处于空闲状态。如果产生重复起始条件而不产生停止条件,总线会一直处于忙的状态, 此时的起始条件(S)和重复起始条件(Sr)在功能上是一样的。I2C总线数据传输字节格式发送到SDA线上的每个字节必须为8位,每次传输可以发送的字节数 量不受限制。每个字节后必须跟一个响应位。首先传输的是数据的最高位 (MSB),如果从机要完成一些其他功能后(例如一个内部中断服务程序) 才能接收或发送下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可以使时钟线SCL保持低电平,迫使主机进入等

3、待状态,当从机准备好接收下一个数据字节并释放时钟线 SCL后数据传输继续。应答响应数据传输必须带响应,相关的响应时钟脉冲由主机产生。在响应的时 钟脉冲期间发送器释放SDA线(高)。在响应的时钟脉冲期间,接收器必须将SDA线拉低,使它在这个时钟 脉冲的高电平期间保持稳定的低电平。通常被寻址的接收器在接收到的每个字节后,除了用CBUS地址开头的数。SDA 厂C :乂 X / XX; CPs :MSBAcknoMlddgemBnlAcknoadgeiTksnlSignal From ReceiverSignal From Rece-iwe-rr j实L1 w J/ J /W W 1 1虱卅 1278

4、,1 艺8&前弄CfirtdiitonACKACK ConditrntP)I2C总线数据传输和应答据,必须产生一个响应。当从机不能响应从机地址时(例如它正在执行一 些实时函数不能接收或发送),从机必须使数据线保持高电平,主机然后 产生一个停止条件终止传输或者产生重复起始条件开始新的传输。如果从机接收器响应了从机地址,但是在传输了一段时间后不能接收 更多数据字节,主机必须再一次终止传输。这个情况用从机在第一个字节 后没有产生响应来表示。从机使数据线保持高电平,主机产生一个停止或 重复起始条件。如果传输中有主机接收器,它必须通过在从机不产生时钟的最后 一个字节不产生一个响应,向从机发送器通知数据结

5、束。从机发送器必须 释放数据线,允许主机产生一个停止或重复起始条件。寻址方式7位寻址第一个字节的头7位组成了从机地址,最低位(LSB)是第8位,它 决定了传输的1 711苗14 Q1f IsSlave AddressACKACKDaraACKP|1 7Iai$ 714&11SSlave AddressACKData ACKsSlaw AddressR;WACKDataACKP41Any1*XAnry MumB 取*普通的和带重复开始条件的7位地址格式 方向。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是“0”,表示主机会 写信息到被选中的从机;“1”表示主机会向从机 读信息,当发送了一个地址后,系统中的每个器件 都在起

6、始条件后将头7位与它自己的地址比较,如果一样,器件会判定它 被主机寻址,至于是从机接收器还是从机发送器,都由 R/W位决定。10位寻址10位寻址和7位寻址兼容,而且可以结合使用。10位寻址采用了保留的1111XXX作为起始条件(S),或重复起始条 件(Sr)的后第一个字节的头7位。10位寻址不会影响已有的7位寻址,有7位和10位地址的器件可以 连接11二 a!1*B*11SSI洲略 Address 1 部 byteR.WACKSl-ave Address End bgACKDataACKP1 1 1 H X X |I2C总线10位地址格式到相同的I2C总线。它们都能用于标准模式(F/S)和高速

7、模式(Hs)系统。保留地址位1111XXX有8个组合,但是只有4个组合11110XX用于 10位寻址,剩下的4个组合11111XX保留给后续增强的I2C总线。10位从机地址是由在起始条件(S)或重复起始条件(Sr)后的头 两个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的头7位是11110XX的组合,其中最后两位(XX)是10位 地址的两个最高位(MSB)。第一个字节的第8位是R/W位,决定了传输的方向,第一个字节的最 低位是“0”表示主机将写信息到选中的从机,“1 ”表示主机将向从机读 信息。如果R/W位是“0 ”,则第二个字节是10位从机地址剩下的8位; 如果R/W位是“1”则下一个字节是从机发送给主机的数据。编

8、辑木段快速和高速模式快速模式快速模式器件可以在400kbit/s下接收和发送。最小要求是:它们可 以和400kbit/s传输同步,可以延长SCL信号的低电平周期来减慢传输。 快速模式器件都向下兼容,可以和标准模式器件在0100kbit/s的I2C总线系统通讯。但是,由于标准模式器件不向上兼容,所以不能在快速模式 I2C总线系统中工作。快速模式I2C总线规范与标准模式相比有以下额外 的特征:1、最大位速率增加到400kbit/s ;2、调整了串行数据(SDA)和串行时钟(SCL )信号的时序;3、快速模式器件的输入有抑制毛刺的功能,SDA和SCL输入有施密特 触发器;4、快速模式器件的输出缓冲器

9、对SDA和SCL信号的下降沿有斜率控 制功能;5、如果快速模式器件的电源电压被关断,SDA和SCL的I/O管脚必 须悬空,不能阻塞总线;6、连接到总线的外部上拉器件必须调整以适应快速模式I2C总线更短的最大允许上升时间。对于负载最大是 200pF的总线,每条总线的上拉器 件可以是一个电阻,对于负载在 200pF400pF之间的总线,上拉器件可以 是一个电流源(最大值3mA)或者是一个开关电阻电路。高速模式高速模式(Hs模式)器件对I2C总线的传输速度有具大的突破。Hs模 式器件可以在高达3.4Mbit/s的位速率下传输信息,而且保持完全向下兼 容快速模式或标准模式(F/S模式)器件,它们可以在

10、一个速度混合的总 线系统中双向通讯。Hs模式传输除了不执行仲裁和时钟同步外,与F/S模式系统有相同的 串行总线协议和数据格式。高速模式下I2C总线规范如下:1、Hs模式主机器件有一个SDAH信号的开漏输出缓冲器和一个在SCLH 输出的开漏极下拉和电流源上拉电路。这个电流源电路缩短了 SCLH信号的 上升时间,任何时侯在Hs模式,只有一个主机的电流源有效;2、在多主机系统的Hs模式中,不执行仲裁和时钟同步,以加速位处 理能力。仲裁过程一般在前面用F/S模式传输主机码后结束;3、Hs模式主机器件以高电平和低电平是1:2的比率产生一个串行时 钟信号。解除了建立和保持时间的时序要求;4、可以选择Hs模

11、式器件有内建的电桥。在Hs模式传输中,Hs模式 器件的高速数据(SDAH)和高速串行时钟(SCLH)线通过这个电桥与F/S模 式器件的SDA和SCL线分隔开来。减轻了 SDAH和SCLH线的电容负载, 使上升和下降时间更快;5、Hs模式从机器件与F/S从机器件的唯一差别是它们工作的速度。Hs模式从机在SCLH和SDAH输出有开漏输出的缓冲器。SCLH管脚可选的 下拉晶体管可以用于拉长SCLH信号的低电平,但只允许在Hs模式传输的 响应位后进行;6、Hs模式器件的输出可以抑制毛刺,而且 SDAH和SCLH输出有一个 施密特触发器;7、Hs模式器件的输出缓冲器对SDAH和SCLH信号的下降沿有斜

12、率控制功能。11/*函数名:读一个字节数据*入口参数:无*注意:*说明:*/uchar I2cReadByte( void )(uchar rbyte = 0;uchar i = 0;for(i = 0; i 8; i+ )(rbyte = rbyte 1;/非常注意.此语句不放在循环体内最后.SDA = 1; /SDA 为输入SCL = 1;NOP_5;if( SDA = 1 )rbyte = rbyte | 0x01;SCL = 0;return rbyte;2从地址读数据第249行为什么还要加一个I2Cstart()?3为什么循环变量定义为uchar类型?4写字节子程序void I2c_Write_n( uchar DeviceAddress, uchar ByteAddress, uchar *Wdata, uchar n)第273行,为什么不和读子程序(第250行)一样,将最后一位变成零呢?5程序454行456行,十位之后就加小数点,好像不对!6 uchar I2cReadDataFromAddr( uchar DeviceAddress, uint ByteAddress ) 程序第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