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3705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外国语学院A0921班张晓露02号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中美交流为模板,交流双方不仅要受到两国文化的影响,还要受到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一个中国人即使对美国文化了如指掌,但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那么有时仍然会发生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国人与美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以及这些思维特点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对于减少较集中的文化冲突,进行更加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冲突

2、中美跨文化交际一、思维方式的概念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从深层角度来说,思维方式更多地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具体来说,它受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人之间,其差别就更大。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习惯或思维顺序上的差异,所以做出的理解和反应也会各有不同。例如,中国人写日期时,其顺序是年份、月份、日期;而美国人写日期的顺序则是日期、月份、年份。在姓与名的排列顺序上,中国先是姓、辈、最后是名;而美国人则是名、父命、姓氏。还有中国学生写论文爱选择大题目,美国学生写论文的题目一般比较具体。又例如,在做

3、自我介绍时,中国人习惯说:“我来自中国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村。”美国人却习惯按照从小地方到大地方的顺序来介绍。这里就包含了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思考问题常常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而美国人却习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思考问题。因此,当中国人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一味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或行为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学着以对方的思考习惯去理解对方的意思,可能会让彼此间的交流更顺利一些。下面我将对比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文化冲突。二、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偏好感性思维,美国人偏好

4、理性思维1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所谓的“感性思维”,往往是指对事物的“片面的”“直接的”感觉和认识。与之相对的理性思维则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很发达,但是理性思维的能力却还是比较欠缺。例如,中华民族有3000年的历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思想家。有人也许会说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都是思想家,但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思想家是指具有最高理性思维水平的人。诸子百家学说,基本上都是关于伦理道德等感性思维方面的学说,与缜密严谨的西方哲学相比,就显得

5、不再一个层面上了。比如作为中华思想代表的儒学,其宣传的“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其实都是教导人们怎样立世为人的学说,而不是教导人们怎样进行理性思考的学说。黑格尔是这样评价中国最大级的哲学家孔子的学说的:“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再说中国人每每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我认为都是属于经验上的发明或发现,而不是来自理性的推理与思辨。中国有几位华裔在美国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们的功绩也都是属于发明或发现,而不是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因此,中国人的感性思维着实有过人之处,但涉及理性思维方面的东西就显得比美国人逊色了。美国人的理性

6、思维十分发达。从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文化习俗思维各个方面,无一不再渗透着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大多数美国人在面对困境和危险时能冷静地找寻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乱作一团。同样的一个买橘子的例子,会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个中国人买了橘子吃,但是味道不怎么样,没有香甜感,于是便认为橘子是不好吃的,决定以后再也不吃橘子了。相反的一个美国人会去查找原因,发现只有少数的橘子如他买的这样,觉得并不能这样来将橘子的品质定性。这就是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2这两种思维方式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可以说是深受感性思维的影响。从“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可以

7、看出中国人把吃饭看作是何等重要的大事。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在吃的时候又很讲究事物的味道。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在饮食方面很看重事物的味道,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天河之美,是中国烹饪技术的精要之处。在中国,对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观念是相吻合的。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美国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露

8、白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美国人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吃饭图个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美国人在用餐时,则喜欢优雅、安静的环境。这两种思维方式不仅影响到饮食,还影响到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性思维让人对事物能有一个直接的表面的认识,从而能迅速

9、做出判断,但这种判断多少缺乏了逻辑思考,准确性不是很大。理性思维推崇严密的判断,但对事物缺少了一种是惯性的认识。(二)中国人侧重于形象思维,美国人侧重于逻辑思维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差异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即想象。(表象是指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人们广泛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类比、联想。美国人在思考和行动时,善于从事物或现象中掌握规律,并用清晰

10、的方法推断结果或引导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按照从A到B的思维方法,一步步以符合逻辑的步骤思考和行动,这中间不能有任何矛盾。例如,在中小学的语文考试中,会有这样一道试题:给出“夜空”、“微风”、“我”三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一个小段落。中国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一个与这三个词语相关的情景;美国人则会觉得这三个词之间根本没有逻辑联系,认为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没有任何章法可循。这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2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中(1)在说话方式上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在与人交谈中,喜欢加上一些华丽的词藻、成语或歇后语来增添自己说话的艺术。然而,对于美国

11、人来说,华丽的词藻似乎并不能增强谈话的有效性,甚至会被视为是空话冗词。例如,同样是赞美一个女孩,中国人可能会说:“你长得真漂亮,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这比较侧重于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美国人赞美别人时侧重于because他会说:“Youaresobeautifulbecauseyoureyesarebrightandspecial.”这比较侧重于逻辑性思维,即使是称赞他人,美国人也会注重逻辑,说出这么称赞别人的原因,这样的称赞也显得比较有诚意。(2)在行文的遣词造句上中国人在行文时,为了使文章鲜明、生动、显得有文采,喜欢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在遣词造句上,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

12、,还喜欢对字眼反复推敲。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博得了中国众多文学大家的青睐,他们认为“绿”字用得十分形象、生动,将春风吹醒了万物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明显用得比“望”字好,因为“见”字突出了“我”与“南山”目光交汇时的不经意,有一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的意境。这便是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对行文的影响。然而,对于美国人,由于感情基础的差异,阅读习惯的不同,他们更习惯于低调陈述,而不习惯于用词强烈。在上下文的行文上,他们多用连接词以突出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人浓墨重彩的遣词造句在美国英文中可能是滑稽

13、可笑的。例如,翻译“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一句,若按中国人形象思维的特点,把它翻译为“Thelightsomedragon-boatsappearontheriverasthoughthestarstwinkleinthemilkway.Therichlydecoratedpleasureboatslooklikeasceneofmirage.中国人倒能普遍接受,因为这翻译形象生动而且具体;而美国人对于此种翻译,会觉得上下文之间毫无联系,还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与美国人的逻辑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其利弊。形象思维可

14、以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事物,形象的图片或场景总是要比抽象的文字表达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但其缺点是不够严密,对对象的认识模糊而不清晰。逻辑思维可以教人们更深层的角度理解事物,对事物的本质或属性能有更清晰地认识,但其缺点在于比较抽象,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把握。(三)中国人偏向于统一性思维,美国人则偏向于对立性思维中国人比较讲究事物的统一,即把事物联系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美国人则正好相反,他们被事物看成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国的哲学也不否认对立,但比较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和相互渗透,讲求一种平衡,推崇对立中“统一”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强调整个世界应该是个统一体

15、,部分不能作为单独的一份子流离出整体。从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理学家的“从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的整体思想,无不表现出统一性的思维方式。从易经的阴和阳两种对立的力量相互融合推动事物的发展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都体现了力量的平衡和在对立中的统一。这种统一性的思维方式发展到今天就成了集体主义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中国人推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大局的利益;在家庭关系中,中国人强调个人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谁都不能脱离家庭关系而存在;在工作环境中,中国人偏好于他人形成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两人的竞争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国人不会拘泥于“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伦理法能够使

16、,一般不赞成走极端,而信奉中庸之道。这与美国人对立性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美国人的对立性思维方式倾向于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好与坏,对与错,原因与结果往往会被分得很清楚。美国人在思考和行动时,不象中国人那样追求和谐,讲求平衡。他们喜欢从一个整体中吧事物分离出来,只对该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周围的环境和变数。他们对一个行为,事件或行动也常常要求一个原因,或要求一个机构对该事件负起相应的责任。这种对理性思维使美国人倾向于被世界看成是“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两级世界。中国人有时模棱两可的答案会使美国人弄不明白中国人到底是持哪种态度。2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对竞争与合作的不同理解中中国人的统一性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理解。在中国哲学里,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讲求在竞争中的合作与在合作中的竞争。在我看来,中国人的竞争趋向于隐性竞争。隐形竞争则是指双方或多方在工作中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竞争关系,他们会互相合作,但在合作的基础上会暗暗较劲。中国人的合作则趋向于一种显性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