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0822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熔透T型接头的质量控制摘要:简述了全熔透T型接头的应用及其焊透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其质量 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通过试验,并结合项目实例,总结了一种简便、有效、易 行的组对焊接方法。关键词:全熔透T型接头特性分析焊接试验生产实践合格1、刖言由于全熔透T型接头(T-BUTT)无缺口敏感性,对疲劳载荷、动载荷、垂直 于焊缝方向的载荷都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海洋、 核电、重型机械等工程建设领域焊接结构的重要节点上。全熔透T型接头是一件 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并要求100%熔透的接头,这类接头通常 都要求RT或UT检测,但由于接头本身的结构特性,在焊接这类焊缝时

2、,通常在 焊缝的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未熔合、未焊透、裂纹等缺陷,导致由于焊缝厚度或 内部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而造成大量的返修甚至报废。故同行们对这类接头的焊 接方法、质量保证、结构优化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工作,可以把这些方法 规纳为三类。第一种方法,立板开K型坡口,正面打底+填充,背面碳刨清根+填充,这种 方法虽然容易保证焊缝重心不偏离立板中心,但背面清根时碳棒容剔伤底板形成 沟槽,碳弧气刨时容易形成刨渣反吹,焊缝增碳夹碳,反面焊接第一道焊缝时容 易在沟槽处产生夹渣、未熔合等缺陷,打磨清根工作量大,构件变形大,如图一 (c)示。第二种方法,在立板上开单V坡口,背面加陶瓷衬垫用埋弧焊大电流单道或

3、 多道焊接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不足之处是焊缝重心偏离立板中心, 焊后导致立板与底板不垂直,校正难度大,并且如果立板厚度超过20mm以上, 导电嘴伸入受到坡口面的干涉,焊丝对中焊缝困难,热输入不稳定因素增多,焊 缝成形系数降低,根部容易产生热裂纹,难以保证焊缝质量,如图一(b)示。第三种方法,采用可调角度的双枪从两侧一次焊接完成,这种方法效率高, 翼板变形对称,主要用于大批量H型钢焊接生产线,需具备集组立、焊接、校正、 检测为一体组焊中心,多数制造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笔者曾于2015年参与的某大型钢结构工程,总重300余吨,材质为Q345D, 板厚要为10-80mm的板壳结构,95%

4、以上的构件为焊接H型钢,梁高1190 (790) mmx翼板宽200 (300) mmx长1000-9530mm,上下翼板与腹板间的焊缝、梁与 梁组焊处腹板与腹板间的焊缝均为全熔透T型接头,焊缝的内外质量等级要求为 DIN EN ISO 5817 B级,各梁高度尺寸允差1mm,部件结构见图二示。全熔透T型 接头质量能否达到技术要求,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展,通过对结构各焊缝的可焊 到性、工况进行认真分板,并进行了多项实验,最终制定合理有效的全熔透T型 接头焊接方法。2、实施过程控制2.1接头优化为了保证整体装焊后各尺寸符合ISO 13920 BF级的要求,按由分到总的控制 思路,合理划分制造单元装

5、焊顺序,即先把各H型钢组焊校正达到要求,再装焊 为整体,使每个制造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整个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由于单根梁时 上下翼板和腹板都处于自由状态,采用刚性拘束法所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并且不利于工件的翻转焊接,所以腹板两侧采用对称K形坡口,如图三(b)示,梁 与梁之间的焊接时,因梁与梁之间总装配为一体,构件间具有较大的刚性固定及 拘束作用,焊接不易引起上下翼板变形,故用单V型坡口如图三(a)示。图示二2.2焊接工艺评定2.2.1试件接头尺寸及焊接规范对本项目中全部焊接接头按类型、焊接位置、焊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按 DIN EN ISO 15614-1组织了能覆盖本项目所有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

6、并编制相关节 点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对全熔透T型接头还增加了型式试验,具体实施情况如下:表-1(图示四-a接头焊接规范)表-2 (图示四-b接头焊接规范)表-3 (图示四-c接头焊接规范)2.2.1试验结果按DIN EN ISO 5817 B级质量要求,对试件进行VT、UT、MT检验合格,板状 试件进行拉伸、弯曲、冲击试验,T型接头试件进行宏观金相检验,各项指标符 合相应规范之要求。其中宏观检测结果见下图示。图示四-a接头宏观照片图示四-b接头宏观照片图示四-c接头宏观照片2.2生产实施2.2.1焊前准备各H型梁总度尺寸放收缩量放2mm,翼板与腹板间的间隙按每侧3mm计算 下料,坡口用刨边机加工

7、,装配组合时,先在翼板上划出腹板组合位置中心线, 并打磨干净组合位置的氧化皮、铁锈、油污等,全部见金属光泽。按下图示五 (a)、图示六的方法控制坡口间隙及焊接收缩量,每隔2000mm布置1块3mm 的间隙控制板,保证装配件间隙一致,每隔2500mm加定位等高支撑卡具,定位 焊间隔为1000mm,焊点长约50-60mm,保证两侧的焊点对称。2.2.2施焊单根H型钢时接头为图示五(b),焊接规范按表-4执行,打底焊时焊缝位 置为平位,保证熔化全部钝边,背面成形圆滑无明显焊瘤,施焊前先用火焰加热 坡口附近,焊接过程中用火焰在背面加热,提前量为1500mm左右,从中间向两 端分段退焊,反面清根时只需用

8、磨光机清除焊缝两侧的氧化渣及可,埋弧焊时去 除支撑以免干涉焊接。图示五表-4 焊接详述 Welding Detail:组装各H型钢成部件时,认真打磨修配腹板端部,保证间隙2-3mm,全熔透 T形接头的焊接规范按下表-5执行,长直焊缝用碳弧气刨背面清根,端部处因受 空间限制,可用直磨头清理焊根。表-5 焊接详述 Welding Detail:3、施实效果及结论按照以上方法已焊接完成了本项目中的H型钢全熔透T型接头的焊缝约 3500M,探伤合格率达99.5%以上,焊接变形小,节省了背面碳弧气刨清根时间、 打磨时间、焊后校正时间,此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材料损耗,对解决同类或相似接头的焊接问题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参考文献:1 焊接结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焊接手册,第3卷,第三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2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22卷,材料焊接工程.上/史耀武主编.-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8。3 角焊缝设计与制造的若干问题,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 年会论文集/王寿福主编,贵阳.2006年12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1。5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AWS D1.1/D1.1M: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