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门正道》读后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8348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旁门正道》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旁门正道》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旁门正道》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旁门正道读后感(曾勇)拿到书第一感觉,书名取得好,正道就在旁门。感觉封面那小蜜蜂,就是我自己,在教学改革的院落里“望见窗外的鲜花,在窗户玻璃上嗡嗡乱撞,却不知旁边的窗户才是开着的”再浏览目录,觉得很有意思,毅然读下去。说到读这本书,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我这正在参加培训,培训的教室是在楼顶,教室外有一些同快餐店里一样的桌椅,早晨那里空气特别好。我一般早上去得早,就喜欢坐在那里看看书,感觉非常惬意。一拿到这本书,我充满了好奇,就替换了之前随身带去的书,可是没有读几页,就被一起培训的另一个老师看到了,拿去浏览,没想到她一看就爱不释手,看她这样,我同意她带回去看两天,我想到暑期里有时间慢慢看,慢慢品。

2、可是,事情不凑巧,培训情况有所变动,我再没有碰上这位老师,也就没有拿回这本书。可是,我也渴望读。回到家里,暑假开始了,闲暇的日子更让我思念这本书,想去给学校的老师们借呢,又想到大家都有阅读任务,思来想去始终没有给 任何一个老师开口。突然想到书是放假才到的,可能有老师没有来得及领取,去门卫一看,果真如此,高兴的拿了一本,并告诉门卫,如果有人领取,书不够,就给我打电话。之所以要谈这个插曲的原因,是想说暑期已经过半了,有的老师的书依然躺在门卫的桌子上。徜徉在旁门正道里,感慨:学着多一点幽默,让听者陶醉;多一点大白话,让听者轻松;多一点细致,让听者感动。你看旁门正道,就如同听到作者的课,轻松、愉快又不

3、失思考。书中呈现了作者大量的教育教学观点,观点阐释平实无华,我想这样的大白话,非教育人都听得懂,也正是这些大白话让人深思,发人深省。作者也有心,还专门为这些大白话设置了一道道蓝色的框,我想:这一道道蓝色的框不就是那道“旁门”吗?不知道老师们阅读中有没有觉察到。书中不乏许多有趣的事例,比如:美国小学老师讲授猫的知识;让学生尝尿的课例;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守册的对比;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故事;狗与骨头的故事让读者明白了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书可以这样教,教育可以这样做做偷懒的老师,谁都会,现实中也存在。有的人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成长,不关心;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发展,不在乎。像这样的偷懒老师估计没有人欢迎

4、。可是书中提到的那个偷懒的老师,不备课,不批改作业。不光学生欢迎,同仁羡慕,领导还欣赏。仔细分析来,通俗的说,他是叫偷懒,可是只要我们稍稍捋捋他的做法,想想他做法背后的理念,我们不难发现,他完全是从学生出发,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给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做法不谋而合。一个例子不为奇,两个、三个都这样,既有中学的,也有小学的,其中必然有规可寻。反思自己,有种种借口,说一千道一万,都是担心,担心学生学不会,做不来。因此,就算眼看自己快累死,眼看学生成绩毫无长进,甚至明显后退,也要做那个“负责任”的老师,也要“负责任”的担心,担心的过程是不给学生减负,也不给自己减负,

5、大家就那样较劲地扛着。担心的结果是教师精神状态不佳,抵抗力下降,学生不写作业的越来越多,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哎伤感呀!现在,我们来想想怎样做那个偷懒又受欢迎的老师。一改变备课。扼杀以前抄教案、借教案的形式,改备课思路:从关注老师教什么,怎么教?转为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改备课形式:从写教师问什么,怎么问?转为写学生活动什么,怎么活动?书中有备课范例,我们可以借鉴。二改变上课。改变老师问个不停的习惯,改变老师不给学生充分自学时间的习惯,改变老师代替学生说话的习惯。根据教案预设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冲过知识关和能力关。而在这期间,老师做好自己的引路人,做好思维的引领,思想的引领。书中有教学片

6、段,我们可以借鉴。三改变作业。改变老师偷懒的习惯,在这个方面许多人都很偷懒,懒得自己去设计作业,借别人的脑袋做自己的事情,结果是大脑与四肢严重不协调。往往是拿到一本别人编的练习册,照单全收,让学生从头做到尾,而且多数时候还是学生带回家去做的,学生做不起就逼家长。你想,别人怎么知道你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乐观一点,相信他的这本练习册会调查周边学生情况而编。说得不好听一点,说不定一本练习册就是办公室理论,甚至嫁接而成都有可能。值得把学生、家长和你都交给他吗?因此,大力倡导老师们自己编学生作业,你的学生你做主。书中有作业介绍,我们可以借鉴。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在此我必须得聊聊。“激励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皮革马利翁效应,还是罗森塔尔效应,还是作者自身成长的例子,无一不告诉我们“欣赏”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总之,旁门正道在手,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思维角度,改变一下视角,说不定你就找到了旁门正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