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82477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摘 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实行教育公平、资源共享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上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者,对每一个初中生都提出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要求。由于社会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在农村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有着诸多制约因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几点对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看法。【关键词】信息教学 任务驱动合作 地处边远偏僻的农村,学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信息技术的学习无形中就增加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自从国家给我校配备了三十台电脑后,我们学校就开通了宽带网络,使学生能上好信息课成为一种可能,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同于语、数、英等传

2、统学科,它的知识更新快,技术含量高,动手实践要求强。一、抓好基础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1、学习任务的指导。第堂信息技术课要向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这样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注意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2、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基础。3、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

3、学要提纲挈领。如:键盘与指法教学,强调指法训练三要点:(1)基准位置(2)手指分工(3)击键要领;再如Windows教学,要对窗口、对话框,按钮、菜单、列表框、编辑框、选项卡等部件逐一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所有的界面显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 4、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抓好应用教学。 尽量让学生接触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但也是最简单、最易用)的操作环境,如微软的Windows XP,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现有教材大都注重基础教学,应用教学方面较弱。要做好应用教学须

4、有好的课堂设计,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环境信息设施情况,另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学习工作的社会实际。三、与其他学科共发展。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材图文并茂、实用价值高,有些知识用粉笔和黑板根本无法讲解,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另外,不能按“教师教,学生做”的传统模式教这门课。“计算机是玩出来的”,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突出了这门课的特点实践性强。 2、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计算机学科要学的知识特别多,知识更新快,学生们在极短时间内掌握那么多内容确实很难。因此,要充分利用这门课的特征,将计算机应用到各门学科中。四、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质量。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教育

5、成功与否的标志。中学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强等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产生良好作用。1、转变观念。计算机的发展很快,内容繁多,要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就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哲学能力。如上课时,只告诉学生一些常用按钮的使用,然后详细讲解帮助菜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内容时就可以自己利用帮助菜单或帮助按钮自学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应该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发展动态,利用一些废旧的电脑配件,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装机,引导学生自学一些计算机语言去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定期组织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很大作用

6、。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2、“任务驱动”法教学。现行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完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必要受教材限制,要源于教材面高于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明确每节课的任务,设置范例,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时,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如在讲授 word时,老师课前用word制作几张贺卡。上课时,先让同学看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亲手体验一下?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

7、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地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学习情境,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3、“任务性”上机。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很多电脑知识都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完成上机任务后,可以适当让学生学点儿其他内容,甚至可以让他们玩一些益智游戏,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上机结束后必须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在上机时认真操作,而且通过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合作教学。首先,师生之间要配合默契。洋思、杜郎口等一些名牌学校都实行讨论式的合作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必须

8、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讨论,达到“合作”的目的。一些简单的章节或复习课可以让学生讲,这样容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也能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疏漏。教师上课时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而不要总是自己先讲或提问单个学生,这样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不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备课,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讲课比赛,但是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其次,各校教师之间还可以利用Internet互相沟通。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1、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教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融于课件中,这是教学的重要环

9、节。在制作课件上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将其设计得过于艺术化,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只是个帮助教学的工具,它必须为教学服务,只要能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利于讲解就可以了。2、课上交流。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上课时教师看多媒体电脑的显示屏,学生看投影屏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明显减少。怎样保证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呢?教师要多走下讲台多辅导,善于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及对学生的提问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不能全靠课件上的内容讲解。只有熟练掌握教材,多与学生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六、发挥网络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仅靠课堂传授知识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学会自己获得最前沿

10、、最有价值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会上网,对目前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很困难。学校可以让一名专职教师定期从网上下载一些对学生有用的内容,然后进行组织。导入机房局域网中,这样不仅节省资金还能避免Internet中有害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将对学生有益的资料、通知、作业及解答等制作成网页,通过局域网发布,达到共享的目的。条件好的学校大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这样可以在教室中点播校园网服务器上的各种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建立电子阅览室,让师生都能在网上备课和学习;校园网对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起到很大作用,教师可以看到其他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然后加以借鉴和利用;学生可以通过BBS向老师和同

11、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的网上交流对形成了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七、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能做到人手一机,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最好都能上因特网,由于理想环境投资较大,非一般学校能够负担得起。在机房建设方面最好采取与自身承受能力折中的方案。上不了网可暂时不上,做不到人手一机,可以多人一机。最好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新上的机房大多具有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使教师演示与学生时间比例控在1:3到1:5之间。教师注意利用实例作品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文章,图片等等)。教师最好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

12、站,将教案与课件做成网页形式,利用局域网,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机房维护管理要有专项资金保障,些教师认为机房建好就可以了,后续资金不必要,实际上,机房的正常运行及效率提高离不开后续资金投入,自然的设备损耗品。如:键盘鼠标,需要更替,设备升级需要资金,新的软硬购置也要花费,机房维护得好设备运行正常率高,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才有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信息技术咨询信箱,开办橱窗“信息技术园地”,不定期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举行电脑制作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八、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质量 1、领会“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13、知识及技术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2、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说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

14、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解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为此,教学设计当中要能考虑到上述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