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0680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案陆晓宇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内乘除法及相应的两步计算式题,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与73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3、能利用乘法分配律,将一些简单的表外乘法题转化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4、理解有关比多比少和“相差多少”的问题,并能用加减法正确求解。(二)过程与方法1、在计算形如“146”这类表外乘法时,通过将14个6分拆成几个6加几个6,从而解决146的计算的过程,体会到使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乘法问题的思想。2、通过自己在数射线上的草图上画一画

2、,解决“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简单应用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一类相差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通过解决植树活动中的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3、将表外乘法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体会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单元课改目标和措施小复习(1)登险峰教学内容:P2 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2、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3、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会数出简单组合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教学重点:

3、1、复习第三册的乘法、除法,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几个几加减几个几。 2、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数简单组合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2、找有余数除法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心趣。师:正是新年春节之际,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打算去爬山登高,想挑战一下数学高峰。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题:登险峰二、 主动探究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但是却被一道门拦住了,山门紧闭,只有正确解答上面的算式,山门才会打开。山门上是些什么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 探究山门1中的题(表内乘法题)。1)请学生独立解答山门1中的题并找秘密。问: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2

4、)请学生汇报。 8 8 = 64 6 6 = 36 5 5 = 25 7 7 = 49 4 4 = 16 9 9 = 812、 探究山门2中的题。(有余数的除法题包)师:非常棒!在大家的帮助下,第一道山门打开了,我们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上走。遇到了第二道山门。怎么办呢?师:做一做第二扇门上的除法题。算一算,想一想它们的商和余数会有什么规律?1)请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题,并共同探究规律。28 3 = 9余 138 4 = 9余 248 5 = 9余 358 6 = 9余 468 7 = 9余 578 8 = 9余 688 9 = 9余 73 9 + 1 = 284 9 + 2 = 385 9 + 3

5、= 486 9 + 4 = 587 9 + 5 = 688 9 + 6 = 789 9 + 7 = 88(1)(2)2)请学生汇报。3)师生共同小结:(1)被除数逐次增加10,除数逐次增加1,商相同,余数逐次增加1。(2)通过逆运算(1),可得到(2),等式右边逐次增加10就等于等式左边逐次增加1个9与1个1。(3)可以运用(2)的形式对(1)的答案进行检验。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第三道山门) 58+15= 819+46= 78-11= 105+5= 37+18-0= 248+52=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复习几个几加减几个几。(第四道山门)出示:49+29=师:

6、等于几?有些小朋友怎么算得那么快,有什么窍门吗?师:说得真好。如果把中间的“+”改成“-”呢?师:完成第四扇门上的题。39+49= 77-27= 48+68=96-36= 135-35=走迷宫。(第五道山门)先让学生试一试,再请他们来交流经验:从迷宫出口开始往里找寻道路,最后取到钥匙。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最后一道山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角度来考虑。1)请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汇报。2)全班交流汇报3)核对订正。三、巩固。利用教具,改变山门上的题,再次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四、全课总结。五、看书:故事一根木头的梦想。小复习(2)植树教学内容:P3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7、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 40与73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3、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与时间,体验劳动的光荣与快乐,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民族精神教育)教学重点:解乘法、除法的应用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解乘法、除法的应用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乘法不等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出示主题图)瞧,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为什么要植树?师:今天我们来帮助小朋友们在植树中遇到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二、 新授、 分析、理解题意(1)出示例1:二年级(2)班有4

8、2名同学,平均分成6组。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出示问题:每个小组有几人? 每个小组配3把铁锹,全班需要多少把铁锹?如果另加2把铁锹作为全班备用,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 如果打算每组配2只水桶,一共需要多少只水桶?现在全班还缺3只水桶,现在有多少只水桶?每组种8棵树,50棵树苗够不够?(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集体交流。、 独立解题,根据刚才的分析,学生独立解题。 分别请四位学生板演。 426=7(人) 36=18(把) 36+2=20(把) 26=12(只) 26-3=9(只) 68=48(棵) 4850 够了解题时应注意书写格式,将算式、单位名称、答句写完整。、 乘

9、法不等式。(例)(1) 出示:( )620师:动动小脑筋,( )里可以填几?学生指名回答。师:可以填那么多答案。填得完吗?只要填4或4以上的数都可以,所以它的答案有无数个。这是不等式的另一个特点。三、 总结。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教学内容:P4 教学目标:1、能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2、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 教学难点:1、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

10、算。2、计算712时,需对第二个因数12进行分拆。3、计算228时,需要对22进行两次分拆,或一次分为三个加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多媒体出示:海南运来一卡车无籽大西瓜。14箱,每箱6个,一共有多少个西瓜?出示小胖的话:“14箱,每箱6个,146,没有口诀,这怎么算呢?”二、探究新知1、 动手操作: 问:一共有多少方格?也可以用146来计算,你能用剪刀把它剪成两部分,把146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做吗?(1)学生动手剪,交流(2)集体交流:生1:可以将14个6拆成10个6和4个6,10个6是60,4个6是24,加起来是64,所以146=84生2:可以将1

11、4个6拆成9个6加5个6,9个6是54,5个6是30,加起来也是842、 看多媒体演示:看看小丁丁和小亚是怎样分拆的?哪一组的方法和小丁丁的一样,哪一组的方法和小亚一样?3、 指导写法:A 146 B 146=106+46 =76+76=60+24 =42+42=84 =84问:你能将其余几种按这样的方法书写出来吗?4、 整理提高把146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有几种方法?146=84 10 49 58 67 76 8 讨论:可以把14拆成12和2吗?5 94 105、 你能计算517、228吗? 你是怎么想的? (1)可以先交换,变成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9+58=85(2)关于228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不同拆分:228 228=108128 =10810828=10810828 =808016=808016 =16016=1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