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9569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诗歌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一、链接高考、模考1、2019年全国卷一: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评价诗歌)(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描写画面)(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诗人赏画)(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画面,诗人感受)(2)诗的尾联

2、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2、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王安石北宋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堕洲渚。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注】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翳:遮掩。(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首咏画诗中,作者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流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诗人对画作的评价、感情)(B诗的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观画时的节令和环境:天气炎热,云气蒸腾,溽暑难消。诗人赏画)(C这幅面作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黄白映衬,色彩鲜明,意境雄浑。描述画面

3、)(D这幅画作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作者对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诗人感受)(2)本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二、掌握必备知识1、什么是题画诗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一言以蔽之,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

4、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大致有三种:一、化静为动,二、变无为有,三、借题发挥。2、类型及赏析策略(1)化静为动类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如2006年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

5、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变无为有类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如2008年宁夏卷高考题: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

6、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3)借题发挥类诗歌就是来抒发思想情感的,当然,题画诗也不例外。不否认有个别题画诗的作者悟透了画作的意蕴,用诗歌来表达画作的思想情感。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例:阅读下面一首题画咏物诗,思考: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白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

7、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三、鉴赏策略1、化静为动类: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更具生命力,使画面富有动感,生动有趣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2、变无为有类: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那些是画外之景。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了想象手法,使画面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3、借题发挥类:在鉴赏题画诗时,不能单纯的把诗歌理解为写景诗或状物诗,不同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

8、向,如梅之冷艳高雅、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一定要体味诗人借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题画诗或谈论画作的艺术造诣,或咏叹画面的意蕴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四、巩固练习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

9、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其四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

10、,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6.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7.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