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禽病控制规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3652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禽病控制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禽病控制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殖禽病控制规程合格的养禽人无须过多地了解每一种禽病的症状、病变和治疗的知识,而应致力于良好的饲养管理,拒禽病于禽群之外。因为家禽生产是群体、集约化的,如若预防不力,发生了疫病,则耗费大量人力、药物和其它费用,即使能够挽救一些病禽,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也是低劣的,所以对付禽病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才能有效地避免疫病的发生。下面所叙述的是一些与病的预防关系比较密切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措施,这些措施好比一条环状链条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使疫病无隙可乘,无孔可入。1、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在诸多预防疾病的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应该看到养禽场与场外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认真

2、细致地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才能提高养殖场的饲养成绩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应尽的责任。只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能细致地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才能认真地落实每一个与预防疾病有关的环节,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那些无责任心和自觉性的人最终是不可能养好家禽的。2、一个场只生产一个品种家禽和家畜之间有一些疫病是共患的,也有一些家畜可以带菌不发病,而将病菌带给家禽,引起家禽发病,例如狗和猫可以携带禽霍乱杆菌而无疾病症状,但可通过粪便或唾液等将细菌传入鸡群,引起禽霍乱的爆发。不同种类的家禽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也是不同的,异刺线虫与组织滴虫对鸡的危害并不太大,但是对火鸡和孔雀却是灾难性的,如果在一场内同

3、时饲养这几种家禽,那么火鸡和孔雀很容易因黑头病而造成损失,而家鸡却可能有更多的机会爆发鸡新城疫。由此可知,在条件许可时,最好是专业化生产,一个禽场一个品种的家禽,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对疫病的预防。3、全进全出不同年龄的家禽有不同的易发疫病,禽场内如有几种不同日龄的家禽共存,则日龄较大的患病家禽或是已病愈但仍带毒的家禽随时可将病菌传播给日龄小的家禽,因此,从育雏到上市或被淘汰的整个饲养期中,病菌可能存在于日龄较大的鸡群中不发病但却可以将病原体传给场内日龄小的敏感雏禽,引起疾病的爆发。因此,日龄档次越多,禽群患病的机会就越大,相反如果确实做到全进全出,一个禽场只养一个品种的一个日龄,则即使家禽处于对某

4、些疫病的敏感期,但由于没有病原体的感染而平安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直到顺利上市,由此可知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禽群发病的机会比多日龄共存的禽场要少得多,今天的事实证明,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是预防疾病,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之一。4、禽舍永远保持与新建时一样干净养禽与禽病防治大多都承认这样的事实,在新建的禽场或禽舍养禽,不必花费很大功夫,也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成绩,但到第二年、第三年之后,疫病一年比一年增多,药物和疫苗越来越高,饲养成绩却逐年下降,最后可能被迫停产清场,从头再来,归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防疫不严格经种苗或其它渠道将传染病带入场内,另一方面对禽舍和场地清洁消毒又不彻底

5、,致使因而病原体一种又一种不断地逐步进入场内,而你又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出动,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病也越来越多,最终使生产无法进行。要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要从种鸡群下手,逐步建立少病或无病的种鸡群,防止疫病经种苗或其它渠道进入禽场内,在眼下商品生产上仍难获得无病的种禽群时,比较有效的减少或清除疫病的办法,就是对养禽舍的彻底清洁和消毒,使鸡舍永远象新建时一样干净无菌,这是预防禽病比较容易办到而又比较切实有效的措施。5、严格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疾病的预防,一方面需要养殖人员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规章制度的约束,例如对进场人员和车辆物品的消毒,禽舍的清洁和消毒的程序和卫生标准,疫苗和

6、药物的保管与使用,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对各种家禽的饲养管理规程等,制度一经制定公布,就要经常检查总结,有奖有罚,这是养殖场尤其是较大养殖场绝对不能忽视的,没有严格的制度是不可能有科学和合理的管理,就不可能养好家禽,就必然要爆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的,只有严格地执行科学和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才能使预防疫病的措施得到落实,减少和杜绝疫病的发生。6、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 今天商品饲料或者自配饲料技术非常成熟,不必担心营养缺乏性禽病了,但家禽的营养缺乏病仍时有发生,原因是复杂的,变质和不能达标的饲料原料,饲料的营养成分实际含量低于家禽患病需要量,使用某些化学药物治疗后禽对某些营养成分需要量的异常增加

7、等,所以我们在饲养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家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防止家禽营养缺乏病的发生。7、合格的种苗(健壮无病原体的种苗)健壮无特定病原体的种苗,是培养健壮无病或少病禽群的基础。应从健康无病尤其是无随卵传递性疾病的种禽场中购进种苗,并且要经过当地兽医部门的检疫和确认。选择种苗应注意雏禽的精神与活力、体重及均匀度、腹部大小、脐部是否完全收缩和干燥,绒毛是否整洁,站立和走动的姿势,是否有种苗畸形等。强壮的种苗比较活跃,叫声清脆,腹部收缩,脐部封闭无血迹,绒毛整洁光亮,足有力、头大、喙短而粗,双翼紧贴身躯。即使种禽场提供的种苗是健壮无病的,如果在运输过程中稍有失误,则可能因受凉、过热、缺水

8、、拥压等而造成直接的死亡损失,幸存的种苗则大多较为衰弱,在育雏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8、防疫管理的关键点关键点一:“育雏头十天”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头天用5%葡萄糖饮水,不超过24小时。开口药采用低毒的抗生素净化肠道和呼吸道,连用5天,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等。关键点二:“保肝健肾”是养殖成功的保障。从10日龄起,每周一次中药成分的保肝健肾药,如肾宝、肾支灵等。关键点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是养殖成功的核心。采用黄芪多糖饮水,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芪多糖要连用一周,达到很好效果。第一、第三、第五周使用。如配合使用聚肌胞,转移因子,白介素等效果会更好。关键点四:“合理的免疫及预防用药程序”是养殖成功

9、的关键。见113肉鸡免疫用药程序9、保温雏鸡的绒毛比较短,体温比成年禽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对冷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保温不好,则雏禽很容易受冷,一些雏鸡可因此逐渐衰竭死亡。另一方面也容易激发其它疫病的发生。雏禽受冷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整个保温育雏期温度稍偏低,这在防寒设施不完善的禽舍或冬季异常寒冷的季节可能会出现,第二种是育雏温度忽高忽低,这在用木炭、煤球等保温时经常会发生,第三种是短时间严重冻伤,这种情况可见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热源停止产热而无及时发现时,也可能是白天气温高,下半夜突然降温而无及时升温等造成的。经受寒冷伤害的雏禽群,日后大多疾病不断,难以达到预定的生产水平,

10、做好保温工作是预防疾病相当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之一。10、光照不适当的光照使禽的产量达不到预定的指标,对家禽的健康也有不良的影响。光照不当主要表现为光照时间过长,光照时间无规律,光照强度过高等。长期的过高强度或无规律的光照,可使禽群疲劳,抗病力降低,诱发啄癖等,所以根据家禽的种类、品种、品系、日龄、生产性能等确定合适的光照。11、通风透气家禽的群体大,饲养密度高,生产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炭和水分,粪便和垫料发酵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在潮湿季节,家禽剧烈腹泻与水槽漏水时尤其严重,使得禽舍空气污浊,氨气过浓,氧气不足,这也是激发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不管那一种形式的禽舍,现

11、代密闭式或简陋的禽舍,都要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好通风透气。一般以人们进入禽舍后无烦闷和无眼鼻刺激为度。12、相对湿度家禽对一般的环节干湿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极端的干燥和潮湿,则是激发疫病的因素。禽舍内空气中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中原来含有的,鸡群呼吸排出的,粪便中蒸发的,饮水器内的水分及漏在地上水分蒸发出来等。当相对湿度大,各种病菌迅速生长,家禽的抗病力下降,球虫病、曲霉菌病等容易发生。相反当禽舍空气过分干燥时,则尘土飞扬,在禽群惊动时更是灰尘和羽毛满天飞,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激发大肠杆菌病和其它呼吸道病的发生。在饲养家禽时,应尽量避免饮水器的饮水流落在地面上,而在过分干燥时,可以适当用水喷

12、雾,这些都有助于预防疫病的爆发。13、避免过分拥挤有人为了充分利用禽舍面积,减少每只鸡所分担的折旧费和其它管理费用,因而增加了饲养密度,这是不合适的,须知当单位面积的家禽数增加时,疾病的机会是呈几何级数增加的,过分的密集最容易诱发啄癖,此外由于水料槽位置不足,场地卫生状况恶化,家禽均匀度差,残次禽增加,家禽的抗病力下降;而禽舍内病原体、灰尘等明显增加等,均使禽群患病的机会明显增加了,因此合适的密度是预防疫病的不可忽视的措施之一。14、避免或减轻应激对家禽的捕捉、搬迁、免疫接种、突然的音响、不适宜的光照、氨气浓度过高、过分拥挤、无规律的供给饮水或饲料、饲料的改变、过热或过冷等都是家禽难免要遇到的

13、应激因素,而这些应激因素常常可引起家禽的抗病力降低而诱发其它的疾病,对于神经质较敏感的有惊恐症的家禽,这种危害就更严重了,我们也许难以完全消除上述的各种应激因素,但却是可以通过周密的设计和细心的管理来尽量避免或减轻对家禽的应激,例如尽量减少对家禽的捕捉,在禽舍内尽量手轻脚轻,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等,这些细微的工作,都是预防疾病综合措施中不可少的环节。热应激是造成家禽直接死亡和激发其它疫病爆发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何减轻和避免热应激,是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育雏期间,由于疏忽而引起温度过高引起的热应激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而加以解决。15、充足和卫生的饮水充足的饮水对家禽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14、,鸡断水24小时,开始出现死亡。室温30以上时,即使几个小时的断水,也可造成大批家禽的急剧死亡,所以在整个家禽饲养期,均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在炎热的季节,尤其在中午到傍晚期间;在家禽限饲中;停电或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特别的注意。饮用水的质量对家禽的健康也是相当重要的,污染的河水或渠水对家禽是不利的,有时甚至可能引起鸡新城疫等疫病的爆发,供家禽饮用的水必须澄清、无臭、无毒和病原体,符合人的饮用水要求,对不符合标准的饮水,可通过沉淀、过滤,对饮水进行消毒等净化处理。16、饲料槽和饮水器的卫生饲料槽和饮水器是传播家禽传染病的重要而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途径。饲料槽内常有粪便落入,被家禽采食后剩下的粉末状饲

15、料滞留在饲料槽底,日积月累,尤其是空气潮湿时,很容易在饲料槽内形成一层结块的污垢,除容易传播沙门氏菌病之外,还可能因为霉菌的生长而导致曲霉菌病的爆发,所以必须定期清洗饲料槽,保持饲料槽的卫生。饮水器内常因落入饲料、口鼻分泌物、粪便和尘埃而使饮水不洁,日久无清洗时则在饮水器底壁形成厚层的水垢,这些都是传播疫病的最方便危险途径。所以必须经常对水槽或饮水器进行清洗消毒。17、免疫接种尽管采取了种种的防止病原体进入禽群的措施,由于各种原因,禽群有时仍可能受某种病原体污染,所以养禽场仍根据种禽场本场及附近的禽病流行情况适时地接种若干种疫苗,使禽群形成一定的抵抗力。值得强调的是,免疫接种虽然能使禽群对某些

16、疾病形成一定抵抗力,但如果有毒力强的病原侵入禽群时,难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我们时时都要记住,良好的饲养管理才是预防疫病的最有效的办法,而疫苗接种则是辅助性的,千万不要将主次颠倒,以为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放松了卫生消毒等预防措施。18、预防用药家禽由于无法用语言与人类沟通,所以当人们发现家禽患病时,机体的组织器官和功能已受到较大的损害,即使能及时投入药物控制死亡损失,但病禽生产性能必然受到损害,这对于快大的肉鸡和高产的种鸡来说,便为明显,因此,对于一些药物预防有效的禽病,与其患病是用抗菌药物治疗,不如定期投放预防性药物,力求防制疫病的发生,至于何时投放什么样的药物,难以有一个通用的程序。一般地说,可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菌素、搞病毒药和抗球虫药,保护好肠道、呼吸道和内部器官。雏鸡出壳的三天内,接种疫苗和其它应激时最好投放适当的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有利于预防疫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