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9802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中化学与生活苏教版课时训练10蛋白质 维生素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化学精品资料课时训练10蛋白质维生素基础夯实1.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发生性质改变而聚沉的是()K2SO4HCHOMgSO4Hg(NO3)2NH4ClKOHA.B.C.D.解析: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甲醛等可以使蛋白质性质改变而聚沉。答案:A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解析: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仍然溶解,A项不属于化学变化。B项

2、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后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过程。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为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也属于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答案:A3.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A.B.C.D.答案:D4.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A.水果和蔬菜B.鱼肉和猪肉C.鸡蛋和鸭蛋D.糟米和肝脏解析:坏血病患者缺乏维生素C,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较多。答案:A5.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2200071)A.维生素都极易溶于水B.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C.服用维生素越多,对人体越有

3、好处D.牙齿发黄、掉渣是因为缺少维生素解析: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A项错误;坏血病的病因是血管内壁的胶原蛋白难以形成,所以容易出血,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所以能防治坏血病,故B项正确;维生素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维生素A摄入过多将会引起中毒,症状为食欲减退、头痛、视力模糊等,故C项错误;牙齿发黄、掉渣是氟元素缺乏引起的,并非缺少维生素,故D项错误。答案:B6.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需求,下列关于食品和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类需要的蛋白质都可以由鸡蛋提供,多吃有益B.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为了减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即

4、可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人每天食用量不能超过200 gD.要促进身体健康,各种饮食必须合理搭配解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要由多种食物提供,但并非多吃有益,A错。每天只吃水果、蔬菜会造成营养缺乏,B错。成人每天对谷类的摄入量在300500 g之间,C错。饮食合理搭配,可使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D对。答案:D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经加聚反应生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浓的烧碱溶液能使蛋白质盐析,加水时,析出的蛋白质又会溶解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蛋白质只能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解析:氨基酸缩聚形成蛋白质,故A项错误。强碱会使蛋白

5、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答案:C8.已知维生素A1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示出来。关于它的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52200072)A.维生素A1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1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1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D.1 mol维生素A1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由键线式的书写原则,结合结构简式即可求出C、H原子个数,从而确定分子式为C20H30O。由该有机物的烃基占整个分子的比例很大可以推测,该有机物不易溶于水,由键线

6、式的写法可知异戊二烯可表示为,故可知维生素A1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由维生素A1中数目可知1 mol维生素A1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能力提升1.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品名配料鲜鸡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油、奶粉、食盐、柠檬汁等保质期240天生产日期标于包装袋封口上(1)富含蛋白质的是。(2)富含糖类的是。(3)富含油脂的是。(4)富含维生素的是。解析:鲜鸡蛋、奶粉富含蛋白质,精面粉、白砂糖富含糖类,精炼植物油、奶油富含油脂,柠檬汁富含维生素。答案:(1)鲜鸡蛋(或奶粉)(2)精面粉(或白砂糖)(3)精

7、炼植物油(或奶油)(4)柠檬汁2.(1)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含有、四种元素,常含有元素。(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通式为。(3)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继续加水时,沉淀会,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4)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性质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作用叫做,继续加水时,恢复为原蛋白质。答案:(1)CHONS、P(2)(3)盐析溶解(4)变性不能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8、(导学号52200073)(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方案: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方案:(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4)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食盐C.碳酸氢钠D.硫酸铜解析: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可通过酸具有的通性进行检验,如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方案中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也可以利用维生素C与

9、NaOH发生中和反应,通过无色酚酞溶液的颜色变化来进行判断。答案:(2)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方案: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方案: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片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加入维生素C片后变无色(4)AC4.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1左右。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1)测

10、定目的:测定品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C含量(2)测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2I-(3)实验用品及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指示剂(填名称),浓度为7.5010-3 mo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 (4)实验过程: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打开橙汁包装,用(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 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5)数据记录与处理。(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填数据)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 mL,则此橙

11、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mgL-1。(6)问题讨论:滴定过程中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答:。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填编号)纯天然橙汁。A.是B.可能是C.不是制造商可能采取的做法是。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B.橙汁已被浓缩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对上述做法,你的意见是。A.同意B.不同意C.调查后再作结论答案:(3)淀粉溶液(4)酸式滴定管玻璃球锥形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5)表格如下: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碘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实际体积平均值12990(6)不能剧烈摇动锥形瓶。因为若剧烈摇动,会增大溶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维生素C被氧化,影响测定结果C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