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6359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时辰经络及保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时辰、十二经络及保健朝岐根据相关网络资料整理2013年1月素问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杰作,自然界的寒来暑往、日出日落等周期变化,影响着人的生理、病理也作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也大多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中医认为,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的运行有关,在不同的时辰,不同经络的气血运行比拟旺盛,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给予了直接的影响,这与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很相似。 经络连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是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代表,并与经络结合,形成子午流注学说。此学说是中医学理

2、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该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形成一个循环: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即从肺经开场,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止,构成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对身体起到濡养的作用。黄帝经: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顺应时辰变换,识经脉,对时辰,巧养生,从呼吸做起,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和于术数,不妄劳作好好地呵护生命安康。十二时辰、十二经络表时 辰经 络走向

3、附:十二经络分类表寅时3-5点手太阴肺经胸手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卯时5-7点手阳明大肠经手头手少阴心经-辰时7-9点足阳明胃经头足手厥阴心包经-巳时9-11点足太阴脾经足胸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午时11-13点手少阴心经胸手手少阳三焦经+未时13-15点手太阳小肠经手头手太阳小肠经+申时15-17点足太阳膀胱经头足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足胸足少阴肾经-戌时19-21点手厥阴心包经胸手足厥阴肝经-亥时21-23点手少阳三焦经手头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头足足少阳胆经+丑时1-3点足厥阴肝经足胸足太阳膀胱经+一、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

4、,色红精气足。本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属阴气最盛,寅时气血入肺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主治节,肺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在志为忧悲,与秋季相通应;肺主声音;肺与大肠相表里;肝在丑时把血液推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分。寅时,肺病患者反映最为

5、强烈,会剧咳或哮喘而醒。主治: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血、胸痛;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痛;鼻炎、流鼻血;心烦、掌心热;经脉所过的关节曲升障碍、肌肉疼痛。主要穴位:一般左边头、脸的问题右手反响较为敏感。1、中府募:中气脾肺之气)之府。属肺经和脾经的会穴,有宣肺理气的作用,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气缺乏,腹胀,消化不良等;肺俞可止咳。2、天府:鼻气通于天。治流鼻血,过敏性鼻炎要穴;补脾肺之气缺乏以及治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3、尺泽合:属金中的水穴,故补肾之穴;可降逆气、降高血压,治心烦,头晕;哮喘;急性肠胃病。4、孔最郄:最,会聚之意。主管鼻孔、毛孔、等开窍的地方。治急性扁桃炎、咽喉痛、

6、咳嗽;治汗不出;鼻出血;治痔疮要穴。5、列缺络:外感头痛、偏头痛,脖子扭伤、落枕;咽喉不适;治小便多,小儿遗尿;呵欠。6、经渠经:属金。治咳嗽要穴。7、太渊原:属土。八会穴之脉会,补气。对静脉曲、心血管病有效。8、鱼际荥:属火穴。观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退热要穴,可降肺火,治热咳嗽,心烦热燥,小孩疳疾、消化不良等。9、少商井:属木。清热、利咽、开窍,调理肺经的实热病症,是发热、昏厥休克急救穴之一;治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咽喉肿痛要穴,商阳穴用三棱针刺出一滴血。不宜灸。注: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7、,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养生:清晨多做扩胸运动、作深呼吸排气毒。饮食:梨、杏仁、白合、银耳、白菜、冬瓜、白萝卜、豆腐、豆浆、牛奶等有润肺、化痰、利气之成效。1、银贝雪梨汤:银耳20克,雪梨200克,川贝母5克,冰糖适量,蒸约1小时食用。2、冬瓜炒蒜苗:冬瓜300克,蒜苗100克炒熟后加盐、淀粉调汁勾芡即可食用。二、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

8、,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穿插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阳气最盛,卯时多气多血入大肠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寅时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属调节人体阳气的经脉。大肠经主生津通腑。主管排泄、消化和解毒系统。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此经畅通,可美容、不得皮肤病。肺开窍于鼻。可治鼻炎。也可用刮痧排毒。主治:大肠腑热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咳嗽、咽痛;面神经炎、面部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瘫;目黄、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耳鸣、耳聋、鼻炎、鼻塞、流鼻涕、鼻出血;口干、牙痛、牙龈炎;

9、痘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颈项部肿胀、甲亢、甲状腺肿大,颈项部寒冷、颈椎病;肩前、上臂痛;经脉所过的关节曲升障碍、肌肉疼痛。主要穴位:1、商阳井:属金。治耳聋、齿痛、+少商+合谷治实热性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可醒脑、开窍、治昏迷等。2、合谷原:强壮穴。泻肺火,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治头痛、咽痛、通便等实症;治面瘫、面风;闭症昏厥急救脱症昏厥压人中;治胃肠病;可针刺麻醉。孕妇慎用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3、手三里:清热、明目、理气、通腹、降火,治感冒、中暑、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呕吐、眼病、失音、网球肘、中风后遗症。4、曲池合:属土,调理大

10、肠经。可通便排毒、养颜、治皮肤病;+肩髃+外关治疗上肢痿痹、网球肘;+合谷、血海治疗荨麻疹;+合谷+外关+大椎等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合谷+足三里可降血压;急性胃肠炎等。5、肩髃:治上肢功能障碍、下肢胯关节障碍,急、慢性肩周炎;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6、迎香:宣肺通窍。可治鼻塞、鼻涕、鼻出血、牙痛、感冒;当上齿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用食指前部搓热之,可治鼻炎。养生:清晨起床前,两手相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36次;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排大、小二便以排毒。饮食:蜂蜜、香蕉、核桃可蘸蜂蜜,润肠补肾、白菜、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扁豆、豌豆、黄豆、四

11、季豆、玉米、小米。1、 蜂蜜雪梨:雪梨1个去核,蜂蜜适量,蒸制。止咳祛痰、润燥。2、 核桃粥:核桃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煮粥,食用。健脾和中,润肺生津。三、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本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至乳根,夹脐两旁开2寸,下行

12、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阳气最盛,辰时多气多血入胃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人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不降,则卧不安。饥则胃阳动,饱则胃阴凝。饮食不可过饱。假设胃热上扰神明,就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精神疾患。 主治:肠鸣胃胀、胃疼、胃下垂、急性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正、便秘、腹泻、痢疾、胃肠蠕动过慢、消

13、化不良、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水肿;痤疮、头痛、黄褐斑、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癖、咽炎、咽喉肿痛、鼻衄、腮腺炎;慢性阑尾炎、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小腿部气血逆阻,厥冷、麻木、酸痛;热病、发狂等;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病。主要穴位:1、四白:给眼睛供血之穴,治眼袋、黑眼圈。2、下关:耳聋、耳鸣、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紊乱。3、颊车穴:祛风清热,开关通络。治面瘫,+合谷(对侧)治牙痛。4、天枢(募):调理胃肠功能。治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痛经、月经异常,消腹脂。5、梁丘郄:助消化。治胃痉挛、腹泻、膝盖痛、浮肿和急性乳腺炎。6、足三里合:调理脾胃,有全身调节作用。强壮、长寿穴。治

14、疗急慢性胃痛,增强免疫,补益虚弱。属胃肠消气穴胃经先揉左腿;肝胆经先揉右腿。可用麦粒灸法。7、上巨虚大肠的下合穴:治大肠疾患。8、下巨虚小肠的下合穴:治疗小肠疾患。常揉足三里+犊鼻+上巨虚+下巨虚,可助消化、增气血、壮脾胃。9、丰隆络:化痰、去高血脂、头痛、眩晕、癫狂、下肢痿痹。养生:辰时早餐最易消化,吸收最好。食用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饮食:南瓜、大米、小麦、白扁豆都养胃。土豆:土豆烧牛肉、炖猪肚。山药:味甘,性平,养脾生津。可山药30克、大米100克、红萝卜20克、菠菜和白糖适量煮粥。四、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

15、至11点脾经旺。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本经起于足大趾侧端隐白穴,沿侧赤白肉际上行,过踝的前缘,沿小腿侧正中线上行,在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将气血运化到肌肉的腠理,支持身体正常运动。脾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的功能好,味觉分辨好,食欲旺盛,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故嘴唇红润、饱满。唇白标志血气缺乏;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或心脏供血缺乏;唇枯萎、暗淡标志脾虚。脾主升清。脾经与胃经相表里。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9点至11点,营养输入大脑,大脑精气神最旺盛,是一天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段。主治:消化不良、腹胀满、腹泻、痢疾、便秘、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前列腺炎、水肿;周身不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