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20416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次章 上皮组织1 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 :细胞成分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有极性。有神经末梢,无血管,淋巴管的分布。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连结构造2 依据功能分,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被覆上皮具有保护,吸取,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3 被覆上皮掩盖于身体外表,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外表,依据其构成细胞的层数和细胞在垂直切面上的形态进展分类和命名。4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其他:肺泡,肾小囊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胆囊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2、: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 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5 纤毛与微绒毛的异同共同点:均为细胞膜与细胞质形成的突起不同点:微绒毛纤毛大小细小粗大构造微丝微管功能扩大外表积运动分布小肠纹状缘肾小管刷状缘呼吸管道5 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其功能主要是保持器官外表光滑,削减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淌以及物质通过。6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7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8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

3、外表有大量纤毛。9 复层扁平上皮:表层细胞是扁平鳞片状,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耐摩擦和阻挡异物侵入的作用,受损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修复力量。10 复层柱状上皮:由数层细胞组成,浅部为一层排列较整齐的矮柱状细胞。11 变移上皮:分布于排尿管道,可分为表层细胞,中间细胞,基内幕胞。变移上皮的特点是细胞外形和层数可随器官的空虚和扩张状态而变化。12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腺细胞的分泌物有酶类,黏液和激素。13 外分泌腺: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为激素释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13 外分

4、泌腺由导管和分泌部两局部组成。依据导管有无分支,外分泌腺可分为单腺和复腺。分泌部的外形为管状,泡状,管泡状。因此,外分泌腺的形态分为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复管泡状腺。14 分泌部:一般由单层腺细胞组成,中心有腔。泡状和管状的分泌部常称腺泡。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中的腺细胞一般可分为浆液性细胞和黏液性细胞两种。15 浆液性细胞浆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细胞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位于腺泡底部,切片中观为浆半月。黏液性细胞黏液性腺泡16 上皮细胞的侧面:严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17 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第三章 结缔组织CT1 结缔组织构造和特点

5、:细胞质少,细胞间质多,种类多。细胞无极性,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广泛分布于细胞,组织,器官之间。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无基膜。2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 脂肪结缔组织。3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其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疏松,血管丰富。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和组织之间, 具有连接,支持,防范,修复等功能。4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外基质包括丝状的纤维,无定形的基质和不断更的组织液。5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重要的细胞,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功能活泼时,细胞较大,多突起;核大,卵圆形,着色浅, 核仁明显;胞

6、质较丰富,呈弱碱性。电镜下EM,它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构造特征,即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兴旺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的分泌物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无定形基质。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时称为纤维细胞。在创伤等状况下,纤维细胞可逆转为成纤维细胞,并向受损部位迁移, 形成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巨噬细胞: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 随功能状态转变而转变。核较小,圆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 多成嗜碱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EM,细胞外表有很多的皱褶,微绒毛,少数球形隆起。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 吞噬体,吞饮泡,剩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浆细

7、胞: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偏于一侧,异染色质常呈粗快状,胞质丰富,呈嗜碱性。EM 下胞质内含大量平行的粗面内质网;核旁有兴旺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一般在结缔组织内很少, 在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结缔组织及慢性炎症部位较多。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肥大细胞:细胞较大,圆或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居中; 胞质内布满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等染为紫色。颗粒易溶于紫色,故在切片上难以识别细胞。颗粒内含肝素,组胺, 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受刺激后,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大量释放颗粒内容物,称为脱颗粒,同时细胞还合成白三烯释放。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脂肪细胞:单个或成群

8、存在。胞体大,常成球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含一大脂滴,在 HE 染色的标本中,脂滴被溶解,细胞呈空泡状。脂肪细胞可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维持体温,缓冲,保护,支持,填充作用。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核扁,位于一侧,形似戒指。白细胞:血液中的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6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胶原纤维:数量最多,又名白纤维。弹性纤维:又名黄纤维。网状纤维: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黑色。7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基质蛋白多糖:又称黏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由糖胺多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的聚合体。纤维黏连蛋白:是结缔组织基质中最主要的黏连性糖蛋白。组织液:当组织液的产生和回流失去平衡时,或机体电

9、解质和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时,基质中的组织液含量可增多或削减,导致组织水肿或脱水。8 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9 致密结缔组织分类:规章致密结缔组织,不规章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真皮,硬脑膜以及多数器官的被膜,其特点是粗大的胶原 纤维纵横交织,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构造,抵抗来自不同方向的 应力,弹性组织。10 脂肪组织:主要有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11 脂肪组织分类:黄色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内有一个大的脂滴,故又称单泡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组织:在严寒的刺激下,其脂肪组织内的脂类分解,氧化,产生大量热能。第四章 血

10、液1 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所组成。血细胞占血液总容积的 45%,血浆占 55%。静置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出三层: 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中间的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为红细胞。2 血清: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3 血象: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称血象。4 血浆:相当于细胞外基质,PH7374,其主要成分是水, 占 90%,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脂蛋白,酶,激素,无机盐和多种养分代谢物质。5 简述红细胞的形态构造特点与功能: 1,数量多,双凹圆盘状,直径,75 纳米,外表积大。2,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布满血红蛋白

11、。3,可变形红细胞膜主要成分: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4,膜上有血型抗原,构成 ABO 血型系统,膜裂开,Hb 逸出,溶血。5,结合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6 未成熟的红细胞残留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7 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别颗粒1、有粒白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均含有小的嗜天青颗粒8 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细胞直径 10 到 12 微米。核呈深染的弯曲杆状或分叶状,分叶一般为 2 到 3 叶居多。当机体受严峻细菌感染时,大量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杆状核与 2 叶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假设 4-5 叶核的细

12、胞增多,称核右移,说明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呈及浅的粉红色,内含有很多小的颗粒(浅紫色颗粒、浅红色的特别颗粒)。特颗粒是一种分泌颗粒,内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吞噬素也称防范素,具有杀菌作用。9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一样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10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匀,嗜碱性颗粒属于分泌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颗粒细胞趋化因子;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11 嗜酸性粒细胞:核多为两叶,胞质内布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EM 下,可见颗粒内基质中有长方形结晶体。嗜酸性颗粒有趋化性,其释放的组胺酶能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能灭活三烯

13、,从而抑制过敏反响。嗜酸性颗粒释放的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12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胞质为嗜碱性,呈晴空样蔚蓝色。13 淋巴细胞的分类:胸腺依靠淋巴细胞、骨髓依靠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于骨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第五章 软骨和骨1 软骨:软骨组织+四周软骨膜 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基质软骨是胚胎早期的主要支架成分2 软骨组织(1) 软骨细胞: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类型,包埋在软骨基质中, 所在的腔隙称软骨陷窝。周边、深部细胞形态不同,同源细胞群圆, 圆形核着色浅,核仁清楚,胞质呈弱嗜碱性。EM: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兴旺的高尔基体。

14、(2) 软骨基质: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软骨陷窝处强嗜碱性, 此区域称软骨素,富含硫酸软骨素。3 软骨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软骨除外 外层:多胶原纤维,保护作用。内层:细胞多,有骨祖细胞,血管,淋巴管,神经。4 软骨的类型(1) 透亮软骨胶原纤维(2) 弹性软骨弹性纤维:分布于耳廓、咽喉、会厌等处。(3)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处,有大量平行或穿插排列的胶原纤维束,软骨细胞较小而少,胞质呈弱嗜碱性。5 骨:骨是由骨组织、骨膜、骨髓等构成的坚硬器官,在机体上主要起支持、运动、保护的作用,骨还是机体的钙、磷贮存库。6 骨组织(1) 骨基质:简称骨质,包括有机成分胶原纤维

15、+无定形基质和无机成分骨盐, 含水极少,基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2) 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7 长骨的构造:长骨由骨干和骨骺 HOU构成,外表覆有骨膜和关节软骨,内部为骨髓腔。8 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1) 环骨板:分为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外环骨板厚,由数层或十 多层骨板组成,较整齐的围绕骨干排列。内骨板薄,仅由数层骨板组成,不如外侧环骨板规章。(2) 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心管。(3) 间骨板:是一些外形不规章的平行骨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取残留的局部。(4) 以上三种构造都有黏合线。9 骨骺:主要由骨松质构成,其外表有薄层骨密质,与骨干的密质骨相连续;关节面有关节软骨,为透亮软骨。10 骨膜:骨的内、外外表都覆有结缔组织膜,分别为骨内膜和骨外膜,骨外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为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