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2231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好处: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1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1)

2、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 美 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塑造了以 桑提亚哥 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

3、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英 国女作家,批评家, 意识流小说 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 意识流 作品。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 (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 (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3炮兽雨果(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

4、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3)作者:维克多雨果,法 国 浪漫 主义 作家 、 诗人 、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炮兽选自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采用 对照 法,着力刻画了叛军头子 朗德纳克侯爵 的形象。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艺术特色】(1)绘景艺

5、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以欢乐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4)作者:伊凡蒲宁, 俄 国作家,写作 中短篇小说 的高手,1910年,中篇小说 乡村问世,使他成为 俄 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被 高尔基 誉为“ 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获得 诺贝尔 奖。第三单元话题:主题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

6、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象大于思想”。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5丹柯高尔基(1)主题: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2)【艺术特色】A、浪漫主义手法 B、对照手法:丹柯族人(3)作者:高尔基, 前苏联 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

7、宁语)。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 浪漫主义 的代表作,是一篇以 英雄 为主题的作品。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1)主题: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2)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这是一篇侧重通过 事件 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主人公牧羊少年 圣地亚哥 在 寻梦

8、的过程中成长。这篇小说涉及的文学创作的母题是 梦想 。(3)作者:保罗戈埃罗, 巴西 作家。1988年,凭借一千零一夜中一个故事的启发,保罗戈埃罗创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被誉为“影响了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作者在小说中将人生价值追求比作炼金,用以点化、提炼人生真金的“哲人之石”和“生命之液”则象征少年梦想与苦难磨练。第四单元话题:人物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分析技巧:(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

9、)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他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等。概括技巧:不仅仅只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还应该结合人物生活遭遇、命运结局等把人物整体形象概括出来,让读者一看就能在脑子里唤起这个形象。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人物形象: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2)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刻画人物的方法。(3)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 俄 国最伟大的作家。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 史诗和编年体

10、特色的鸿篇巨制,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娜塔莎是托尔斯泰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圆形人物,这类人物的性格较复杂,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 国小说家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等。而扁平人物有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诺夫等。 8素芭泰戈尔(1)人物:素芭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哑女。她心灵纯净、感情细腻丰富、敏感而孤独。她是人们议论的对象,是家庭的负担。她只能与大自然、动物们亲近交流,没有理解她,没人真正关心她,最后被父母以欺骗的方式嫁到远方,是一个悲剧性人物。(2)主题:作者通过对素芭遭遇和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素芭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借素芭这个悲剧人

11、物形象来表现当时的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并寄予深切的同情。(3)艺术特色:“画眼睛”(4)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是伟大的“歌手与哲人”。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1913年,泰戈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他的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等,长篇代表作有沉船戈拉两姐妹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第五单元话题:情节1.情节运行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2.情节的“摇摆”作家写小说往往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情节就出现一波三折或跌宕

12、起伏,即情节产生了“摇摆”。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总是极尽摇摆之能事的。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小说情节也追求“戏剧性”,最典型莫过于美国作家欧享利。4.学会概括情节及赏析情节设置的妙处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概括情节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9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1)人物:清兵卫是一个热衷于葫芦,并且对葫芦的鉴赏和收藏有着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单纯、可爱又不幸的少年形象。(2)主题:批判家长老师的武断专制、扼杀孩子个性的做法,提醒人们要尊重、爱护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3)艺术特色:采用倒叙结构,设置悬念。(4)作者:志贺直哉,日本国“

13、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为其代表作。清兵卫与葫芦主要写了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与葫芦 的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以 葫芦 为线索,首尾呼应。 10在桥边伯尔(1)人物:“我”是一个对单调、乏味工作不满,用乱数、不数、漏数方式来反抗,渴望美好生活的伤残军人。(2)主题:揭示德国战后重建偏重物质,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思考小人物的命运。(3)作者:伯尔,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伯尔较有代表性的是长篇小说一声没吭和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4)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对话就采用了摇

14、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就在对话的摇摆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则是大摇摆。打鱼的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的搏斗是场拔河式的拉锯战,小说极尽摇摆之能事。第六单元话题:结构1.小说的结构由两方面组成:情节结构和小说整体结构。2.结构是一个“容器”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行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3. 延迟:小说情节结构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即“欲擒故纵”,“延迟”情节的进展,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同时使情节增加摇摆弧度,增强戏剧性效果,吸引读者。4.高考中要求学会赏析小说结构的巧妙,常见的巧妙结构有:(1)以小见大,如病人 (2)欧享利手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3)倒叙,如清兵卫与葫芦 (4)延迟,如牲畜林其他如线索安排、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等等。11牲畜林卡尔维诺(1)作者以幽默、调侃、嘲讽的笔调来描写牲畜林中两场笑料百出的精彩追逐,尽情地嘲弄了丑与罪恶。(2)艺术特色:延迟的运用,使小说的结构重复递进,同时让动物一一出场,便于作者对德兵尽情戏耍。(3)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在牲畜林中,作者让牲畜林成为一个容器,多次运用延迟手法,层层推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而猎手朱阿,显然算不上英雄,他只起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