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2874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承建单位法定地址:合阳县城金水路中段1.3 项目负责人雷建平 合阳县阳光汽贸有限公司董事长1.4 项目建设地址该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合阳县轻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43亩(其中代征道路6.55亩)。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五)项目建设内容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43亩,(其中建设用地36.45亩,代征道路6.55亩),总建筑面积154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仓储区、综合办公服务区、汽车销售区、车辆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主体工程,配套完成给排水、供电、消防、室外管网等辅助工程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与安装。一是仓储区:

2、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仓储库4座(其中普通仓库3座,气调库1座),轻型钢架结构,高9米。二是综合办公服务区:总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办公服务楼,其中办公区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物流信息中心2400平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二层,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3.9米。三是汽车销售区:总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主要建设汽车销售大厅,用于汽车销售、信贷办理及其他综合服务,轻型钢架结构,层高6.0米。四是车辆综合服务区: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主要提供车辆维修、保养、装潢、美容等服务,轻型钢架结构,层高6.0米。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总额4568.78

3、万元,主体工程投资1946.70万元,辅助工程投资445万元,设备工程投资141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34.01万元,基本预备费133.07万元。资金来源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渠道进行解决。1.7 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2年,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土建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调试等项工程,预计2014年2月工程全部竣工。1.8 项目编制依据(1)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2)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3

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0544号);(4)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 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项目的有关基础资料;(6)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7) 陕西省建筑工程预(决)算定额(2000);(8)陕西省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2000)。1.9 项目效益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复合型新兴产业,是一个生产性的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提速合阳县新型城市化进程,推动产业、物流、商贸三大中心全面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项目通过运用全新现代服务业管理信息理念,对货运物流过程进行多

5、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将运输、仓储、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有利于产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沟通,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名优和适销产品的生产供应,对于建立、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规范交易、公平竞争的物资流通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的建设,是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项有利措施,是支持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需要,对有效带动项目区域商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10 研究范围遵照国家有关法律、

6、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的有关方针、政策,依据现行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和重点问题如下: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市场分析;建设条件及项目选址分析;功能定位及建设方案;公用设施;节能、消防与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项目招标。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区基本概况2.1.1合阳县基本概况合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渭北黄土台塬,位于东经10958331102700,北纬345916352607,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

7、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接壤,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毗邻。全县东西宽35.6公里,南北长41.3公里,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合阳县辖12镇353个行政村,至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2.6万户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占10.2%,农业人口40.4万人,占89.8%。全县人口密度336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密度302人/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总数21.3万人,占总人口的48.5%。2.1.2资源条件地质、地貌地质:合阳县地质构造形迹多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所形成,地形自南而北依次发育,有奥陶系下中统及石灰系上统至三叠系上统的全部,地表广泛覆盖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基岩以奥陶纪石灰岩为主,岩

8、石种类一般为石灰岩、页岩、沙岩和砾岩。其中砾岩的构造胶结程度较差,有孔隙,风化较强,主要分布于皇甫庄镇、防虏寨乡、甘井镇、杨家庄乡,面积205.33km。沙岩构造疏松多孔,胶结程度差,风化性强,主要分布于百良镇、坊镇、洽川镇、新池镇、黑池镇、马家庄乡,面积230.44km。页岩的共性为抗蚀性较差。加之地表层第四纪覆盖物疏松,因而流失较为严重。地貌:地势北部高而南部低,海拔最高点1543.8m,最低点342m,高差1201.8m,呈阶梯形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主要包括河台阶地,黄土台塬(一级、二级、三级)和低中山三种地貌类型。在总面积中,原面占65.7%,沟壑(包括山地、滩地)27.8%,水

9、面占6.5%。原高沟深,原面胡同纵横,地形复杂,山、原、沟、滩兼有。土壤、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由于地形复杂,成土条件不一,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合阳县地表土壤主要分为垆土、半垆土、绵土、姜石土、沙土、盐碱土等六种类型,成土母质为风积母质。其状况是:垆土面积260.24km,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m的地区;半垆土面积152.45km,主要分布在海拔550800m的地区;绵土包括绵盖垆土壤,面积320.63km,主要分布在海拔450700m的地区;姜石土面积18.37km,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100m的地区;沙土面积4.52km,主要分布在黄河川道。土壤养分及酸碱度:据合阳县农技中心资料

10、,平均PH值为7.5,有机质含量为1.093%,全N为0.073%,全P为0.1396%,速效N为29.60ppm(折每hm纯N为83kg)速效P为12ppm,速效K为148.60ppm。由于长期治理程度差,受自然侵蚀的影响,肥力低,团粒结构差,故易受侵蚀。植被:合阳县植被覆盖度为9.5%,林地面积4605.4hm2,占植被总面积的36.1%,林地面积8109.6hm2,占植被总面积的63.5%,人工种草面积51.7hm2,占植被总面积的0.4%。沟坡45以上的面积(约占沟壑面积的8%)有少量品质低劣的野草和次生林(侧柏群落)。较缓沟坡有少量人工营造的经济林,树种主要有柿树、核桃、杏等及乔木林

11、(树种主要有刺槐、杨树等)。气候合阳县属半干旱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干湿季分明,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等特征。四季分明是合阳县气候的显著特点,春季因海洋暖气团势力较强,气温渐高,少雨干旱,时冷时热而风霜多现;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气温最高,多有暴雨,酷暑炎夏而常见伏旱;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气温凉爽多变,夜凉昼热而为连绵阴雨;冬季受内蒙古一带冷气团控制,气温低,雨雪少,晴冷干旱而常现严寒。冬夏期长,春秋期短。县内年平均降水量553mm,东北高而西南低,最大8l6.3 mm,最小322mm,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的54.7。最大日降

12、水80mm,强度l2mmmin。干旱最严重的是l985年的l0月22日至l986年的5月l3日,未有一次有效降水(5mm),粮食减产50。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力可达l0级。夏秋季多有暴雨,间乎有冰雹等灾害天气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多年平均气温11.5C,极端最高气温40.1C,最低气温-20.1C,l0的有效积温3878.9C,湿度80%,年蒸发量达1804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28.3小时,无霜期172天。水文合阳县的主要河流有黄河及黄河一级支流的金水河、徐水河、太枣河,另外,还有大浴河。大浴河属北洛河一级支流。黄河是该县与山西省的界河,过境流长42km。金水河、徐水河、太

13、枣河和大浴河均发源于北部黄龙山地,常流量分别为0.15、0.35、0.03和0.30m/s,枯水流量0.48m/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664万m,平均径流深38.0mm,年离差系数值在0.480.51之间。汛期地表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在非汛期多数支河干枯断流,仅有的沟道常流水由地下水补给而成。平均泥沙含量1.4%左右,洪水期泥沙含量高达26%以上(其中悬移质16%,推移质10%以上)。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已有减弱,但大部分地区仍在加剧。地下水径流量为6411.70万方/a,至2007年底已开采利用1895.60万方/a。自然资源合阳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历史悠久。位

14、于洽川镇的洽川风景名胜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区内水草丰腴,芦苇茂密,有堪称华夏绝境的处女泉、王村瀵、马瀵等天然瀵泉7眼,日出水量达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31C,区内有丹顶鹤、黑鹳、白天鹅等珍稀鸟类7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觅食。洽川历史文化悠久,古称“有莘国”,夏、商、周、汉文化遗风犹存,遗迹丰富。县境内文庙尊经阁建筑群、王村青石殿、福山古建筑群等文物历史悠久,保护完好,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土地利用现状全县总土地面积为1341.46km,其中农用地77583.6hm,占57.8%,林地12715.0hm,占9.5%,草地51.7hm,占0.04%,

15、荒地20848.3hm,占15.5%,其它用地22947.4hm(其中非农业用地11587.4hm,水域8650.3hm,难利用地2709.7hm),占17.1%。农、林、牧用地比列为1:0.86:0.14。交通、电力、通讯等现状合阳交通、电力、通讯条件较好。交通方面,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和侯西铁路穿境而过,108国道贯通南北。全县现有公路1420公里,其中部颁三级公路71公里,二级油路30公里。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已有160个村通油路,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通讯方面,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61441户,县城用户达21915户,县城与各乡镇实现通讯程控化。360个农村中的39526户村民安装了电话。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年用电量10896万度,用电线路2358公里,基本形成了村村通电的用电格局。2.1.3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合阳县辖12镇353个村民委员会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占总人口的89.8%。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粮食、苹果、奶畜、水产、香菇等产业水平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建材、机构、包装、化工等产业在基础薄弱的起点上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势头喜人;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