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概念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51229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的概念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共关系的概念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共关系的概念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的概念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的概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关系的概念: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综合表现,通过人际沟通与大众传 播,组织在公众中交流信息、协调关系、树立良好形象的经营管理艺术。公共关系公司(简称公关公司)的概念:是由职业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共关系专业人 员组成,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 型、智力型、传播型的服务性机构。公众的含义:所谓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 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公共关系策划的概念: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战略的核心,也是顺利达到公共关系目标的 前提;公共关系运作需要以策划为基础,而运作本身也是实现公共关系

2、策划的过程。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开拓型公共关系模式) :是指在组织初创时期或新产品、新服 务首次推出时为打开局面而采用的公共关系工作模式。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是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 好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模式。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是在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一种模式,目的是通过人与 人的直接接触,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有利 于组织发展的人际环境。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目的是 以实际行动来获取社会公众的了解和好评,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3、:是组织利用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活动开展公共关系 工作的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提高其社会声誉,赢得 公众的支持,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条件。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目的是通过采集信 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 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谋, 使组织行为尽可能的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起来。CIS概念:直译为企业识别系统,意译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也可简称为CI系统。CIS是一个 企业为了塑造自身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 企业

4、文化和经营活动传递出去,以突显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 从而使得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和职能。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的概念:是特定的社会组织把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邀请到要一起, 宣布有关消息或介绍情况,让记者就此提问,由专人回答问题的一种特殊会议形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要素理论5w理论传播主体f 信源(传播者)who传播内容f 信息(编码)say what传播媒介 f 信道(工具) 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 f 信宿(受众) to whom 传播效果 f 反馈(影响) with what effect公共关系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8

5、个):产品形象、人员形象、文化形象、标识形象、管理 形象、环境形象、社区形象、媒介形象。公共关系的五大职能:搜集信息(组织形象信息、公众环境信息)、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协调沟通(最根本职责)、推广传播。公众的分类:外部公众(消费者关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社区关系、同行组织。供货商 等。媒介公众是最关键的公众)、内部公众(员工关系、股东关系、董事会。员工家属等) 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四个基本阶段: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 系评估传播类型:自身传播(人类传播的基本单位和细胞)、人际传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 组织传播(组织与其成员、组织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的沟通)、大众传播(职业

6、传 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公众的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构成: 主体组织; 客体消费者关系、大众传媒(主要)、组织传播; 中介人际传播; 目的树立形象。公众发展分类:按照公众对组织的出现次序,将公众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 行动公众。公众重要程度分类法: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公众对组织的稳定程度: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按稳定程度分类:临时公众、周期公众(考生)、稳定公众。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联系:1:公共关系通常表现为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协调。区别:1行为主体:公关-组织人际-个人2对象:公关-与组织相

7、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人际-含有人际关系3职能:公关-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人际-个人交际技巧和能力4方式:公关-面向大众传播、远距离大范围人际-面对面、个体对个体 媒介排期:1.时间策略:提前、同步、延迟策略2主要方法:集中式: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发布。(新产品或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知名度) 持续式: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安排,保持记忆度。 时段式排期:在某些时间刊播, 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第二次播。 脉冲式排期:以一般水平开展活动宣传,但不时间隔的 大量集中宣传攻势, 公共关系策划书的格式:封面、序文、目录、宗旨、内容、策划进程表、人员目标责任分配 表、策划所需物资及活动场所安排、附录。文案标题(主标题

8、、副标题) 正文(1前言2背景分析3 目标确立4创意说明5 媒体策略 6 总体计划 7 综合预算 8 策划效果预评)公共关系活动按形式分为:1庆典型:奠基典礼、开业庆典、节日联欢会2会议型:新闻发布会、演讲会、学术报告会3展示型:展览会、参观活动4.竞赛型:运动会、卡拉OK大赛等 新闻发布会策划与组织:(会前、会中、会后) 会前:举办的必要性、确定邀请者范围、资料准备、确定地点和时间、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 组织记者参观的准备、小型宴请的安排。(注意避免周一的上午和周五的下午举行) 会中:会议发言人与主持人相互配合、对不愿发表或透露的内容应委婉解释、遇到回答不了 的问题应告诉记者如何获得圆满答案

9、 、不要随便的打断和阻止记者的发言和提问、新闻发 布会的消息必须准确无误。会后:检查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是否造成消极影响、对照签到簿,看与记者是否都发了稿 件,并对稿件的内容及倾向做出分析、收集与会记着及其他代表对会议的反应、整理会议记 录材料,对招待会做总结。公共危机处理:(危机类型) 组织自身行为不当引起危机,原因:1、 组织和公众双方的信任和合作的问题2、直接或间 接损害公众的利益 3、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忽视小节 因失误报导引起危机,处理因失误报导引起危机的总原则:澄清事实,避免与媒介交恶、伤 和气,即使有意也要避免剑拔弩张。突发事件引起危机,原因:1 由不可抗拒力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2

10、 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3 外 来的故意行为。处理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总原则:注重沟通、用优质服务和情感交流缓和矛 盾,消除不满。措施:1 由事先指定专门人员进行信息传递2 同新闻界取得联系,争取配合, 披露事实真相 3 抽调人员处理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其损失处理危机3T原则:1以我为主提供情况2提供全部情况3尽快提供情况危机处理不应犯得错误: 1犹豫2报复3推诿搪塞,模棱两可4装模作样5对抗6诉讼 美国人莱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1: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2: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3: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4:文化条件由“理性

11、”转向“人性” 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会员联络、规程制定、专业培训、知识普及、资料编制。19世纪 30年代的巴纳姆时期,是最黑暗的时期(酝酿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 信条“凡宣传皆是好事” 也是“公众被愚弄时期”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的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核心思想“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讲真话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1903年艾维.李和乔治.派克最早成立了派克和李公司,“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新的 职业、“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爱德华.伯内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化、科学化的成熟。1923年首次在纽约大学 讲授公共关系学课程,同年出版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经典著作舆论之凝结,核心

12、是“投 公众所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80 年代初期进入中国,50 年代 60 年代进入中国的台湾、 香港。1985 年,深圳大学传播系开办了中国内地第一个公共关系专业。1986 年 12 月,上海公共关系协会成立,是我国第一家省市协会成立。1986 年 1 月中山大学在广州成立了第一个公共关系研究会。1987年6月 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 和接受。1999 年 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公共关系作为职业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分类大典,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承认了“公共关系”这一职业。社会关系论:认为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希尔兹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 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且都有社会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