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58629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试题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考研中国农业大学 806 生物化学试题回忆版 一、填空35 分,每空 1 分1、 各反响抑制剂的选择类似于SDS 这种2、 电子呼吸链3、 核酸变性温度、不饱和脂肪酸等的英文符号填写4、 原核生物DNA 复制过程中所用的酶的填写5、 尿素循环过程填写6、 乙醛酸循环过程填写二、选择45 分,每题 1 分1、关于 20 种氨基酸的题2、关于 20 种氨基酸的题3、蛋白质变性机理4、贝塔折叠5、二硫键断裂试剂6、抗体7、蛋白测序8、糖代谢相关9、DNA 碱基10、EB11、米氏方程12、核酶是什么?13、别构剂 14、非离子去污剂应用的蛋白15、G-蛋白16、解偶联17、脱氨基18、大

2、肠杆菌DNA 复制中酶功能19、切除修复20、20、核糖核苷酸变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21、非激酶催化反响22、以下是糖酵解中间产物的是 23、丙酮酸脱氢复合酶24、TCA 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响中所用的酶25、TCA 循环相关 26、磷酸戊糖途径27、糖异生和糖酵解中共同中间产物28、真核生物NADH 穿梭29、6-磷酸葡萄糖30、PPP 途径31、砷化合物32、乙酰CoA 连接的途径33、将葡萄糖C1 标记,经糖酵解后,标记的C 在丙酮酸什么位置34、卵磷脂35、贝塔氧化的辅因子36、启动子37、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NA38、原核RNA 聚合物因子39、泛素过程E340、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3、 41、嘌呤核苷酸循环42、氨基酸降解43、dCTP 合成过程44、嘌呤从头合成,嘧啶从头合成共同氨基酸45、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前体三、大题70 分,7 题,每题 10 分1、依据图分析不同PH 值,不同浓度NaCL 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2、依据功能对脂类进展化分3、分别纯化酶时要测酶活的缘由4、依据以下英文缩写,写出它们的名称,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在代谢过程中。可是下面没给任何东西!直接下一题了5、5 转动 20 种氨基酸的tRNA 至少需要 32 种,解释缘由有两个图,一个是64 个密码子的那个,还有一个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应当是考的简并性、变偶性那里6、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增加,以下酶活降低的是,并

4、解释。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 A 、磷酸果糖基酶、磷酸果糖基酶、果糖1,6-二磷酸酶7、真核细胞14:0的脂肪酸在经贝塔氧化和 TCA 循环后生物的NADH 和 FADH2 个数, 写出计算步骤。2023 年中国农业大学 806 生物化学考研真题一.填空题35 分记得很不全,应当是 1 分一个的吧1. 以下是解偶联试剂 是电子抑制剂 是蛋白变性剂 是乙酰什么酶的什么选项有:寡霉素抗霉素A SDS 抗生素 PITC DNPB2. 脂肪酸的缩写3. 关于DNA 复制的 催化冈崎片段生成,催化引物的合成,催化引物切除,冈崎片段的连接4. 乙醛酸循环发生在 在和的催化下生成乙醛酸,和柠檬酸二.选择题4

5、5 分有几题农学联考上的原题-,太多记不得了,不难,但是也有几个没见过的东西三.问答题70 分1. 在不同PH 条件下不同NaCl 浓度下蛋白质的溶解度如以下图,解释图并说出原理2. 脂类按功能分类,并举例3. 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酶要进展酶活力跟踪,说说你对这个争论方法的看法,4. 依据以下英文缩写,写出中文名称并写出参与的循环过程题目中未给出缩写5. 依据以下图20 种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的图和第三个密子对应的反码子的图,为什么20 种氨基酸需要至少 32 种 tRNA6. 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以下哪些酶的活性降低 蛋白激酶A 磷酸果糖激酶 1磷酸果糖激酶 2 果糖 1,6-二磷酸酶7. 脂

6、肪酸14:0经过氧化和三羧酸循环生成多少FADH2 和多少NADH中国农业大学 2023 年 806 生物化学真题及其答案填空30 分1 丙酮酸脱氢酶包括3种酶和6种辅酶。一轮尿素循环共消耗 4个高能磷酸键,柠檬酸和ATP抑制抑制酶活性。重度饥饿时酮体给脑组织供能50-70%。2 18C8次 氧化和产生118个 ATP。脂肪组织不能利用甘油是由于缺乏甘油激 酶甘油不能转变为 3-磷酸甘油,由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 3-磷酸甘油。脂肪合成中的甘油由糖酵解中的磷酸二羟丙酮转化而来,柠檬酸和ATP 抑制磷酸果糖激酶而抑制糖酵解3 x-射线衍射鉴定蛋白质构象,质谱用来(蛋白质的测序)4

7、胶原蛋白构造角蛋白每股右手螺旋,三股左手螺旋胶原蛋白 每股左手螺旋,右手三螺旋5 真核生物DNA 聚合酶 的作用合成DNA 链及校正功能。6 识别原核生物DNA 复制起始的蛋白是DnaA 蛋白7 RNA 经碱水解后的产物是2核苷酸和 3 核苷酸8 造成A-DNA 和B-DNA 差异的缘由环境条件影响空间构象的不同,如高湿度易形成 B型。9 吖啶染料造成移码突变10 O6-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将O6-甲基转移到酶分子的Cys残基上。二、选择1*30 分1-3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血红素正误推断4-5 蛋白质或酶变性剂、抑制剂6.免疫测定法7 tRNA 和 5SrRNA 是RNA 聚合酶合成的8 RNA

8、 聚合酶 因子起始位置点的识别9 琼脂糖凝胶用琼脂糖凝胶作支持物的电泳法。借助琼脂糖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核酸片段因其分子量或分子外形不同,电泳移动速度有差异而分别。是基因操作中常用的重要方法。10 TCA 循环2次脱羧,4次脱氢,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1 EMP 中脱氢过程 3-磷酸甘油醛1,3 二磷酸甘油酸12. mRNA 转录后加工原核不需要加工;真核15-末端加帽;23-末端加尾;3剪切内含子,连接 外显子;43- 5-端非编码区碱基的修饰13. 因子功能终止子14 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抑制剂 -鹅膏蕈碱 聚合酶不敏感敏感 中等敏感14. mRNA 翻译的模板15. 抑制原核生物RNA

9、聚合酶的是 利福平16 酶分别、纯化的在低温条件下进展17. 识别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转录起始点的是 因子 启动子 -35-10 序列18. 嘌呤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缘由嘌呤霉素是氨酰tRNA类似物19. tRNA 转运氨基酸的部位 CCA-OH20. 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遗传重组的一类。这类重组依靠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也只发生在同源的短序列的范围之内,需要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催化,重组的蛋白不是 rec 系统而是int 等,如噬菌体l 的定点插入。21. 糖原分解关键酶 糖原磷酸化酶22. 糖酵解唯一脱氢的步骤 3-磷酸甘油醛1,3 二磷酸甘油酸23.2 分子丙酮酸合成 1

10、 分子葡萄糖消耗 ATP 数目 6ATP(其中丙酮酸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ATP+2GTP , 3二磷酸甘油酸1,3 二磷酸甘油酸需消耗 2ATP)24. 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包括包括六种酶和一种酰基载体蛋白(ACP)25. HDL 运输的是CM乳糜微粒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LDL低密度脂蛋白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HDL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26. 糖代谢三个交汇点 6-磷酸葡萄糖、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27. 苯丙氨酸、酪氨酸脱氨后产物延胡索酸进入TCA28. 嘌呤核苷酸合成中 5-磷酸核糖

11、转变为PRPP 6 mRNA 的构造真核:5末端帽子构造:3末端有多聚腺苷酸尾巴构造(polyA) 单顺反子一条mRNA 链上有一个编码区 30.酮体分解产物丙酮、乙酰乙酸、 -羟基丁酸称为酮体 -羟基丁酸乙酰乙酸乙酰乙酰CoA乙酰CoA三、简答题 90 分1 简述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过程10 分一 核糖核苷酸的复原:脱氧核糖核苷酸主要是由二磷酸核苷复原所生成。哺乳动物中已分别出核糖核苷酸复原酶 系,该酶系包括二磷酸核苷复原酶,硫氧还蛋白具有氧化型和复原型和硫氧还蛋白复原酶。谷蛋白还蛋白、谷氧还蛋白复原酶、谷胱甘肽复原酶还可取代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 复原酶。a. 在二磷酸核苷复原酶催化下,将

12、二磷酸核苷复原为二磷酸脱氧核苷,而硫氧还蛋白供给两个氢原子后由复原型转变为氧化型。氧化型硫氧还蛋白在硫氧还蛋白复原酶的催化下转变为复原型硫氧还蛋白。此反响的氢是由NADPH 供给。b. 二磷酸核苷复原酶特异性不高可催化四种二磷酸核苷NDP转变为四种脱氧二磷酸核苷dNDP。XDP+ YTP XTP+ YDP(X,Y 代表几种核糖核甘和脱氧核糖核甘)c. dNDP 可以生成dNTP 和 dNMP。 二利用已有碱基和戊糖合成碱基与脱氧核糖-1-磷酸经核苷磷酸化酶催化合成脱氧核糖核苷;碱基间互换合成的脱氧 核苷,四种脱氧核糖核苷可经特异脱氧核糖核苷激酶和ATP 作用被磷酸化而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三胸腺

13、嘧啶核苷酸的生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复原成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甲基化生成 dTMP,dTMP 可以生成 dTDP 和dTTP。2 简述动物肝脏在进食、两餐间和轻度饥饿时的代谢特点10 分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上升,造成肝脏形成葡糖 6-磷酸的速度加快。然后葡糖 6-磷酸的命运主要受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掌握,二者作用相反。血糖水平高时,糖原快速合成。激素对于糖原合成和贮存的影响,又由于葡萄糖本身的直接作用而得到加强。同时,磷酸化 酶 a 被转变为不能降解糖原的磷酸化酶b。从而使它能激活糖原合成酶。因此,葡萄糖通过变构作用使糖原系统从降解型转变为合成型。进餐后经过数小时两餐间,血糖水平开头降低

14、,胰岛素的分泌量削减,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这时上述的作用逆转。结果,肝脏发动糖原和释放葡萄糖,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以及肌肉和肝脏所使用的燃料从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 糖类的贮备仅在一天之内即已耗竭。在代谢方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为脑和其它组织如红血细胞供给足够量的葡萄糖。 但是,葡萄糖的前体并非格外丰富。大局部的能量都贮存在三酰基甘油的脂肪酰基局部。 占主导地位的代谢过程是脂肪组织中三酰基甘油的发动和肝的葡糖异生作用。肝把脂肪组织 所释放的脂肪酸氧化,从而获得它本身所需要的能量。丙酮酸、乳酸和丙氨酸被输出到肝, 以供转变成葡萄糖。三酰基甘油分解所产生的甘油是肝脏合成葡萄糖的另一原料。3 简述氨基酸脱氨后余下的碳架的命运10 分 合成氨基酸 转变成糖及脂肪酸氨基酸碳架的去向是形成主要代谢中间产物,最终这些中间代谢产物转变为葡萄糖。分属各组的 20 种氨基酸的碳架集中成 7 种分子。丙酮酸、乙酰 CoA、乙酰乙酰 CoA、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如以下图。生酮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在分解过程中转变为乙酰乙酸-CoA,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