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说课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12418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儿子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个儿子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个儿子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儿子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儿子说课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个儿子说课材料曲振苹一、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中讲述的是三个儿子面对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不同的表现:第一个儿子只顾翻跟头;第二个儿子只顾唱歌;第三个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三个儿子得到妈妈的评价也不同: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力气大;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嗓子好;第三个妈妈却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文章通过一个老人目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的情景,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的话,告诉我们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

2、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们不必给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说文章内容,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情分析 准备上课的班级是二年(1)班,本班学生虽然年纪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上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文、思考、交流、展示,平常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大部分同学可以积极举手发言,不足的地方是口头表达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 理解课文内容。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

3、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因此,可以让学生感悟课文以后,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时,要注意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与他人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开展合作读书,互相比赛,互相学习。这样,在倾听他人读书的同时,丰富个人体会;在发表个人见解、评价他人意见的同时,深化个人体会。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我们的方法是通过师生评议读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他们的语感。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即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教师在重点引导学生揣摩第一个妈妈说话时的

4、语气时,预设了自读、指名读(评价)、挑战读、全班读等四个环节,经过这样反复的揣摩使情感得到升华。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随机渗透一个说话的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 在学习第一个妈妈的话的基础上,对于第二个妈妈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将“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 教学第三个妈妈的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与前面两个妈妈的对比朗读来揣摩出第三个妈妈平稳的语气。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孩子们揣摩领悟了三个妈妈的不同内心,表达

5、出了三个妈妈的不同情感。而这节课以读为本,理解老爷爷的话是一个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习课文明白道理为重点,因此朗读、讨论问题是主要环节。在导入课文后,马上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马上汇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接下来学习1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三位妈妈介绍三个儿子的话。新课标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是指导、引导他们学习的对象。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读读、划划、说说。根据课文内容,多让学生说说“三个妈妈介绍儿子的话以及儿子看见妈妈提水时的做法”,并会用“一个一个另一个”句式连贯地说几句话。这环节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再板书问题,四人小组讨论;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你对三个儿子有什么看法?多让学生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低年级能说连贯的几句话,为以后写作作为铺垫。老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指出错误的地方。最后,老师再作归纳:只有一个儿子帮助妈妈干活,另两个只顾翻跟头、唱歌,没有帮妈妈提一提很重的水桶,所以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学生纷纷发表对三个儿子的看法后,老师作正确的归纳:一个孩子仅仅会唱歌、翻跟头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体贴劳累的母亲和孝敬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