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0482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2007年4月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22分1.组织严密,乐于和群,爱好娱乐,喜欢发牢骚,重感情,讲义气,描述的是( C )2.3P33A军人的心理特征B农民的心理特征C工人的心理特征D服务员的心理特征2.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B)1.1P8A大众媒体B组织团体C政府D公众3.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A)2.2P25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4.组织内部的向心力有两种,其中围绕组织领导的向心力(B)5.2P114A带有民主化倾向B带有军事化倾向C容易使组织失去活力D容易造成组织失

2、控5.由若干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存在形式的群体称为(A)2.1P22A实际群体B假设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6.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C)2.2P25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7.“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基于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C)4.3P90A地域文化心理B民族文化心理C亲缘心理D依从心理8.“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表现了宏观心理定势中的(C)4.3P89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经验效应9.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D)?5.3P126A稳定性B变动性C主动性D被动性10.心理定势的习惯性又称为(B)4.1P75A潜在性B固着性C自觉性D不自觉性11.公共关系活动中,推动

3、公众心理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5.3P130A公关主体的行为B公关客体的行为C媒介公众的行为D政府公众的行为12.在外面受气,回到家中拿家人当出气筒表现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D)5.4P133A压抑B投射C反向作用D转移13.最原始的沟通形式是(B)6.1P146A轮形沟通B链开沟通C星形沟通D根形沟通14.“爱屋及乌”表现了社会心理的(D)4.2P84A晕轮效应B经验效应C首因效应D移情效应15.广告通常属于(A)8.1P180A流泻式劝导B冲击式劝导C浸润式劝导D逆行式劝导16.组织形象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A?B?)?8.2P234A产品B成员C财力D宣传17.组织形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力

4、形象是组织的(B)?8.2P241A奖金状况B产品质量C成员的数量和质量D生产、技术设备18.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8.2P241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9.影响认知公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是(A)5.4P135A认知者的主观因素B公众的主观因素C公众的积极性D公众的主动性20.相对多数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构成公众(D)8.4P262A印象B态度C新闻D舆论21.制造或引导能引起轰动效应的舆论,关键是(A)8.4P269A善于利用大众传播媒介B符合社会需要C迎合兴趣焦点D出奇制胜22.在公开场合进行不指名地批评,对于被批评者而言,采取的心理影响方式是(B)7.2

5、P190A劝导B暗示C感染D诱引二、填空题:10分1.时尚以“新”和“奇”吸引公众,因此又称为时兴。4.4P952.良好的操作能力具有三种能力特征,即针对性、技术性和变通性。2.2P253.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其他外部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称为嗓音。6.1P1434.比较平和、相对持久、容易发散的情绪称为心情。6.3P1595.“一人知晓,众人皆知”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方式指的是轮形沟通。6.1P1466.针对性和时间性强,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解决眼前具体问题的劝导方式为冲击式劝导。7.1P1887.直接感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情境性的特点。7.3P2108.与缺乏、危险相联系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

6、理倾向是需要。3.2P489.浸润式劝导发生的关键是周围舆论的一致性。7.1P18410制止流言的最有效方式是澄清事实。4.4P99三、名词解释:18分1.公共关系行为9.3P292所谓的公共关系行为,是指组织团体为了争取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信息和支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和树立组织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提高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而开展的调查、分析、预测、传播、报警、解疑、调解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的总称。2.社会刻板印象4.3P87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3.转移作用5.4P133转移作用是把自己内心不可遏止的冲动

7、改换方向、改其他目标作为发泄对象的心理机制。4.排外意识2.4P38所谓排外意识,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5.公众舆论8.4P261公众舆论,简而言之就是大多数的人意见。6.心理定势4.1P72所谓的心理定势,也就是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四、简答题:30分1.简述公共关系心理的特点1.3P51、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2、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3、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4、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2.群体心理具有哪些特征2.4P37群体心理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认同意识2、归属意识3、整体意识4、

8、排外意识3.简述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向心力的区别和联系5.2P113组织内部的公众,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力量;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认知组织内部公众心理主要是认知组织内部的凝聚力问题和向心力问题。凝聚力指内部的相互吸引力;向心力指环绕圆心运行的运动力。凝聚力本身不含有围绕圆心的意思,它也没有运行的含义,它用于组织群体心理主要是指内部成员间心理上松散和聚合的程度;向心力本身没有相互的关系、密切与否的意思,它和圆心、和运动相联系一个组织内部凝聚力的高低和这个组织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往往是这个组织状况的标志。一般来说,凝聚力高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组织内

9、部成员的向心力和组织的活力关系更密切。组织内部有两种向心力,一是围绕着组织领导的向心力,一是围绕着组织目标的向心力。4.体察公众心境、进行感情沟通需注意哪些问题6.3P1611、在自身心境良好、公众似乎也心境良好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直接沟通2、在自身心境不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消除不良心境带来的消极影响3、在公众心境不良的时候进行直接的沟通,要有“引火烧身”的心理准备5.哪些因素影响感染力?如何增强感染力?7.3P211感染的力量称为感染力,增加感染的力量也就是要增强感染力。感染力当然首先来自于感情的力量,但光凭感情又是难以感染公众的,这里牵涉到和感染的效果有关的一系列问题。1、首先是

10、感染者方面的问题从感染者的方面来说,要增加感染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借助榜样、“名师”的力量。两个方面不应有所偏废,榜样和“名师”也应认真选择,不能重名轻实。2、感染者和被感染者的关系问题从感谢者和被感染者的关系来说,要提高感染的力量,关键是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改变自己的劣势。弱化自己的地位差异感、缩短空间距离和发挥近距离优势、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是发挥优势和改变劣势的具体措施。3、被感染者方面的问题从被感染者方面来说,要增加感染的力量,必须对公众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和心理定势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有善于利用的主动性,有善于变通的技巧。感染的力量不仅取悦于感染者

11、以及感染者和被感染者的关系,而且取决于被感染者的特定心理。只有三个方面都协调起来,才能产生劝导和暗示不能取代的“以情感人”的感染力量。五、论述题:20分1.试述不同文化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了解不同文化者的心理对于公共关系工作有何意义?2.3P352.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2008年4月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22分1.公共关系活动受内、外环境的制约,其中“内环境”是指(C)1.1P8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C心理环境D组织环境2.直接反映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是(B)2.2P26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B)3.2P53A安全需要B

12、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4.将人的需要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属于(B)3.2P51A层次划分B类别划分C强度划分D范围划分5.人们购买礼品时喜欢选购一些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A)4.2P81A晕轮效应B经验效应C首因效应D移情效应6.对组织团体而言最难对付的一类外部公众往往是(B)5.2P122A媒介公众B政府公众C社区公众D消费公众7.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较大的(C)5.3P127A稳定性B主动性C可变性D被动性8.舆论导向引起的公众心理变化是(B)5.3P128A暂时的和稳定的B暂时的和不稳定的C长期的和稳定的D长期的和不稳定的9.“吃不到葡萄说葡

13、萄酸”所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C)5.3P133A压抑B投射C反向作用D转移10.在各种信息沟通网络中,最原始并作为其他沟通形式的雏形的是(B)6.1P146A轮形沟通B链形沟通C星形沟通D根形沟通11.由特定事件引起的比较强烈、相对短暂、具有突发性的情绪称为(A)6.3P160A激情B压力C燥狂D心境12.利用公众的从众心理进行劝导的是(D)7.1P183A流泻式劝导B冲击式劝导C逆行式劝导D浸润式劝导13.感染的作用机制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D)7.3P206A易受暗示性B参与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性14.“香烟有害健康,某某牌香烟也不例外”的广告采用的心理影响方式是(D)7.2P197A个别暗示B情境暗示C非言语暗示D反暗示15.“张榜悬赏”诱引公众兴趣所使用的刺激媒介是(B)7.4P217A竞赛B利益C专家D新奇16.根据阿伦和勒温主持的一项实验研究,在错误舆论一致情况下,加入一个不一致但却更加错误的声音,则导致公众原有的态度一致性(C)?7.1P186A提高B先降低后提高C降低D先提高后降低17.组织形象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组织团体的(A?B?)?8.2P241A产品B成员C财力D宣传18.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