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1616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附图丰富)_secre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分层浇筑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现代高层建筑更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带有转换层设计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统计表明高层建筑中有转换层结构的占80%左右,这其中以梁式转换层的大尺寸转换梁的结构施工最为关键。北京昆泰酒店工程,转换层下为三层裙房、以上为层酒店客房和设备层,上部结构均由转换梁承托,转换层设计有大截面、大跨度劲性混凝土转换梁,梁高共跨越三个结构层。由于其截面大,支撑体系承载力要求高,荷载需向下多层传递,劲性钢梁吊装困难等,成为工程施工的难点。我司借鉴叠合梁原理,合理设计工况,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常规的一次性整体浇筑改为分层浇筑,将先行浇筑的部分结构梁作为支撑体系的一部分

2、,减小转换梁最大施工荷载,降低模板承载力设计要求,简化模板支持体系.在工法实施中主要解决:混凝土浇筑分层高度问题;各浇筑层间施工缝(类叠合面)的抗剪强度问题,最终确保两部分混凝土形成整体,满足其设计刚度和承载力要求。2工法特点。1混凝土梁分层浇筑,可减少梁支撑体系的一次加载,提高支撑的安全储备。2.较之整体浇筑,可利用结构自身承载力,简化梁支撑体系及以下各层回顶体系,施工简便快捷、措施费投入少。2。3分层浇筑可减少大体混凝土浇筑水化热,降低裂缝危害。24施工前全过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施工流程虚拟和有限元施工全过程仿真.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及劲性混凝土梁施工。工艺

3、原理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结合关键技术的施工主要过程顺序来阐述.1工艺原理根据本发明,将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梁沿梁高合理分层浇筑,充分利用先浇筑部分的结构自身承载力,通过计算适当采取相应措施,使其承担自身荷载甚至后续剩余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从而简化混凝土梁结构施工的模板支撑体系。实现由大划小,进而利用新建结构自身辅助施工的目的。本原来具体技术模型如下:41.根据施工简便合理,结构稳定安全的前提划分施工缝,并妥善处理.4.1。根据工况计算模型,设计模板支撑体系:首段或先行浇筑区段混凝土梁,

4、可简化考虑为一根超筋混凝土梁或超筋劲性混凝土梁;下段梁施工时,根据前段梁混凝土所达到的试压强度计算其承载力,如需要可在首段或先行浇筑超筋梁上铁位置加设措施钢筋或型钢,使其承担自重荷载甚至全部或部分后段浇筑梁施工荷载;大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时,根据首层浇筑梁下有无可靠支撑,可分为单跨梁计算模型和多跨梁计算模型.仅考虑所对应计算模型,分层浇筑各段梁中最不利一段的施工荷载,从而减少梁计算高度、简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模板支撑体系.41.3根据分层浇筑的施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施工,确保结构整体可靠。.。4在施工及后续上部加载的全过程中,进行结构安全及稳定性监测。2工艺原理实施

5、模拟本工程劲性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概况劲性混凝土转换大梁效果图单榀梁效果本工程位于酒店第一设备转换层,AC与H3-H7轴之间的五根劲性混凝土转换梁.梁截面尺寸大为00m2500,梁高共跨三个结构层:三层、转换层及四层;净跨度1.350m。型钢梁,截面尺寸为H1900*600*440,最大构件单重约1吨总体思路: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钢梁安装完毕后,三层楼板上标高处设置施工缝,上下梁板分层整体浇筑,按第二次浇筑计算施工荷载。4.。1合理划分施工缝项目施工缝划分分析施工缝设置三层楼板上标高处设置施工缝,分层施工最为便捷,具体划分如下:首段浇筑0mm高,二段浇筑1800 mm高 划分依据1、当第二层浇筑梁

6、下无可靠支撑,首层梁属于简支梁受力时,首层浇筑高度宜占总高的07。优先考虑施工缝设置在中性轴以上,可保证混凝土受拉区完整,结构整体性强;任何情况首层浇筑高度,均不得小于10mm。、施工方便,易保证质量3、划分后的计算区间,可简化支撑体系根据北京市脚手架模架规程(D11T832008)中,表7。2.4混凝土梁类构件碗扣式模板支架选用要求:搭设构造应至少符合其梁高划分要求,其中本工程适用梁高划分区间为151mm2400 mm、03000 。如一次整体浇筑时,梁高为200mm属于后一区间;如按70m、100 mm两次浇筑时,按计算模型按1800m计算,应满足前一区间搭设要求.结论如此划分施工缝后,模

7、板支架搭设构造,简化了一个等级,并可简化荷载向下传递的支撑体系。依据此方案进行设计验算,转换梁最大施工荷载减小为常规做法的70%。4。2。2工况分析与计算、工况分析根据设计模型,满足条件时,首段浇筑的超筋梁可承担自重荷载甚至第二段浇筑梁荷载。但由于现有梁高未超过30mm,按地标基本构造要求已有足够承载力储备.所以本工况暂不考虑首段梁承担后续段梁浇筑荷载,但如梁截面更大便应对其进行考虑。因此将首段浇筑混凝土梁,分别考虑按超筋混凝土梁和超筋劲性混凝土梁两种情况进行计算,仅计算其70m高范围内自重荷载。本转换梁混凝土设计等级C,根据正常施工流水安排,距第二段梁混凝土浇筑施工间隔应为6日历天。根据现场

8、已留置的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数据,6天实测强度平均值为71计算,,不具备拆除支撑体系条件,按简支梁模型计算.现场首段混凝土转换梁浇筑时,每榀梁留置3组同条件试块,保证实测值不小于7,如实压数据偏小将另行进行计算,验算结果可承担700m高度范围内自重荷载,便可进行浇筑施工.、支撑体系具体计算步骤:1)先计算第二层浇筑时的最大弯矩: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2)根据配置首段梁上铁位置措施钢筋.)根据立杆承载力,最不利立杆受到轴力,荷载计算:.根据第二段梁参数查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T53-208)表7.2得立杆纵、横距、s分别有dd及s。结论

9、:选择计算值和规范构造要求值中,更安全的设计方案。3、采用MDAS/GEN进行施工阶段仿真分析验算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变形及应力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计算荷载主要考虑结构自重和楼面恒载、施工活荷载。结构仿真模型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各工况应力应变图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说明:上图仅为荷载组合1剪力-,详细计算时将进行多个组合进行验算.主要施工步骤及工况划分1、劲性钢梁吊装2、浇筑三层顶板及一段梁混凝土3、浇筑设备层混凝土钢骨梁安装过程中,转换大梁支撑体系主要承担,钢梁的自重荷载及施工活荷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转换大梁支撑体系主要承担,梁截面700mm高混凝土的自重荷载及施工活荷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转换大梁支撑

10、体系及三层顶板主要承担,梁截面800m高混凝土的自重荷载及施工活荷载。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施工工艺流程根据转换梁施工的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本单项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部署,并制定施工模拟流程,对流程各工况进行验算。施工流程1、三层(设备层下层)顶板梁底模板支设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楼层放线验线支撑体系主龙骨次龙骨梁底模梁底起拱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2、劲性钢梁吊装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测量定位铺垫木吊装首段型钢梁(调整标高、位置后与同侧型钢柱连接)吊装末段型钢梁(调整标高、位置后并同时与同侧型钢柱连接)将型钢梁外围封闭箍筋预先穿在两端钢梁上吊装中段型钢梁(与首末段侧型钢梁连接)栓板连接焊接

11、验收三维示意图详细流程1放线2铺设垫木找出钢梁底标高及位置控制线每段钢梁下距离端部向内500mm铺设垫木3吊运首段钢梁吊运末段钢梁采用塔吊吊运首段(近A轴)钢梁放置在垫木上。用电动葫芦及倒链调整垂直度、平整度测量,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合格后与钢骨用高强螺栓栓接采用塔吊吊运首段(近D轴)钢梁放置在垫木上。用电动葫芦及倒链调整垂直度、平整度测量,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合格后与钢骨用高强螺栓栓接5吊装及拼装中间段钢梁中间段梁安装就位加肋板螺栓连接校正后焊接施工流程、劲性混凝土梁钢筋绑扎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绑扎柱箍筋穿梁上铁穿梁下铁梁侧纵筋划箍筋位置线调整箍筋并绑扎验收三维示意图详细流程套梁封闭箍

12、筋中段型钢梁与两侧支座段螺栓连接安装梁上铁钢筋安装梁下铁钢筋穿梁两侧钢筋绑扎梁闭箍筋及两侧拉钩绑扎柱头封闭箍筋施工流程4、支设一段梁底侧模板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制作梁侧模模板就位穿对拉螺栓双钢管主龙骨调整模板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5、支设三层顶板模板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铺设模板梁板底起拱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绑扎三层顶板钢筋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划钢筋位置线绑下层钢筋水电配管绑上层钢筋留设梁侧模地锚放垫块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7、浇筑三层顶板及一段梁混凝土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浇筑转换梁及柱头混凝土浇筑三层顶板混凝土凿毛转换梁混凝土注:由于转换梁及柱混凝土均为C60,顶板为C,再考虑模板拆除;与设计协商

13、将转换梁的施工缝留在三层顶板上皮。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8、支设二段梁侧模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制作梁侧模预先焊接对拉螺栓安装梁侧模双钢管主龙骨侧模支撑调整模板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9、支设设备层顶板模板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楼层放线验线支撑体系主龙骨次龙骨模板板底起拱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10、绑扎设备层顶板钢筋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划钢筋位置线绑下层钢筋水电配管绑上层钢筋留设梁侧模地锚放垫块验收三维示意图施工流程11、浇筑设备层混凝土工序剖面图施工工艺浇筑转换梁及柱头混凝土浇筑设备层层顶板混凝土注:为减小施工荷载,梁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不大于3m。预先设计混凝土配比,减小水化热。三维示意图。2施工操作要

14、点分项工程操作要点所对应的施工流程分项工程要点对应流程序号对应流程内容钢结构工程流程劲性钢梁吊装钢筋工程流程劲性混凝土梁钢筋绑扎3混凝土工程流程7浇筑三层顶板及一段梁混凝土流程11浇筑设备层混凝土4模板工程流程8支设二段梁侧模梁沉降观测流程7浇筑三层顶板及一段梁混凝土流程1浇筑设备层混凝土5.2。钢结构工程操作要点1根据现场塔吊的平面布置图,确定最佳吊装方案,合理分段.钢梁分段示意图劲性混凝土梁转换梁内的钢结构梁截面尺寸为H19060040*40,最大构件单重约1吨。分三段进行吊装(单段约。8吨),就位后进行现场拼焊。钢骨梁穿筋孔加工穿筋孔开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土建钢筋绑扎.在钻孔前,根据结构施工图纸、钢结构深化图纸,采用三维放样精确定位并用数控钻床进行钻孔。三维放样钢柱开孔钢梁开孔3。焊缝采用小型超声波检定仪现场检定,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钢筋工程操作要点1.根据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