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0531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1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城市技术建议书(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安XX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云南省XX州电信分公司2010.1 目 录第1章 项目建设需求91.1 项目建设背景91.2 项目总体要求91.2.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101.2.2 项目建设目标101.2.3 系统实现功能要求121.2.4 项目设计原则151.2.5 项目设计标准15第2章 系统详细方案设计17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72.1.1 平安XX系统总体规划:一个平台、5个州属市/县级分控中心。172.1.2 录像存储整体设计:中心存储和前端存储相结合192.1.3 平安XX iVS IP智能监控的设备组网架构202.1.4 系统详细设计组网图212.1.5 系统功能特点2

2、31. 创新的双流分离设计232. 高清晰的图像质量233. 专业可靠的海量存储234. 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235. 采用光纤的高可靠接入方式246. 电信级的设备高可靠性247. 符合国际标准242.2 监控承载网络及监控系统接入设计方案252.2.1 监控承载网络设计251. 总体设计252. 骨干网络设计263. 监控平台到各分控中心的网络流量设计264. 各前端监控点的接入设计275. 单独监控点接入设计276. 无线接入设计282.2.2 IP地址规划291. IP地址选择292. IP地址分配292.2.3 QoS设计292.2.4 组播设计311. 组播技术介绍312. 组播网络

3、设计322.2.5 网络安全设计321. 网络安全322. 终端接入安全342.2.6 网络可靠性设计352.3 视频编、解码设计362.3.1 前端视频编码器设计361. 设计要求简述362. 前端视频编码器选型363. 性能特点:374. 前端视频编码器组网示意图385. 连接说明:386. 前端视频编码器实物图片382.3.2 视频解码器设计401. 设计要求简述402. 视频解码器设备选型403. 产品特点:404. 视频解码器连接示意图415. 视频解码器实物图412.4 系统管理平台部分(控制管理层)设计422.4.1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422.4.2 系统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431

4、. 视频管理服务器(VM)432. 视频数据管理服务器(DM)463. 视频监控客户端(VC)482.4.3 县级分控中心设计512.4.4 XX姐告经济特区接入全州平台方式:512.5 数字视频存储技术方案设计522.5.1 需求分析以及建设目标522.5.2 存储技术架构分析532.5.3 存储网络选择542.5.4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552.5.5 存储系统容量计算572.5.6 存储系统方案设计582.5.7 存储设备 EX1000介绍632.5.8 典型组网应用652.6 现有监控系统的兼容利旧设计662.7 监控平台的上级输出和多系统融合扩展设计701. 监控平台以模拟形式向上级公安

5、厅输出702. 监控平台和公安其它业务系统的融合703. 未来容量扩充设计712.8 数字视频专网平台安全可靠性设计712.8.1 数据访问安全712.8.2 前端设备安全722.8.3 软件平台安全722.8.4 认证机制742.8.5 数据安全742.8.6 存储安全751. 业务安全752. 数据安全752.9 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762.9.1 雷电概述762.9.2 设计理论依据和相关技术标准781. 雷电入侵的途径和危害782. 设计理论依据803. 相关技术标准812.9.3 雷击入侵途径示意图822.9.4 防雷理论及设计方案821. 防雷理论的三个主要指导思想822. 根据

6、雷电防护的理论,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应具备的条件:833. 电源系统雷电波入侵的防护834. 信号线、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842.9.5 防雷设计技术说明842.10 立杆和基础设计852.11 供电系统设计862.12 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选型设计862.12.1 光电一体化智能快球862.12.2 智能高速球872.12.3 固定枪机892.12.4 纯平无闪烁监视器90第3章 系统用户对象和业务功能923.1 系统的关键用户和应用场景923.1.1 公安报警和视频联网市局分控中心921. 业务功能:922. 管理级别设置:933. 设备组成:933.1.2 州属市/县分控中心943.1.3 州

7、属市/县派出所分控中心943.1.4 后期可扩展的平台接口:口岸、边防监控指挥中心953.1.5 后期可扩展的平台接口:交通监控、消防救灾指挥中心953.1.6 其它需要视频监控的扩展方案和接口963.2 系统提供的视频监控业务功能963.2.1 监控平台基础业务961. 实时图像点播962. 远程控制983. 存储和备份994.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1005. GIS专业地图功能1016.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批量配置功能1027. 用户与权限管理1038. 日志管理1049. 轮切业务10410. 视频监控客户端多画面业务10511. 终端合法性,状态一致性检查10512. 时间同步106

8、13. 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10714. 矩阵方案的互连、互通和互控1073.2.2 未来新技术的扩展方案和接口1123.3 对公安实战等当前业务和未来业务的支撑情况112当前公安对视频监控的主要业务业务形式1131. 事后查证1132. 应急指挥1143. 警情监控1143.4 视频监控技术和业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分析1143.5 平安XX的IVS方案对公安3111标准的符合情况116第4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1174.1 项目管理目标1174.2 项目管理内容1184.2.1 项目定义和确定工作清单1184.2.2 项目人员组织和分配1184.2.3 项目进度安排和控制1184.2.4 项目质量控

9、制1184.2.5 项目成本控制1194.2.6 项目文档管理1194.3 项目组织的总体框架1194.3.1 项目领导1194.3.2 项目组职责1204.3.3 项目成员1204.4 人力资源配置1204.5 实施技术文档管理标准1214.6 项目实施计划1214.6.1 项目实施计划表1214.6.2 项目实施计划1214.6.3 系统准备阶段1214.6.4 工程实施阶段1224.6.5 工程验收阶段1224.7 测试和验收122第5章 培训及售后服务1225.1 人员培训1235.1.1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1235.1.2 培训的类型和方式1235.1.3 培训的课程安排1245.2

10、维护内容1255.2.1 建立设备档案1255.2.2 摄像机及护罩日常清洗除尘立杆、设备箱除锈保养1255.2.3 重大事件现场服务1255.2.4 系统恢复服务1255.2.5 监控专网网络维护1255.2.6 提供系统维护报告1265.2.7 协助建立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使用管理制度1265.3 服务方式1265.3.1 “一站式”服务1265.3.2 电话支持服务1265.3.3 快速的现场服务1265.3.4 文档及修补程序更新1265.3.5 定期巡检交流1275.4 优先级服务与响应速度127附录一:设备配置清单130附录一:设备配置清单140附录二:关键设备参数列表140第1章

11、项目建设需求1.1 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社会治安状况也日趋复杂,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城市犯罪突出,手段不断更新、升级。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主动预防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0月12日,公安部科技局在浙江省杭州市组织“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现场会”,确定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8年 ,公安部将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即在省、市、县三级,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地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试点

12、,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随着平安城市建设和科技强警工作的不断深入,在XX州州委、州政府的积极指挥和部署指导下,“平安XX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将建设成一套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在各级政府所在地、治安复杂场所、重点单位、主要街道和社区、宗教场所、娱乐场所、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车站、码头、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社区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社区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后的“平安XX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治安信息化

13、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程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市治安管理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1.2 项目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统一标准,整体部署,分期实施,信息共享” 与建设力度和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探索创新和稳步推进相结合、服务公安业务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的原则,体现“实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指导思想。以规范技术应用为重点,以增强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各级监控系统的技术平台。1.2.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财物的大量流动,几类影响XX社会治

14、安的主要因素日益突出。 如社会热点问题突出、群体性事件增多、维稳任务艰巨。因此,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是当前犯罪发展规律和治安状况的客观要求;是解决警力不足,提升我市社会治安防范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充分优化警务资源,提高警务效能的现实需要;是整合现有防范系统和各种防范资源,充分利用治安防控网络的迫切需要;是整合社会资源,适应社会安全服务发展的总体需要。1.2.2 项目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1、立足资源共享,实现新建系统对已有系统的兼容,体现集成优势,解决与数字城市建设、数字XX建设等资源整合问题;立足提高应用水平,解决城市抢险救灾等应急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保障监控系统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益,解决科技支撑问题。2、实现监控网络和监控内容的广度覆盖,监控网络应全面覆盖重点地区,监控内容应适应重点地区主要公安业务的需求;实现公安业务与社会防控的有效链接,满足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实现监控信息反馈的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安全流动。(二)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