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52574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五首同步练习1望江南作者是_(朝代)_(姓名),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朝文学家_(姓名)。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朝_(姓名)字_,号_,与_并称“三苏”。“江城子”是_,_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4武陵春作者是_朝_(姓名),号_。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朝爱国词人_(姓名),字_,号_,与_并称“苏辛”。下阕中表

2、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能力提高1简要说说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_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_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回答问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_(2)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_(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4)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

3、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_(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_(6)假如你是词人的好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_开放探究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_。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_,其名为_,他和苏轼及_并称文坛“三苏”。

4、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_”3词的上闽,写词人“_”的想像,词中描绘了一个_的境界,表现了对_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眠”是对_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_,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_。4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请再写出一句本课外你知道的咏月怀人的诗句_。5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

5、,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晚唐 温庭筠 花间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2宋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3宋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词牌名 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宋 李清照 易安居士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5宋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苏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能力提高】1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

6、摸。然后“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2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3(1)写了挑灯看剑、听吹角的活动。梦见了自己已经置身于抗敌的前线。(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争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5)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时,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6)略【开放探究】1交代作词的缘由 弟弟 苏辙 苏洵2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欢饮 空灵澄澈 美好生活 人生哲理 独白 抒情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略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