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933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一 _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期备课一、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德育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2. 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

2、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4.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5.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3、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

4、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

5、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2、热爱劳动,做事认真,有耐心,有毅力。 3、独立、安全地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4、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教学难点: 教

6、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8课时;(9月5日10月15日) 第二单元:8课时;(10月16日11月15日)第三单元:8课时。(11月16日12月17日)第四单元:8课时 (12月18日1月17日)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

7、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七、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八、课题研究内容农村小学语数课堂教学德育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九、本学期业务学习内容及其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一)业务学习:(二)教学活动安排12.14 上2

8、十四、思品专题研讨在品德教学中,课前体验活动德育渗透的策略12.19 上2十五、思品教研活动在品德教学中,课前体验活动德育渗透的策略 _第 一单 元 教 学 计 划教学内容: 我是小学生啦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开开心心上学去”为主题,共设计编排了“我是小学生啦”“拉拉手,交朋友”“我认识您了”“上学路上”四个课题,其中包含“上学啦,真高兴”“爱新书,爱书包”“我的好伙伴”“网到一个新朋友”“好友大搜索”“认识你真好”“我的老师”“该请谁来帮帮我”“这样做对吗”“不同的上学路”“这样安全吗”“路上的温暖”“交通信号要知道”等不同框题,选取儿童熟悉、感兴趣的题材,使学生在学习时倍感亲切、

9、真实,还设计了很多操作性强、趣味浓厚的活动。二、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懂礼貌守秩序等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伤害。2.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习使用 观察 交流学习方法与人交往,分享学校生活的快乐。3学习使用 观察 交流学习方法与人交往,分享学校生活的快乐。三、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人交往,热爱校园生活。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单元生活化的图像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生活环境中,感受诚信友爱的意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探究性和创新性。五、课时安排: 课时:9课时 第一单元_备课 教学内容

10、_ 开开心心上学去 课型: _新授_ 时间:2017_年_9 _月_6 _日 一、教学内容:开开心心上学去二、教学目标:1、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校生活,克服不良情绪。2、爱惜学习用品,珍惜学习生活。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四、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游戏法,比较法,感受法学习,感受上学的快乐。五、学法: 观察法,交流法六、教法: 比较法 引导法七、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改 课 建 议导课一、 导入。1、师自我介绍。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

11、介绍的机会。)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二、体会学校生活 工人做工,农民种田,解

12、放军保卫祖国。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工作。(放录像,解放军边防站岗,工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录像。)我们是小学生,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我们来到新学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小组间互相交流然后把未来自己的形象画出来。画完之后,全班互相展示。选出好的作品到前边展示并贴在展板上。三、 总结全文。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板书设计:1、 开开心心上学去一、1.可以先放动画,让学生说说上学和上幼儿园的不同。二、1.先让学生说说上学前怎样向妈妈告别,遇到不认识的同学怎么办。三、让我们以我们都喜欢的歌曲来结束我们的第一节

13、课。(电脑放录音同时配有动画上学歌)同学们跟着学唱。 第一单元_备课 教学内容_ 拉拉手,交朋友 课型: _新授_ 时间:2017_年_9 _月_12_日 教学内容: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展现自我的能力。2、 以学生最熟悉的找朋友这首歌为主题曲,通过组织学生说话、唱歌、跳舞、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会怎样跟同学、朋友相处,知道怎样交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重难点: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措施:学法:观察法,交流法教法:比较法 引导法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挂图 (2)视频 2、学生准备 收集与礼仪有关的照

14、片资料教 学 过 程个 人 改 课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2、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好伙伴,他们是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和创创鼠,听说你们上学了,他们也想和大家成为新朋友。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大家欢迎!(4个学生戴着头饰上场,作自我介绍,向各小组问好)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们看我多健康,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乐乐猴: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非常快乐,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爱爱鸽:大家好!我是爱爱鸽,我很有爱心,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创创鼠:大家好!我是创创鼠,我很爱动脑筋,也喜欢搞创造,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同学们分别说一说4个小动物的名字,和小动物们问好。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倪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