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5531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以前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所以,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朋友。课文情节复杂,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时紧抓“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条主线,从父亲持续挖掘这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入手,辐射开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研读中感受亲情可贵,感悟做人之道,提升感悟水平。【教学目标】1

2、、使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生:(异口同声)了不起。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那些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展开你们的想象说一说,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二、改变结局,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深入理解“了不起”。【教学设想

3、: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一)尝试改变结局。 1、师:是啊,因为这位父亲的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及必定能成功的信念,这件事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是奇迹的结局,但是,牛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2、多媒体出示改变的结局3、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4、如果事情是这样,父亲没有救出孩子,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生按自己理解,简单陈述一下理由) 5、我听明白了,你们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

4、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二)品读探究“救”的过程。 1、课文哪里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谁愿意读读?(一生读)有个自然段集中写了父亲救儿子的过程,找到了吗? 2、出示段落,指名读,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1)镜头读,在联想中解读“了不起”。 1、老师有个提议,如果你读书的时候,脑中联想到当时的场面,你再读这个句子所在的段落,你会觉得非常不同,想试试吗? 读句“他满脸血迹”,看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挖掘的,默读句子,你联想到什么?谁再读这句。 想再试试吗,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想一想,再读一读看有什么体会。2、看指挥齐读。 3、38小时,父亲一直在-挖,因为-(读念头、信念)(

5、2)体验读,角色中体会“了不起”随着老师的叙述,选择你最想扮演的角色,与老师配合读。 (3)创意读,再创中感悟“了不起”。父子就要重逢,儿子劫后余生,请在小组里继续读,读时可加入其他角色。 3、刚才我们也想象了,也体验了,即使出现这样的结局出示,你认为父亲还是了不起的吗?板:不放弃、尽全力 爱师:父亲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爱。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深入品读“了不起”。【教学预想:再次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

6、中的爱。】 1、我们再假设一种结局。出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2、有没有可能?这位父亲还是了不起的吗?老师认为这位父亲延误了救的时间,不是了不起的。同意吗? 3、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4、小结:父亲的了不起,还在于它有1%的希望,付出了100%的努力。即使没有希望也要试试的责任和勇气。 5、继续讨论:对孩子和其他父母的看法(板:信赖、责任) 6、总结:了不起的父爱,孩子的责任与信赖,创造了奇迹。四、拓展,深化“了不起 爱” 1、巨大

7、的灾难中,父爱创造了奇迹。其实父母之爱天下皆然,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学完了本课,此时,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 2、平凡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举例)五、实践作业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爱,但父母给我们的爱如沙漠中的一眼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课下让我们完成两项实践活动,感受来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1、记录一周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2、在你的生活中,在你所做的记录里,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其实爱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这都是亲情的流露,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成一篇文章送给你的父母。【教后反思】我始终认为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应该是阅读课的主体内容。按照阅读的要求

8、、规律去解读文本,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品味思考,去分析、领会,去归纳、概括,从而让学生真的有读,真的有思,真的有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 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是对的, 但我认为不能绝对化。教师不能完全放弃提问权,关键在于怎么问,问什么,如果能进行启发式提问,以问来激问,也许能够更好体现“主导”作用。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问学生读完此文想对父母说的话,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意义除了在课堂学生学到知识外,还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所以我设计了两个作业,一个是让学生记录一周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把一种情感传递,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同时也把问题带出了课堂,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如何更好地理解爱,我认为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另一个作业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