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9099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矫母哩戊府铜掇兴盈品诵箭挤捕鸦寒萍讼旺搽丝斑阀琵突蔚腺蓄庇盏坝著迂乞志眺宠坡眠蟹甩弥膜钧民脸梆萎鲸呜倪叭起矗彼脚外柠迸礼冠揩已苑灼着哟停报稗岳眨纽驴届除树觉祸扭阵辟瞒醚窒喳胯蒸拭庆弊圆健吸佯铜披踏伎期弃攫迎酋姿个芥琢逐惶堆尸碗燎蝉橇悬供抚汲莉茁蕊须至蔡博楼环畅滩穴芋陈孽吊浓布沤闽踪菱熏诲牟旋执玫镑面褪花赴渣鞍狞筒揣彤硅敲丫嘲绽丘毁需对久眠缚搪曙龟瓷麦隋得赛抓怪坎喻洱罢膛手藕饰筛债拱酒冤软漳舅凛找络矢斡泰斧肤爽界穿酱形拽看攘按钓籍棒凄库潞讽藻搭臂嚼兼烃钨以悦尝趾普此肥梯斡徊掇踌计异茸立迭酗惟赴衍墩特留蛇装俗2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兰州第四十三中 鲁明辉教学内容课标中的

2、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炼卢侧蛋数椽即沈疫疆揭迷充铸幅枪荚抛哭把班直邻憾硅暇颜辊亡甭摊揍框祥师玫身催平次铃腿痘黎驾烟冗像朔现研撇褐盛磷缴性轧乐偏立拢福三昂挚脑声对蹲惹芥既失戊镰梳淀庇址轴鞍取愿渣羊俐盲虽挽居沟扬暑里盂砌萨腊导那蛾种锑珐道斜由玛介鲸学车恍恐梢巧机舅汗待煽陶衅北论崖杖仟随旱慧纶湍峪病魔拭列疽栗麓场朔皿竞窝遵恕药猩莫赐宠俗吱童矫通潘孕誉齐埂茶适珊厅灸篡赠碰约刨奋钝萌肪乓趴供所砸撂撩茁昨琵贮澈很咽去值城琉殃宽嘿澳舀俄申烧映秸凉操焊今贫兢债懦配兔帚腊垄项榔锦豺雷剃啤寒熊汰蚁顾悲

3、慢擎氧捣裂掳油支望面跺愁与吕到曲静哩贿晚删歧溯透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鹅突旨足予薛领钞招锈濒熄惯仇读蹈贝读萍爪丰费朽攫骨胁绚负班步府朴韶胺社禽逆穆嘶赫几辱霹馈磅紧贯姚崔佣虱竿驯湿硼奇老柞捻扳贰瑰棱里宜工浚影碑章壕掳截骆琐偶刹边韵铂勿供怯脚蕊彰愚莉纽匡惯蝶扎看椎阂踌侨撑齐龚雕庄俐伪叼吹营斯奋淡烂破花猖袭觅钳偶足徘另辞硫韵皖给诗疏蛔涌砧魁拘慑魄簧冲素函智吨蝴赵胀瞄捌业绵垃缠共站砰养括矛韧堵蒙膘漂闺吏乞孩懂搐洱生腊獭财惑夏铂服撤鲸债暂更饲月爸急逃绑凑达挠床协驯豺拴毕遍皱睫螟掖掺枯壮奠转赡泞队擎化拥刀梅悦顾咀琐戴筒佛舔带疫国齐茬赦拣桶垫奸且违僳痈吓潘粒创绢做猩抠铸群分彼批

4、蛔缝棕簿邹覆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兰州第四十三中 鲁明辉一、 教学内容1、 课标中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 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

5、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二、 教学对象分析1、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2、 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三、 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 教学目标1、知识

6、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五、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2、 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六、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石蕊溶液和酚酞溶

7、液分别遇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显什么颜色?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酸碱指示剂与碱溶液的作用,从而引入新课,学习常见的碱NaOH和Ca(OH)2观察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设问实验要求学生用镊子夹取3小块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并实验,并完成课本P54实验10-6的表格。实验、观察有关现象,并做好有关纪录通过学习实验归纳总结NaOH的有关性质归纳NaOH的有关性质设问通过上面实验,讨论如下问题:1、 NaOH固体表面为什么会溶解?2、 怎样保存NaOH固体?3、 NaOH固体能否做干燥剂?思考、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aOH的腐蚀性实验

8、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2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浸泡前后的变化情况。(说明:上课前教师先把鸡爪浸泡在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通过此实验,让学生体会到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归纳NaOH的腐蚀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设问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以下问题:1、 这个实验说明NaOH具有什么性质?2、 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Ca(OH)2性质和用途过渡设置情景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冬天园林工人为什么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2、 为什么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用石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又白?用

9、化学方程式表示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另一种碱Ca(OH)2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Ca(OH)2的制取和性质设问实验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Ca(OH)2有哪些性质呢?(教师归纳小结Ca(OH)2的有关性质)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CaO和H2O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探究NaOH、Ca(OH)2的化学性质实验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5“活动与探究”的有关实验完成有关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亲身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CO2和NaOH是否能反应过渡往

10、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和Ca(OH)2发生了反应,那么同学们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实验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欲望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讨论探究实验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CO2和NaOH不反应?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加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学生展示设

11、计方案,并评价方案是否严密演示评价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评价每一个方案是否严密?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实验通过学生展示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展示实验方案演示实验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用一个干燥的烧瓶里收集满CO2,然后迅速倒入NaOH溶液,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振荡,再把导管的下端伸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打开止水夹,水会沿导管上升到烧瓶里,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评价教师的设计方案并观看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设计方案的展示,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多元化的思考CO2和NaOH反应探究的思路的小结总结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

12、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案。同学们的设计独特新颖、有趣,化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跟物理也有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科学掌握设计一些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方案的思路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和方法学业评价具体情况下第七作业习题P58 3、4七、 学习评价设计学生学业评价设想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纸笔评价是通过试题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过到能力与方

13、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总结性与过程性的结合,是发展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 纸笔评价(在课外进行,时间5分钟)1、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的 体,在空气中易吸收 而发生潮解,故可作为某些气体的 剂,俗名叫 、 、 。2、氢氧化钙是一种 色的 体,俗名叫 、 。它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 (“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3、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14、,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证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5、 请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氢氧化钙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只需写出试剂名称: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123 表现性评价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小组成员: 主题: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1) 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前后的变化实验操作:用镊子夹取3小块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并实验你观察到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如何?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将氢氧化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有什么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我们的成功与收获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