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人为本: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管理的价值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以人为本: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管理的价值取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以人为本: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管理的价值取向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构建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任务,而在这种新模式中,校长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就应该是“以人为本”。一、新课程改革与“人本教育”的关系教育部于2023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纲要所提出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和主要要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新课程不仅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新发展,而且更着眼于促进学生包括学习态度、方法、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其二是新课程不以学科体系为本位,而要建立基于系统思考的整体课程体系
2、。其三是新课程在内容上要摆脱理论脱离实际的桎梏,真正做到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双基。其四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以学生主体主动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方式。其五是要求新课程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全面发展。其六是新课程必须体现课程管理体制的民主化和适应性,着眼点在于充分调动参与课程改革方方面面的自觉积极性,特别是教师的自觉积极性。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是以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这里的“人”包括所有与中小学管理有关的人,即校长、教师、学生等管理者、被管理者乃至教育的“产品”。新课程改革要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要善待每一位教师职工,让他
3、们都能得到成功。其中,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必须放在第一位,而教师职工的成功则是学生真正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生为本。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以人为本”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以及原有学校管理模式与这一思想的冲突“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指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4、。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
5、进步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升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宗旨。具体来看,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涵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
6、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级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而我们原有的管理方式与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校管理制度的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学校的管理制度多数内容是针对教师和学生所制定的,其内容基本上围绕对教师和学生的管教上,把教师和学生当成严格管
7、理的对象,没有很好地体现尊重人格,尊重人的自主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是学校管理的权力至上。现有的学校是校长负责制,在这种体制下,有些校长滋生了独断专行的长官意志,这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人本化也是相违背的。第三是学校现设组织机构在层次上没有理顺,在职能上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课程改革、开发、利用、管理,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原有的各部门,如教导处和总务处等部门的职能就是无法理顺的,这些都需要重新研究定位。三、校长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按系统科学“组合质变”观,我们认为学校管理者将学校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组合起来,投入于教育、教学过
8、程以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工作之和。学校人本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的时候,必须把“人”这一要素当作不同于其他要素的本质要素。学校管理人本化是将理想境界的人本管理理念和管理决策渗透到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去,使学校的一切工作在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构架内进行。“以人为本”在学校的管理中,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素质训练为主旨“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特长得以发挥”为教育教学理念。具体来看,又主要应从如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在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上,学校管理应从功利化向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从目前造成教育疾患的应试教
9、育模式主要是学校教育思想、观念不端正所导致。学校管理者必须克服重考,教师只有在课改中勤动脑,才能有新思路,素质教育也期待着课改中教师有更大程度的思维创新。为此,教师必须有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课改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知识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要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拓宽知识面。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教师自己能站在一个更高知识层次,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众所周知,学校最根本的生命意义是学生的发展,但是只有教师和校长真正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学校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每
10、一位校长必须思考,如何通过开展好教师教育促进教师发展和自身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探寻并明晰自身的定位,树立角色形象。新时期的教师既是教者、学者、又是研者。教师要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示范者、先行者、学生人格的尊重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更快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实施。教师要“解放双手”去“参(与)”课改。新课改教师的角色也应转变。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索活动,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教师也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不代替学生自己能进行的思考。这样教师才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
11、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索,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其次,学校人本管理还必须研究人,尤其是研究学校成员的多层多元需要、期望对其行为的驱动作用,研究学校成员行为和工作满足感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激励对学校成员行为导向和预期绩效的影响力。激励有许多手段、方法和途径,归纳而言无非是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信息激励构成的三维系统。从学校成员的多层需要看,物质需要涉及个体及家庭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注重恰当地运用物质利益去激励教师职工必然成为学校管理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件利器。精神激励在三维激励系统中是一种高层位的激励,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的优势
12、。它是指用外在的思想教育、精神奖励和内在理想、信念、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激励学校成员。学校管理者必须确立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观点,主动与教师职工交朋友,以取得“知遇效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或者创设条件让教师职工进行信息交流、碰撞,使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或者使其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奋勇向前,这就是信息激励。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过程,让教师听高水平的课程改革报告,参加有实际效益的教研活动,提供“学术假”,让他们访名校、拜名师,乃至组织教师拥抱名山大川、人文景观,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可使教师思想升华,产生教学改革新思路,获得提高业务水平的新技巧。上述三维激励系统,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信息激励是保证,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掌握规律,有效地运用;随机制宜,灵活地运用;有机结合,协调地运用;把握量度,适当地运用。总之,从学校管理人本化的内涵来看,我们希望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不仅要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育人产出,而且要通过这种育人产出实践锻炼人、提升人,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