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的配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21954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药物的配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用药物的配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用药物的配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用药物的配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用药物的配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药物的配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药物的配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药物的配伍【青霉素联用】一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理性配伍禁忌,两者合用药效明显降低。一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可使青霉素降效。+链霉素联合应用协同作用明显,但不宜混合注射(浑浊)。一氨苄西林:因两者联用时会竞争同一结合点而产生拮抗,甚至导致耐药菌的产 生。+丙磺舒:合用可使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上升,半衰期延长。一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两药联用会影响青霉素的药效。+保泰松:保泰松可明显延长青霉素的半衰期。一氨茶碱:可使青霉素灭活失效。一高锰酸钾、碘酊:与青霉素有配伍禁忌。一碳酸氢钠:使青霉素极快分解、失效,禁止联用。一维生素B1、维生素B2:对青霉素有灭活作用。一维生素C: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促使

2、抗生素分解,效价降 低,在06C时96小时青霉素可完全失效。一葡萄糖:对青霉素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分解加速,故 最适宜与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溶媒是生理盐水。【氨节西林联用】一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磺胺类:可降低氨苄西林的疗效。+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获得较好的协同作用。+苯唑西林钠:联合用药可相互增强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土氨基糖苷类药物:有协同杀菌作用。+丙磺舒:可提高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并延长其半衰期。一维生素C: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使氨苄西林失活或降效。一维生素B族:对氨苄西林有灭活作用,故不宜混合注射。+阿司匹林:可提高氨苄西林血药浓度并延长半衰期。一食物

3、:可降低氨苄西林的吸收。+甲硝唑:联用治疗厌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但不宜直接与氨苄西林钠溶液配伍(浑 浊、变黄)。一葡萄糖:对氨苄西林钠水解有催化作用,葡萄糖液浓度越高越易使其失效,故两者 不宜混合静滴。+柴胡:柴胡皂甙可增加内服氨苄青霉素的吸收。【阿莫西林联用】+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钠:联用可大大增强其抗菌活性。+美西林:与阿莫西林联用,抗菌范围扩大,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对大肠 杆菌、药效增加5倍以上。一大黄:与阿莫西林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降低生物利用度。其它可参见氨苄西林。【头抱菌素类药物的联用】+青霉素类:有协同抗菌作用,如需联用剂量需小,不能在同一注射器中混用。土氨基糖苷类抗

4、生素:有协同作用,但与第一代联用肾毒性增加。+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可使头孢菌素类药效增效几倍或几十倍,并可使产酶菌株对药 物恢复敏感性。+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联用有协同抗菌作用。+丙磺舒:使半衰期延长,联用时可减少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一磺胺类: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排出,增加肾毒性。一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胺类:使头孢菌素药效降低。一大环内酯类:其快速抑菌作用,可使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快速杀菌效能受到明显抑制。(如果确需这用两类药物,必须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且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 TMP等抗菌增效剂:增强疗效,并延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磷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抗病毒药物如

5、利巴韦林、吗林胍等:有协同作用。一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可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不能混合注射。+甲硝唑: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增加疗效。一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发生水解而降低效价。一钙、镁离子等:产生沉淀。+双黄连:联用有协同作用。【新霉素的联用】+杆菌肽、多粘菌素:治疗绿脓杆菌、大肠 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有协同作用。+呋喃唑酮:有协同作用。一维生素:新霉素可干扰维生素吸收。一维生素C :酸性,可抑制新霉素的抗菌活性。一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耳毒性加强。土 B-内酰胺类:可产生协同作用。一氯霉素类:增加耳毒性且拮抗。+喹诺酮类:有协同抗菌作用,但肾毒性增加,需减少剂量或间隔给

6、药。+磷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一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间:联用可增加毒性。+四环素类:治疗阴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 TMP:有增效作用。+利福平:治疗大肠杆菌、肠炎有协同作用。一双黄连:配伍可产生浑浊或沉淀。硫酸安普霉素【注意事项】1、本品遇铁锈易失效,饮水器具应注意防锈。2、饮水给药宜现用现兑。3、微量元素能使安普霉素失效,禁止混合使用。【强力霉素联用】一B-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可促进细胞壁合成,两者联用有拮抗作用。+呋喃唑酮:治疗肠道感染有协同作用。+链霉素:治疗阴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磷霉素:与四环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TMP等抗菌增效剂:但不明显。一维生素C:对强力霉素有灭活作用,强力霉素又

7、可使维生素C在尿中排泄变快,故不宜配伍。一利福平:联用时可降低强力霉素的抗菌作用。【氟苯尼考联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拮抗,由于两者合用时竞争结合位置。一利福平:由于利福平对肝酶有诱导作用,可使氟苯尼考的血药浓度减低。一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呈拮抗效应且增加耳肾毒性。+磷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一林可胺类:与氯霉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同,均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合 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一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拮抗作用。一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药物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位点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位 点的后部,二者联用,药效降低甚至可增加副作用。+多西环素、TMP:协同明显【大环内

8、酯类药物的联用】一B-内酰胺类:B-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降低。一四环素类: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因二者在肝内代谢途径相似,主要都经胆汁排泄, 另外,还影响蛋白质形成的不同环节。一氯霉素类:二者联用会因竟争结合位置而出现拮抗作用,并加重肝损害,若必须联 用需间隔34小时。一喹诺酮类: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加,应避免联用。+新霉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可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乳房炎。一茶碱:大环内脂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用可致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 而引起中毒,必须联用时,应减少茶碱的用量(50PPm)。一酸性介质:与酸性药物混合,可降低其抗菌作用.一聚醚类如盐霉素、海南霉素:造成聚醚类

9、毒性增加。一双黄连:与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可产生浑浊或沉淀泰乐菌素一泰妙菌素:与泰乐菌素配伍联用,会因竞争作用部位而减效。+ 土霉素等四环素类:合用呈协同作用。其它可参见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林可霉素【联用】一氯霉素类:因竞争结合位置而拮抗。+大观霉素:与林可霉素配伍联用有协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但不可混合应 用。一红霉素:配伍联用有拮抗作用,因作用部位相同且红霉素对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 亲和力比本品强。一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与林可霉素混合静注,发生配伍禁忌。氨茶碱:林可霉素可增强氨茶碱作用,联用时应减少氨茶碱用量。一氨苄西林钠、青霉素钠(钾):可

10、产生沉淀或失效。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与林可霉素混合静注,发生配伍禁忌。氨茶碱:可增强氨茶碱作用,联用时应减少氨茶碱用量。可与林可霉素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降低生物利用度。一复合维生素B:对林可霉素有灭活作用,故不宜混合注射。+头孢氨苄:可联用治疗厌氧及需氧或兼性菌混合感染。(例如联用治疗肉鸡坏死性肠 炎.)一食物:因食物影响本品的吸收,空腹给药为佳.【多粘菌素联用】+磺胺药、利福平:会增强多粘菌素对大肠杆菌、肠杆菌、肺炎杆炎、绿脓杆菌的抗 菌作用,对原来耐本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协同抗菌作用。一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新霉素、杆菌肽:与多粘菌素交替或联用治疗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有协同作用,

11、但肾毒性增加并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故一般不联用。一对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联用有导致肌无力和呼吸暂停 的危险,因后者干扰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传递。+ TMP:对多粘菌素增效232倍,且对绿脓杆菌有协同作用。+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与多粘菌素联用,由于增强细菌对前者的吸收而呈协同 作用。+左氟沙星:二者联用的治疗效果比单用效果好,且内毒素水平有所降低。磷霉素+万古霉素:联用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有效,且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B-内酰胺类、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其药 效加强,但不宜混合,需分别给药。+喹诺酮类:联用治疗大肠杆菌病有协同作

12、用。一钙、镁盐:本品与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故不宜配伍。+ TMP等抗菌增效剂:能增强磷霉素的药效。【喳诺酮类药物的联用】一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神经(兴奋)毒性。如消炎痛与喹 诺酮类合用,可引起痉挛、惊厥和癫痫等。仅各药程度不同而已,除阿司匹林外,避免联用。一氨茶碱:除司帕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外,喹诺酮类药物均能抑制茶碱代谢, 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毒副作用。故必须联用时应减少茶碱的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一 含阳离子的药物(A13 +、Mg2+、Ca2+、Fe2+、Zn2+)、饲料添加剂:喹诺酮 类药物可与后

13、者发生螯合反应,影响吸收。+甲硝唑:两者联用时有协同作用。一利福平:利福平是RNA合成抑制药,阻断了细菌RNA转录成DNA模板的可能性, 使喹诺酮类药物丧失作用位点而失去抗菌作用,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如萘啶酸、诺氟沙星), 故不宜联用。+磷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治疗大肠杆菌有协同作用。土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但肾毒性增加, 必须联用时需调整剂量或间隔给药。一红霉素、替米考星、氯霉素、四环素、林可胺类: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位点在氟 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位点后部,两者联用,药效降低,甚至可增加副作用。一丙磺舒:降低肾清除率,使喹喏酮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T

14、MP等抗菌增效剂:可使喹抗菌活性增强,且减少耐药性。一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肾毒性增强,不宜联用。一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降低。具肝脏毒性药物四环素类、利福平、红霉素酯化合物及部分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 具肾毒性药物多肽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免疫抑制的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磺胺药。另外,地米。硫酸粘杆菌素的配伍:1、利福平-在鸭上绝对好的配伍,对大肠杆菌、浆膜炎效果不是一般的好。2、青霉素类-一般是阿莫西林与青霉素钾。对格兰仕阳性和阴性菌效果都不错。3、头孢类-配伍后效果增强,但是肾毒性也增强,肾衰竭慎用啊!4、与氯霉素类-配伍后效果增强。对大肠杆和浆膜炎效果不错。5、与大环内脂类-比如泰乐菌素、红霉素等。配伍对支原体、肠内菌感染效果不错。6、四环素类-比如强力霉素+粘杆菌素。7、磺胺类-浆膜炎最后的方案,如果浆膜炎治疗不下去了,可最后选择这个配方, 但是最好加上点tmp。8、与氨基糖类和喳诺酮类一-比如粘杆菌素+新霉素、粘杆菌素+环丙沙星。配伍毒性 增强,当然疗效也增强。9、丙磺舒能增强粘杆菌素的疗效。10、tmp也能增强粘杆菌素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