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024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选了几本推荐的图书实行了仔细的阅读,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下面仅就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部分做一阐述。在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一书中,讲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但对其自身是重要的,而且教师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书中写到:“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当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20%左右。事实表明,教师心理问题已经严重的、客观的存有着,如果不能尽快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必将危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注重。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情况,谈谈教师的心理健

2、康与教学。一、完善自身人格(一)端正人生价值观,献身教育事业“崇高的师德和准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动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持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点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点,使教师队伍中存有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

3、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水平,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在这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准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标准,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水平,学会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二)塑造良好性格,做到为人师表心理健康是我们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

4、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但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鼓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公正、学会激励、学会赏识、学会呵护;应保持乐观、开朗、热情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你能行!”、“你能够的!”、“你很优秀!”这样看似简单的话,往往能够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长之路。不过,我们也有这样教师,上课时看到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就说:“你可真懒,只要一拿起书就睡觉。”几天后,一个他平时比较喜欢、学习成绩也比较好的女生也打瞌睡了,这位教师看见以后,充满怜惜之

5、情地说:“大家不要惊动她,他一定是昨天晚上看书看得太晚了,同学们可要向他学习,你看她,打瞌睡也还拿着课本呢!”我想,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客观的认知标准,他的课上得再好,也难走进学生的心,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尤其要具有宽容、公正的良好性格。(三)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去寻找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在模仿、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思考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优势,加以创造性使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持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以便从各种渠道

6、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启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二、保持平和心态(一)安贫乐道,准确理解教师职业正如书中提到的,“把学生的顽皮和违纪行为一律看成是本性的顽劣,而不是看成偶尔的过失和成长中的问题;把学生看作能够任由教师随意摆布的附属品,没有把他们看作独立自主的发展体。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教师。在这些错误的认知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潜力、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等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准确的认知,不能认为教师是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工作辛苦费力的角色,而应该以教师这个职业为

7、荣。教师应努力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和压力,树立准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准确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不要把目标理想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二)坚持不懈,准确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合格的人才?现阶段,在就业的压力下,就业率成了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种“就业就是指挥棒”的怪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成功和失败,并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出即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能培养出少数个

8、性特长得到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树立社会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观念,社会对人才有多种需要,学生也有不同的特长。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能力,在动机、兴趣、方法、习惯方面给予重视。”三、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有乐趣相伴,这样他的工作,职业生涯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应有自己的工作乐趣。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越来越难找到这种乐趣了。首先,现在的学生不再那么崇拜我们了。这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因为高校急剧扩张,想读书和不想读书的人都进到大学里来了,他不想读书,你总不能拎他耳朵往里灌吧?!有网络的原因,

9、信息传播太快,我们所讲的,学生也许早就知道了、听说了;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认为好的、必要的,学生并不一定也这样认为;我们的知识如果还很陈旧的话,学生也不喜欢我们。其次,我们与学生接触太少了。我们上课时准时到教室,下课时准时离开,学生离我们或我们离学生既近又远,空间距离可能是近的,但心理距离却是远的,远得拒学生千里之外。不是吗?当你抬手看表时,哪位学生还能不识趣地围着你问东问西。当教师自己都感到自己不被学生需要时,他还有多少职业成就感。因此,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人:对待工作不积极,没有热情,得过且过,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关系淡薄,排斥学生,不和学生接触,为必须

10、和学生交往而烦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师职业自豪感,没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环境、我们工作起来才能顺心顺手,才能安心,并从中体味到工作的乐趣。其次,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难怪有的教师和学生相处默契,永远是校园里

11、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吸引绝不是庸俗的讨好学生。其实,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崇拜你。偶尔当你有一些小缺点时,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甚至“有意思”。 再次,教师的工作大部分是定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是教师工作日的定性工作流程。这些工作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富于紧张。那么,我们就应学会在紧张的工作背后放松,尽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弹性,留下教学以外的时间空间,丰富业余生活,这样也有益提高效益。 最后,教师的工作平凡,惊天动地的业绩很难创造。但我们不能因此心灰意冷,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这时调节自身的成就感就尤为重要了。我们可把一个差生的转化,一次成功的论文交流,一件优秀的课件展示,一次扣人心弦的典型发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访劝学,一届学生的优异成绩看作成功的驿站,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以此收获乐趣。总之,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收获很多,这样的活动应继续开展下去,以后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有用之书,不断的武装自己,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