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71321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美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目录1.量化统计与分析1.1统计量化1.1.1前期数据表(.11.26日截止)1.1.2后期数据表(.12.29日截止)后期比前期的提高倍率1.2分析评价1.3量化评价的结论2.质的描述与分析2.1实况记录原生态作业的发现与引领研修日志和学科论坛研修主题的泛化班级简报失效2.2分析评价3.参考建议3.1专家团队培训辅导教师3.2美术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的落实狠抓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及其记录辅导老师及时补充农村美术教育相关的网站资源注释:1.量化统计与分析1.1统计量化该项数据没有按照严格的统计标准运用spss软件和卡方计算,仅仅是呈现完成度和辅导比例两类比例,通过11

2、月与12月两个时段的对比,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总结其效度的提高。前期数据表(.11.26日截止)执行者学 员(5个班,456人,班主任14人)辅导教师(5人)分析项目作业项目提交数(篇)完成度辅导项目总数(篇)完成度完成作业24052.63%批改/推荐作业总数2/00.83%学科论坛研讨(包括思考与活动、确定研修主题)1026略发帖/回帖总数3/202.24%研修日志762167%日志文章/评论、推荐总数0/151.97%教学设计与反思15433.77%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总数10.64%研修成果10322.58%批改/推荐主题研修成果总数15/014.56%均 数315不计学科论坛研讨69%均

3、数113.4%学科简报0班级简报总数5略后期数据表(.12.29日截止)执行者学 员(5个班,456人,班主任14人)辅导教师(5人)分析项目作业项目提交数(篇)完成度辅导项目总数(篇)完成度完成作业964211%批改/推荐作业总数576/5165%学科论坛研讨(包括思考与活动、确定研修主题)3351略发帖/回帖总数19/785.22%研修日志2044448%日志文章/评论、推荐总数1/1005%教学设计与反思473103%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总数4511.5%研修成果39185.7%批改/推荐主题研修成果总数117/932.22%均 数968不计学科论坛研讨212%均 数21121.8%学科简

4、报0班级简报总数14略前后对比的提高倍率表执行者学 员(5个班,456人,班主任14人)辅导教师(5人)分析项目作业项目提高倍率辅导项目提高倍率完成作业4批改/推荐作业总数313学科论坛研讨(包括思考与活动、确定研修主题)3.26发帖/回帖总数4.2研修日志2.68日志文章/评论、推荐总数6.73教学设计与反思3.05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总数45研修成果3.79批改/推荐主题研修成果总数8.4均 数3.07均 数19注:完成度单项提交数总人数456 辅导比例单项辅导项目的总篇数单项提交数 学员均数4项作业总数4(因学科论坛研讨灌水现象较严重,不计数) 辅导教师均数5个辅导项目5 提高倍率后期提交

5、数前期提交数1.2分析评价我们应该知道规范研修流程如下:课程学习完成作业思考与活动(学科论坛)确定研修主题(学科论坛)开展主题研修(日志)教学设计、实践与反思研修成果发布教育叙事学科简报。按照统计结果的6个作业流程的先后关系,学习成果应该是逐层拓展和深化,就像上游水量大,则下游水资源也充盈。从学员提交数和教师辅导数两项进行纵向统计,可发现以下规律:其一,学员的作业完成度较高。学员们完成5项作业的前期均数是69%,后期均数是212%,一个月之间翻了3倍(学科论坛研讨的数量不计入是因为其内容不具有作业的性质,一句话的灌水回帖比例占绝大数量)完成第一项作业的人数前期是52.63,后期是211%,提高

6、了4倍;学科论坛部分,看似热闹,帖子数量超过了总人数,但是,根据第二部分“质的描述与分析”可了解学科论坛发帖内容的偏题、抄袭、灌水现象极其严重,很难找到学员真实的教学记录。其回帖的质量均较低,精华帖的数量为0,因此不计入统计内容。所以,根本谈不上完成度,在以上统计表中的均数项就忽略不计。研修日志的完成度前期为167%,后期为448%,提高2.68倍;同前期相比,低质、重复等应付状态有很大改进。完成教学设计的人数前期是33.77%,后期是103%,增加了3.05倍;完成研修成果的人数前期是22.58%,后期是85.7%,增加了3.79倍。因为成果是最终积累的体现,难度较高,有这个数量已经不错了,

7、在各省中仅次于吉林省。这说明班主任尤其学员所在学校的组织工作是有效的。总而言之,提高倍率的均数是3.07倍。其中,提高倍率最大的是第一项“完成作业”,最小的是第三项“研修日志”,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组织工作较好,学员积极性较高,但作为一线教师,并未普遍养成坚持写日志的好习惯。尤其可喜的是,从至的纵向数据可看出基本呈稳步递增趋势,这个顺序也是学员的作业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进度,这说明学员的学习普遍有效,作业成果逐渐深化。其二,辅导教师完成5项作业辅导工作在前期不太合格,完成度仅仅是3.4%,即还有96%的已经发布作业的学员得不到辅导,但是后期有很大提高,均数的倍率为19。批改、推荐作业数先后倍

8、率为313,说明辅导教师的工作很到位。指导学科论坛研讨(包括思考与活动、确定研修主题)的倍率为4.2,辅导教师在此处的功能主要是激活气氛、鼓励发帖,适当引领话题方向。指导发表、评论、推荐日志、文章的倍率为6.73。指导辅导教学设计与反思总数的倍率为45。指导研修成果的提高倍率为8.4。这说明,由于良好的组织工作保证了较高的完成度,所以有一定数量有价值的成果可供批改。与前一段落末尾的总结相对应,学员的作业成果深化也体现在辅导教师的倍率提高,尤其是第、项的持续递增说明作业质量在持续提高,有足够的学员文章可供辅导教师评论与推荐。其三,把学员与辅导教师的提高倍率对比,可发现以下现象:完成作业的提高倍率

9、,辅导教师比学员高得多(313:4),这说明辅导教师严格把住了第一关,秉持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做法,对学员们基础较薄的学情非常重视。学科论坛研讨(包括思考与活动、确定研修主题)的提高倍率,相差不多。研修日志的提高倍率,辅导教师比学员多2.5倍。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提高倍率,辅导教师多了15倍。研修成果的提高倍率也多了两倍。均数多了6倍有余。由此可知,辅导教师的工作是走在学员前面的,进入角色较快,越来越充分发挥了指导作用。基于“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有课堂实践和反思再实践的环节,也就有实践探索经验可供交流,由此推论,本阶段的学习是有一定效果的,成长是可见的。1.3量化评价的结论第一,由于

10、该省行政部门及学员所在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的组织工作也较好,学员的5项作业完成度都较好。例如,互动特征较强的两项作业研修学科论坛和研修日志的发帖率和回帖率都很高,尤其是研修日志的完成度高,这犹如水涨船高,保证了后续的难度较高的教学设计及研修成果的完成度。第二,辅导教师完成5项作业辅导工作还有待加强,后期的完成度均数还只有21.8%。第三,教师之间缺乏协作学习。每个栏目都有班级推荐项目,但是除了研修日志有15篇以外,作业、教学设计、研修成果三项的班级推荐均为0,可见教师并未真正互动和深度交流。2.质的描述与分析2.1实况记录2.1.1原生态作业的发现与引领这个作业是规定的第一项流程,旨在从经验出发

11、,发现问题,引发探讨。该网站初中、小学共用以下这3个作业主题:1.你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什么样的欣赏课是注重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欣赏课?2.个人或者小集体有针对性的编写相关的教学设计并且进行交流。然后选择所教教材的一课,认真阅读。 3.选择所教教材的一课,结合讲座及相关美术文献,进行评析,讨论形成性评价的形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2.1.1.1案例一案例描述一:提交者: 陈少敏 (提交时间: -12-20 23:58:18) 答题内容:神秘的花山岩画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记录各种花山岩画以及壮族先民的生活图片

12、、文字资料。第一课时: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等资料展示花山岩画艺术及壮族的文化风俗去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花山岩画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第二课时: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进行教学。欣赏导入,欣赏花山岩画的人物、动物等造型、观察其色彩等艺术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教师讲解、示范岩画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让各小组完成一幅花山岩画的制作。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评选。第三课时:主要以舞蹈形式体验壮族先民的原始岩画艺术。选好主持人,各节目依次表演。在活动中,通过以舞蹈的形式体验花山岩画艺术,学生自我个性得到表现,想象力、创造里得到发挥,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小结:找出不足之处,肯定优点。教师评语:该教学

13、设计一片糊涂!评定等级: 不合格分析一:辅导教师的“不合格”评语出乎笔者意外,其实该学员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地方美术文化课程的理念:其较为简单的内容正体现了一线学员教学设计的“原生态”现状“花山岩画”课程化的难度以及学员写作能力普遍较弱的原因。其实,其他很多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教学设计未必都是学员自己一手撰写的,更少有人愿着力挖掘地方文化进行课程化。2.1.1.2案例二案例描述二:提交者: 徐功波 (提交时间: -11-23 15:58:48) 答题内容:就现在的社会来说,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体现。而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我们现在的物质满足,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明更进一步细化,开始

14、浓缩精华了。从以前的有个窝到有个房再到有车有房。而都满足时我们的视觉层次又在进一步的提升。随着现在文化越来越广泛,我们的美术也在生活层次提升中要更进一步的融合。针对现今的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我们的美术是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在我教学理解中,我感觉到美术不在是单一的存在,不在是一种绘画技法上的要求,在我教学的八年级课中,我在上缤纷家用电器一课时我就感觉到了美术课中融合了其他知识,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强调了设计上的美学,也要求了到工业设计上的基本原理,强求了物理与化学上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美术的兴趣同时又能激起他对其他文化的热爱,做到窥一斑而见全豹。我在自身添加的班徽设计这门课教学中,也结合了其他文化知识,如一个有深度的班徽,具有视觉上美观的同时,又有一种文化中的精髓。如中国移动,就采用了一种沟通的文化,用美学的知识把两手沟通姿式做了个抽象图案,同时又把他们的那种沟通的理念传达下来,做到了中国移动的信息专业,做到了沟通100的服务。在现今的文化情景中,我们的美术不是一种孤立单一的,是与各种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映射的一门美学。在对现今的生活和市场我们的各种视觉元素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