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3236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之答禄夫天创作仓U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沟通时人类行为的基础,是我们生活中不成缺少的重要内 容,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交友无不陪伴着沟通。下面结合老 年人的特点,分三个主题加以介绍,即“人为什么要沟通”, “沟通是如何开展的?”“这样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人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的或意义何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顾名思义好似 “架桥”,即可跨越存在于双方间的距离之沟,彼此相通。距离 源于人的个体差别,有着独立自我的双方,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 悦,进而相助相长,该看的讲,用过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抒发 感情,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他人,展现自我,分享快乐或分担痛 苦。有效的沟通不

2、但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和谐人际关系, 还能促进彼此的身心健康及自我发展。生活中的沟通,及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从无拘无束的谈天说 地,儿女家常,到限定主题的信息传递,乃至签订协议。随着双 方关系的进展,内容也会相应变更,由浅入深可分为三个条理 1,表浅客套寒暄:2中层的知识传播,信息交流:3深层的推心 置腹,主要涉及情感及想法的交流。沟通无处不在,但并不是简单容易“一沟就通”,其效果可分 为三个条理;1. “沟而欠亨”即沟通无效,或表达不清,或感知困难,或理解有误而不克不及达成相应的目地,甚至适得其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反,招致误解。2. “沟而能通”即沟通有效,达成预期目的,这

3、是沟通的最低尺度。3. “不沟而通”乃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双 方已达成一种心灵默契,恰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需言语就 已心领神会二:如何展开沟通如何展开沟通即进行沟通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和环节有:沟通要素包含意愿、能力、环境。意愿是沟通的始动因素,有 了沟通的想法和愿望,一方面可自发主动地进行沟通;另一方面 当对方诱发或引导沟通时,会积极地做出回应。否则,若缺乏了 解或表达自已的意愿,双方就无法进入沟通环节,难以相互了 解,才会出现“虽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能力是个体进行沟 通的基本条件,主要涉及对语言、文字及行为的运用及理解,如 听说读写能力,脸色、手势的使用等。能力限定了该个体进行沟 通的

4、途径或手段,直接影响着沟通效果。此外,适合或易于沟通 的环境也必不成少,如恰当及充足的时间、宁静轻松的场合、需 要的通信手段等。沟通过程包含信息发送、接收、反馈三个基本环节。沟通是双 向互动、循环展开的,双方交替饰演着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 色。首先,一方通过言行(语言、行为)发送信息,另一方则调 动天下五感(视、听、嗅、味、触觉)接收信息,经心脑分析 后,再通过言行发送(反馈)给对方。其中,信息的传递,55%利 用肢体语言(目光、脸色、姿态、服饰等),38%通过语调(音 调、语速、语气等),公7%借助语言。由此可见,非语言信号的 表示力胜过语言表达,即“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语言是双

5、面刃,可伤人也可胁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但语言只起方向性作用,非语言信号才更能 准确表达出信息的真正内涵,它不但可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作 用,而且可替代语言,甚至能反映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及情 感。正如:“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可替代千言万语,流露出 多种情感,而远离大脑控制的肢体则更能如实的反映出人的真情 实意,如,面对面、身体前倾意味着关注或接受:背对背、身体 后仰则透露出拒绝或疏远:肩并肩、手拉手代表合作或团结,足 尖总是指向自己关注或倾心的方向。对老年人来说,随着社会角色的转换,闲暇时间的增多,轻易 出现怕孤独、寂寞和空虚。因此,一方面对沟通的需要会相对增 加

6、,同时,工作及家庭角色的转变,也会降低自我价值感,导致 主动沟通的意愿也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应衰老及疾病等因素又 会导致表示力、感知力、理解力、等沟通能力有所降低,影响沟 通效果,进而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达成与老年人的 有效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二,怎样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通过传递和接受信息使 双方相互理解。1, 有效沟通需要遵循的原则真情投入,真诚相待是基本。只有关闭心扉、消除偏见,才干表 达充分,接受全面。其次,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恰当融合。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和性。比方:悦耳的高 音、明快的颜色会让人感到愉快,很自然的呈现出欢快的脸

7、色;低 音、昏暗的颜色会令人发生压抑感,不自觉地呈现出哀痛的脸 色。总之,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自然的我”,把真诚、善 意和希望通过恰当得体的方式传递给对方,赢得其好感及信任。 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即自己是被家人、朋友或 社会所关注,所需要,所理解,所接受的无可替代的人。2, 有效沟通的技巧,营造沟通机会,启发交流兴致 主动与老人接触,可从打招呼、握手、日常问候开始。注 意因人而异的礼貌称谓,需要时向老年人询问希望他人怎么称 呼。初次见面要自我介绍,先开放自己,谈些自己的事,待取得 老人信任后再展开其他的话题。 营造与晚辈人接触的机会。每个人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经历中孕育着经

8、验,经验中蕴藏着智慧。每个老人都有着独特的 人生经历及相对丰富的经验。有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晚辈人与老年人接触时要注意“多请教,少指教”,这也 是提供发挥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 营造与同年龄交流的机会。同年龄间更易于相互理解。社 区内应设置需要的交流空间,如露天休息亭、健身活动处、老年 人俱乐部等,供老年人们聚在一起聊天。2.知已知彼,适当调整自己和环境(1)自我准备:包含自已目前对老年人所持的态度、自身状态及 沟通能力。照顾者要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处境,理解对方的苦衷,看对 方长处,至少不要嫌弃老年人。老年人一点事可以说很久,显得 唠叨啰嗦我们要有足够耐心去接受。要顺应其心状态及社会

9、处 境,防止带来不快。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往事虽历历在目,近景 却模糊不清。但也不肯被他人说自已记性差,所以,再次见到老 年人时,应防止问“您还记得我吗?”而改为“我又来看您 啦!”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被重视了,会高兴许多。铭记与老 年人沟通的原则;多听少说、多了解少判断、多启发少代劳。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精神状态极富感染力和传播 性。所以,我们自已先要充满活力和希望感。留意自我形象,着 装颜色尽量明快,姿态端庄而放松,脸色自然,面带微笑,声调 洪良明快。从气势上给对方力量和希望。可恰当运用微笑、赞美、幽默等润滑剂。但是当老年人倍受 疾病折磨或极度痛苦时,应收敛笑容,给予关注的目光。

10、对老年 人的赞美要真诚得体,尽量具体,如衣着服饰、特色专长等,此 外,幽默绝非油腔滑调,而是闪炼着智慧的光芒,风趣而不失尊 重在诙谐中化解紧张,消除抵触情绪,拉近距离。通过自问自答 的方式觉察自已的沟通能力。(2)了解对方: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状态和生活习惯,特别是作息 时间、兴趣及忌讳。由于退休后生活圈子改变,生活目标转移, 我们宜选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话题,如:追忆往事,唠家常,谈保健等。且掌控好时机。当我们心情愉快时,会情不自禁 地开放自已;而情绪低落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封闭自已。(3)环境准备:包管充足的时间,提供宁静舒适的环境,轻松活 跃的氛围,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双方都能清楚看到对方的

11、脸, 坚持适当位置,距离以1米内为宜。通常未经老年人允许,不要 随便挪动或玩弄其居室的安排及物品。3. 顺应老年人的沟通能力,努力达到沟通目的(1)需了解老年人罕见的沟通障碍生理因素:视力、听力衰退、反应速度减慢,储蓄力下降而 致说话气力缺乏,影响沟通效果。记忆力差而反复唠叨,容易导 致对方厌烦,若表示出这种情绪,会使老年人有所顾虑而不敢各 抒己见。心理因素:缺乏自信或对他人缺乏信任感,不敢与人沟通。自视过高、轻视他人,不屑与人沟通。媒介因素:因方言或与年代相关的特色词汇而难以理解。疾病因素: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等会影响理解力及表达力, 忧郁症会影响沟通意愿。环境因素:分歧时机、场合喧闹狭窄、光

12、线过强或过暗、周 围气味难闻、空气污浊等。(2)应知道与老年人的沟通大致分两种情形:解决问题和闲暇聊解决问题主要表示在发现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不克不 及正常进行,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时,如:老年人不吃饭、不睡 觉、不吃药、就要及时沟通以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尽快 改善,关键是找原因、找对策,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原因可 涉及个人身心状态和环境等,需通过沟通技巧全面询问,弄清真 相。如老年人不吃饭,可能会因为胃口欠好(不克不及吃)?饭菜 分歧口味(不喜欢吃)?有心事(不想吃)?进餐时间与老人习 惯纷歧致(吃不下)、闲暇聊天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日常习惯及身心状态,选择适宜 的时机进行,关键是找话题、找机

13、会,让老年人感到舒适和愉 快。(3)饰演好沟通环节中的多重角色,随机应变,善始善终。1)饰演好发送者,启发式提问,简明清晰,言行一致的表达: 先开好头,礼貌打招呼。初次见面需简单自我介绍。明确要说 什么。若想了解对方感觉及需要,应选择开放式提问,抓住关键 词。如“你感觉怎样?”“你感觉那不舒服”“你觉得怎样做会 好一些”,如此就可以给对方自由发言的机会,拓宽交谈范围。 要清晰地说,语速相对慢些,语调适中。若对方听力下降,稍 大声些,或靠近耳边说。 要言行一直,自己的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它总是在情不自禁的 配合着情感及思绪表达,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都会流露出真情实 感。心不在焉,一心两用或全神贯注一看

14、便知。平时不防稍加留 意一下自己说话时的肢体表示,就会发现奇妙所在。在老年人面 前,你会被看透!人越是处于弱势时,就会越敏感。交谈时应近 距离,弯下腰或坐下来,面对面,目光相对交谈,视线不要游走 不定,左顾右盼。这样老年人才会觉得平等、被重视。此外,针对有心理障碍或自闭倾向的老年人,要了解其“心 结”,花更多时间,用加倍的耐心、爱心去体贴、融化老年人的 心,直到开口说话。对有语言障碍的老年人,需要时想方设法共同商定替代手段,如 利用手势、文字或图画、符号等替代经常使用言语。2)饰演好接收者,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接收信息时,视觉和听觉担当主要角色。通过全神贯注地鉴貌 辨色,用心聆听,读懂对方肢体

15、语言。观察内容主要包含活力强 弱、感情起伏、言行纷歧致表示在三方面: 活力强弱:若对方低头垂肩弓背,动作迟缓拖拉,说话有气无 力,则提示活力较弱。反之,若仰头挺胸,动作轻快,声音洪 亮,则显示精力充沛,更易于沟通。 感情起伏:肢体语言可淋漓尽致地展示人类感情,基本脸色有 六种:高兴、哀痛、恐惧、惊讶、愤怒和厌恶。人的各种情绪都 会形成以后一股力量,需要得到适度发散和宣泄,自然会通过身 体表示出来。人的身体会随着内心情绪的起伏变更,自动调整面 部线条及动作方向,与其情绪的能量形态相呼应。高兴时,情绪积极向上,能量呈向四周发散型,新陈代谢处于 最佳状态,表示为面色红润,眉眼及嘴角上抬,身体轻松,仰

16、 头,四肢伸向四周,手舞足蹈。身心功能处于最适的协调状态, 易于萌生泛爱的情怀,富有活力,激发创造力。所以,金字塔的 设计者肯定不是奴隶,而是由一群快乐的人所为,否则,如此结 构精致的作品难以完成。哀痛时,情绪消沉低下,能量呈低缓迷乱型,新陈代谢低,表示 为面色青白,眉眼及嘴角下拉,身体沉重,低头,四肢无力下 垂,或者身体卷缩,此时,身心功能处于低水平,说话有气无 力,冷漠无欲。生气时,情绪高昂激愤,能量呈向心集中型,新陈代谢快速增 加,表示为面色张红,面部线条向心集中,双眉紧锁、双眼圆 睁、咬牙切齿。身心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具有破坏攻击性,常会 心生怨恨,大声喊叫、拳打脚踢以宣泄能量。此外,应学会分辨沟通中的交通信号,人们一般通过面部脸色、 身体角度、肢体动作来替代言语,标明其反对(红灯)、徘徊(黄灯)、或可行(绿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