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0887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1.1 宇宙中的地球 3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

2、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三、教学目标 (一)事实性知识: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2、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3、掌握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二)方法、技能:1、运用图表等感性材料,分析、比较、归纳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共性和个性。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地理表达能力。(三)情感、价值观:1、体会、欣赏星空无限、变化又具有秩序、和谐之美。2、领略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联系的,而且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其内在和谐秩序,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四、教学重点、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五、教学策略:(一)外在教学资源

3、运用: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2、补充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片。(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老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1、了解天体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提问学生图中的星星等都是以什么为背景?观察点在哪里?是物质存在还是意念?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归纳什么是天体。 学生看图、看书、讨论、回答2、了解天体类型引导学生回想睛朗夜空并结

4、合看图比较星星等的形状、亮度、是否闪烁、颜色、运动、是否本身发光等,提问它们分别是哪种天体?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学生回想、看图、看书、思考、讨论、回答3、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级别(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先提问万有引力定律,接着提问太阳、地球、月亮相互之间是否适于万有引力定律?再提问在互相吸引下三者怎样运动?师生共同推出地月系、太阳系的形成。然后提问太阳系与其它天体的关系。投影教材中天体系统级别图,要求学生找出各天体系统的从属关系,布置练习。 学生回忆、思考、读图、看书、讨论、陈述自己观点、做练习填教材P4框图。4、说明地球是颗普通的行星 (1)分析、比较、归纳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2)比较地球

5、与其他行星的质量、体积,同时比较地球与太阳的质量、体积。先投影课本P4太阳系模式图,要求学生读图回答九大行星运动方向相同吗?然后再投影课本P4活动栏目里的表1.1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接着先提问轨道倾角、偏心率含义是什么?再提问表下的24三个问题。 学生读图,读表1.1的标题,读P4页末注释,读表中数据,比较九大行星轨道倾角、偏心率,归纳运动特征。 此处注意提醒、训练学生看图表时要先看图表的标题。投影课本P5活动栏目中的图1.5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并投影太阳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要求学生读图,先提问行星下的数字是什么含义?再提问地球的质量、体积与太阳相差大含义?还是与其他行星相

6、差大? 学生读图中数据、读图例、比较数据的差异,以此说出地球与太阳的差异大反衬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差异小 此处注意提醒、训练学生读图先读标题,接着就是读图例。5、说明地球是颗特殊行星。先提问寒潮、干旱对农作物有何影响?呼吸作用对动植物有何意义?再提问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接着提问温度与日地距离的关系?液态水的来源与地球内部演化有何关系?液态水的存在与地表温度有何关系?大气的存在与地球的质量、体积有何关系? 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前两个问题,受启发后再结合课本新知识回答第三个问题,接着看太阳系模式图,比较日地距离与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读课本P5图1.5,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质量、体积,讨论、推导回答后面相关问题6、小结、练习小结本课内容,布置练习,启发答题思路、要点,点评答题过程和结果。 学生到讲台上口头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然后小组讨论课本活动栏目的问题。七、板书设计: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八、教学反思: 旧教材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直接呈现结论,而新教材没有给结论,而是较详细地给出支持结论的图、表、数据等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分析、推导出结论。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新课程区别于旧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新教材的优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