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7779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至三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至三章一、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至三章“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第一至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形式与内容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在工作中防止“过”与“不及”的关键在

2、于( A )A把握事物的度B确定事物的量C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 )A是否正确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A )A相对性 B阶级性C主观性 D绝对性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 D社会意识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C)A人与自然的关系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

3、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相互之间的政治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

4、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以上是荀子劝学的节选部分,请回答:(1)这段文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分析说明该原理。(2)这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参考答案:(1)体现了唯物辩证法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展就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2)这段文字的启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正因为如此,人们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何种工作,都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只有勤奋地工作,脚踏实地苦干,才能为质变的到来准备条件。另一方面,坏的事变也是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细小的努力都没段,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质变。一切质变都必须经过量的准备,没有一定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质变。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广阔的道路和前景。所以要学会在适时改革、加以改变,为新的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