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1274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策略的改变,立足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组织、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师生教和学的激情,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师生共同体验教和学的快乐与成功。 二、主要目标 1、强化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认识,围绕一个主题“探究有效教学,构建活力课堂”,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把对学校中心工作的管理研究重点落实在课堂。 2、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和优化。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突出有效性

2、、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 3、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 4、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动脑又动手”的学习习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5、认真做好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反馈及个别辅导的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筛选课外作业,确保“题量适中、质量提高”,作业全收全改,及时反馈,且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建立、完善学科题库

3、,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6、扎实进行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坚持写好教学案例,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形成“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竭力构建活力课堂”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措施 1、认真组织有效教学理论知识培训,研读走进新课程等专著,不断探究吸收“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注重信息的积累、整合与更新,逐步丰富有效教学理论知识。 2、认真开展学科教研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分学科对各类课型拟订评价标准并逐步修订完善,形成“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3、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集中视导与评估,构建“示范课”、“研究课”及“达标课”等多种平台,组织校内外专家及部分教师进行全方

4、位的“听、查、评”。 4、认真组织每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突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激情的调动(思维活跃,手脑并重)、学习方式的优化(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互助学习等)、师生良好互动及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 5、在集中视导、评估和竞赛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阶段性评价,并予以有效奖励。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保障 1、学校成立“有效课堂教学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李永强 副组长:王怀荣 田 杰 成员:令狐荣刚 付光牖 石有俊 王 勇 刘国勇 邹礼伦 2、聘请州、县教科(研)所(室)部分专家为顾问,指导“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并参与视导和评估。兴仁一中教

5、研室 二00久年三月一日邻水县兴仁职业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结合我校的校情、教情、学情,我校从2010年秋期开始全面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策略的改变,立足于短时高效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组织、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高效、愉悦的校园氛围。二、推行模式先学

6、后教,学教练评,以学论教三、基本理念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有效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需要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四、基本标准1教学管理科学。建立适合我校实际

7、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进度。2、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3、讲课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4、主体作用发挥

8、。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0分钟。5、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根据各专业学生学业实际,积极实行课程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6、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

9、、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8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7、教学目标达成。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合我校初中和职高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机制。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8训练评价及时。完善作业制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全批精改作业,作业难度适中,对作业中典型问题进行记载与分析。能科学规范命题,搞好月考制度,并重视考后质量分析。五、主要目标1、研究和推行“先学后教、学教练评”模式,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学生主动学习、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

10、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强化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认识,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把对学校中心工作的管理研究重点落实在课堂上。3、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和优化。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4、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教研组集体备课责任制度,充分发挥组长的核心作用,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5、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动脑又动手”的

11、学习习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6、认真做好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反馈及个别辅导的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筛选课外作业,确保“题量适中、质量提高”,作业全批精改,及时反馈,且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建立、完善学科题库,提高训练的有效性。7、扎实进行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坚持写好教学案例,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形成“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竭力构建活力课堂”的良好氛围。六、主要措施1、每周组织有效教学理论知识培训,结合“读书工程”,平时研读有效教学方面的专著,不断探究吸收“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每个教师写不少于4万字的读书笔记。注重信息的积累、整合与更新,逐步

12、丰富有效教学理论知识。2、开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学科每周一次,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备课分为三段: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每位领导全程包保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及时发扬优点,查找不足。3、教学设计要突出教案与学案的统一。即要保证教师“教“的有效性,又要保证学生“学”的有效性。课堂上,学案要学生人手一份,依照学案来学习。4、课堂教学要以学为主,学生“乐学”又“会学”,师生互动交流。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应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向45分钟要效益。5、每周举行“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汇报会”活动。分年组分学科逐一反思,将汇报材料装订成册,业务领导将进行检查,成为宝贵的经验典集。

13、好的反思将向教育专刊上推荐发表。6、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集中视导与评估,构建“示范课”、“研究课”及“达标课”等多种平台,组织校内外及兄弟学校、上级业务领导进行全方位的“听、查、评”。7、认真组织每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突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激情的调动、学习方式的优化、师生良好互动及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期中、期末进行优质教案、学案、作业评比活动,以先进带后进,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七、管理机制(一)规范教学管理1规范办学行为,确保三条底线。按上级部门要求,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学规律,按规范编排课表、时间表,教学管理运行通畅,职责明确,管理扎实。2实施教情学情通报分析

14、制。建立并实施教情学情通报制。定期召开行政会、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以及教师会等各种例会,及时通报教学情况,总结、分析和讨论学校、年级、学科以及班级的教学工作,推广好的做法,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突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实施座谈了解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教情学情分析制。3实施工作问责制和教学事故问责制。建立定期检查和即时抽查相结合的工作问责制。所有行政领导和教务处组织教学抽查,检查和抽查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结论、有反馈、有记录。健全学校领导巡课和推门听课制度。(二)规范教学行为1备课环节的有效性。教学准备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实验)的整合、

15、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备课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训练、备教具。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初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并把握省力、有效的原则,重点研讨解决个人备课中的疑难问题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必须书写详案, 不得直接抄袭照搬选用网上下载或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教案。教案数量要一课一案(包括各种课型,尤其是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每个教案的质量要要素齐全,内容合理,并做到提前备课。教导处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抽查并加以督查。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规范恪守“五要求”:严格遵守课程表,不私自调课、不随意缺课;增强课堂时间意识,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中途离开教室;注重形象检点,课堂上不使用通讯工具,体育室外课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尊重学生人格,不训斥、不挖苦、不嘲讽,不将违纪学生逐出课堂,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贯彻落实我校“先学后教,学教练讲”教学策略,体现初中和职高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做到“六有效”: 一是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二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四是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五是问题设计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