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6266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美术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恐龙世界第 1 课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3.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想像表现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难点: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大胆想象表现恐龙生活教学准备相关恐龙的资料,画纸、铅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旁注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学习师:在很久远的年代,有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你们知道

2、是什么动物吗?引出课题,板书:恐龙世界 三、明确目标 四、交流学习 1.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恐龙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收集的恐龙图片及文字资料,说出自己所认知的。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认一认图中的恐龙。 3.想象恐龙的生活环境。 4.课件播放恐龙及生活情境的图片,学生欣赏。 5.小结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五、学习方法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

3、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习。 六、自由表现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七、展示评价八、课后延伸: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教学后记:课题长呀长第 2 课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

4、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难点: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勾线笔教学过程旁注一、 认识线条:1.认识各种线条: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2.在黑板上画一画。二、感受线条:1.不同的线条给我们什么样不同的感受?2.找出形容各种各样线条的词语:柔软、坚硬、活泼、韵律三、看看线条:1.欣赏:放牧图、黄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女像、两个

5、农民青年、海景2.画面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听到了、看到的、想到了什么?四、用用线条:1.作业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临摹画家的作品,也可以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生实践,教师辅导。五、欣赏线条:1.欣赏自己的作品。2.谈谈本课学习的感受。教学意图:初步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线条,为下一步感受线条、欣赏线条作好准备。教学意图: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我们的不同的感受,通过词语对线条的描述,为欣赏评述画家的作品。课题会动的线条第 3 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

6、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教学准备画纸、水彩笔,彩带等教学过程旁注一、激趣导入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二、知识自学与点拨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曲线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

7、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4、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三、合作交流上节课同学们的作品画得都不错,下面我们来挑战自己,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你们行吗?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1、组织学生评价。2、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五、拓展延伸除了在普通的图画纸上画,还可以用什么材

8、料表现呢?展示几幅用刮画方法表现动感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后试一试。(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曲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课题人物与环境第4 课教学目标认知: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根据人物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环境。情意: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表现生活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能力: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锻炼学生的组画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难点:能够根据人物各种动态进行画面的组织与添加。

9、教学准备人物动态图片、优秀作业、彩笔等教学过程旁注一、引入新课:1.黑板出示一组人物动态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想象他们在做什么?2.应添加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突出人物活动?引出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二、游戏感受;1.分组游戏:引导学生分组表演动态变化,一组做动态,其他同学猜,让学生想象他可以在做什么?2.启发谈话:通过刚才的演示与讨论,我们了解了人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和背景的变化可以直接改变绘画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给相同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环境来改变绘画的创意.使画面更加有趣.三、研究添加方法1.观察书中作品:说一说在添加环境时还可以用那些方法。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环境的添加。3.教师演示添

10、加环境:出示画好的人物动态,改变角度和方向。启发学生想象。四、想象创作:1.作业要求:根据教师演示的人物造型(或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你的想象,在上面添加适当的环境背景,让画面内容更丰富、更有新意。2.分组讨论: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动态图调换方向,想象添加那些环境。交流讨论结果。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五、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评价。评价标准:(1)人物活动想象丰富。(2)环境添加适当。教学意图:初步认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学习新课做铺垫。教学意图:通过游戏突破重难点。 课题我们的社区第 5 课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2.培养学生细致

11、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彩色笔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播放一些小区图片。(包括有该班学生居住的小区片断)提问:我们刚看到了这么多的小区。谁能谈谈自己家住的小区什么样?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儿?(学生:依次谈出自己的印象。)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社区一课出示课题我们的社区 二、讲授新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

12、教学理念。设置了注重观察、互动、交流的三个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生成、内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探究合作意识。活动一:首先,问学生:谁先做一做小区中人物的动态(角色体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活动,先让基础差的学生汇报,然再依次汇报)。然后引导学生看美术教材,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课文中作品的含义。我设置三个问题: 1.观察小区环境、设施以及人物活动的特点; 2.小组内互相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 3.谁能到黑板前画出来小区的景物和任务的活动?。活动二:问学生,那些地方抓住了社区和人物的特点?在

13、活动一的基础上,让其他学生去体验基础较好同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畅所欲言,要求:学生发言不全面时,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学生初步产生互动。分组讨论: 1.这些作品从那些角度表现了社区? 2.画面上如何表现前后关系? 3.用了那些表现方法?三:教师组织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同学间(小组间)合作完成作业学生已经感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了解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后,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设置了“合作学习”这个环节。过程: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解决以下问题: 1.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准备以小区的那部分作为表现内容难题,有什么困惑? 2.构图不好,对你的作品会带来什么影响? 3

14、.画面空洞,存在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学生回答:汇报自己组想要画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没有考虑整个画面的全局;二是心中无数,随意性太大。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老师把自己的方法展示该同学们,供同学参考,学生完成作品。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三、学生作业,展评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导语设计的目的: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小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