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868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

2、,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

3、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

4、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

5、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

6、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4

7、)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结束此次调查,笔者由衷的希望我省的旅游业能突飞猛进,成为全省不可缺少的经济支柱!成为全省第一经济支柱!旅游业的明天是辉煌的、灿烂的、生机勃勃的!1在百度搜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 -材料学院2004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根据团中央、团市委的统一安排,校团委统一部署,重庆工学院材料学院2004年7月中旬赴九龙坡区华岩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以“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积极开展活动面广、影响深远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

8、“三下乡”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学生科研助手、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了19人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科技服务队。采用宣传报告会、文艺演出、义务培训、图片展览、社会调查等方式,联系当地实际,在火热的七月,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去谱写当代大学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篇!本次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科技服务社会,真正做到“青春奉献社会,激情燃烧华岩!” 一、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 (一) 精心部署,全面策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页 为确保我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材料学院党政领

9、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成立了材料学院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院党总支书记曾宪军老师任组长,团总支书记蹇福阔老师任副组长,学办龙军峰老师、张微老师任带队老师。领导小组下设新闻报道组、宣传组、后勤组、科技服务组,各组组员为学生科研助手、学生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材料服务队于7月10日出发奔赴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此次材料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以“三农”问题以及小城镇化建设为主题。 7月5日下午,材料服务队全体成员召开服务队成立大会,对活动前期准备的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为我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月8日,我院再次召开2004暑期“三下乡”筹备大会,制定了有关实践活动的详细

10、计划,从科技支农、文化服务、环保宣传、社会调查、文艺下乡、企业挂职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 (二) 蓬勃发展中的民营企业企业篇 深入华岩镇民营企业调研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建设”、“企业发展前景”是我们企业调研的主题。为了真正做到科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充分利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发挥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在当地开展切实可行的企业服务活动和科技知识培训。在“华龙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开展有关“华岩企业现状与前景”的座谈交流会

11、;(此次座谈交流会已被7月15日重庆青年报所报道 )在“重庆茂诠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华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我们与他们进行了理论交流与技术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深入开展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让科学知识成为载体,形成辐射效应。 (三) 关注“三农”在华岩宣传篇 “三农”问题以及小城镇化建设是我院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题。我们举行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包括向广大群众发送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开展有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问卷调查以及向广大群众介绍

12、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等。我们的青年志愿者耐心的向华岩的父老乡亲宣传“三农”政策,并认真热情的为咨询的乡亲们解疑。同时,问卷调查也是我们此次宣传活动的重要调查数据,所以每一个志愿者都认真的做着调查,细心的给父老乡亲们讲解及记录调查结果。在火热的七月,点燃了灿烂的华岩之夏。此次关注“三农”宣传活动,掀开了我院“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新篇章。而我院的关注“三农”大型户外宣传活动的新闻稿已被中国共青网收录。 (四)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城镇建设篇 “农村城镇化建设”调研活动是我院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我们的青年志愿者深入华岩镇城镇化建设的典范西山村和共和村,不但与村委会部分成员及部

13、分村民代表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座谈交流会,深入了解“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实际执行情况,而且走访农户,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深入调查,发现“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细致分析,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法。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共完成了多篇有关“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可持续性发展”、“如何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农转非问题”等主题的调查报告和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优势,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热情。 (五) 尽重工你我之力 谱华岩环保新篇环保篇&文艺下乡篇 从我校创建的“共青林”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环保活动,环保始

14、终是我们实践活动的一大主题。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来到华岩镇污染较为严重的磨滩河,浑浊又带着异味的河水使我们深感环保任务的艰巨。但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却全然不顾清理工作的艰巨。但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却全然不顾清理工作的艰辛,全身心的投入“战斗”,同时,我们对磨滩河进行实地考察,采集了水样,也拍摄了图片资料,获取了水资源污染的第一手资料。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携手努力让青山永驻,绿水常流。 二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特点 1、 科技下乡 主题鲜明 “三下乡”社会实践以“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以与农民切实相关的“三农”问题及城镇化建设为主题,以科技服务

15、普及等为手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科技下乡,主题鲜明,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优势,真正做到“青春奉献社会,激情燃烧华岩”! 2 、宣传到位 社会影响力强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宣传由服务队的新闻报道组负责,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我们共办了6期实践快讯,编发了30余篇实践体会和新闻稿件,向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报、重庆青年报等多家机关和新闻单位寄发了宣传资料和活动快讯,同时还通过email等方式传递实践相关信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庆青年报、中国共青网、华岩镇地方媒体及“论文在线”网站对我院“三下乡”实践或送给予了相关报道,同时,我院多篇调研报告及论文被“论文在线”网采用

16、,使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 、在实践中不断成才素质教育的优秀典范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典范,不但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情,也切实培养我们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实现社会实践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4 、文艺下乡点燃华岩之夏 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华岩父老乡亲带去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从节目策划到节目排练,再到节目的最后上演,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始终全心投入,我们只能在宣传与调研活动之余排练,华岩的七月酷热难耐,但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心去排,用心去练。7月13日晚,我们为华岩父老乡亲带去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华岩的父老乡亲也还给我们一个热情似火的华岩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