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的心本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4066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九渊的心本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陆九渊的心本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陆九渊的心本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陆九渊的心本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陆九渊的心本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九渊的心本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九渊的心本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陆九渊的心本论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公元13912,宋高宗绍兴九年宋光宗绍熙二年)。曾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其家为九世同堂人们族,家门百口。八世祖陆希声为唐昭宗之相。其父陆贺生有六子。其家法是“不以不得科举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年谱)家中每个成员皆各有其职。陆九渊哲学思考起于“宇宙”二字。她三、四岁便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不答。十余岁时,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大悟:“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乃挥笔书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今人与否还能理解如此觉解?)少时读书,曾听人诵伊川语:

2、“自觉若伤我者”,觉得伊川之言不类孔孟。34岁方登进士。曾任隆兴建安主簿,国子正政府的删订官员、负责编理,修订奏章律令;对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之事有深刻印象,又闻靖康之事,故剪去指爪,学习弓马,颇知战争韬略。在出任湖北荆门之政时,一年之内,政行令修,民俗为变;只用二旬时间,修筑起荆门城墙,整顿了荆门之武备。当时丞相周必大称荆门之政,觉得“躬行之效。”但陆九渊在政治生涯中,并未受到重用。她最后将人生的重心转向学术、以求整饬人心,匡时济世,竭力批评当时社会的场屋之弊和士大夫的“富贵利达”之梦,但愿士人们能“先立乎其大者”,从而达到修其本而治其未的政治功能。其“心学”思想与她的现实关怀,具有紧密的

3、内在联系。一、宋初理学中的“心学”思想资源作为北宋初期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其哲学中的“无极而太极”的命题影响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哲学;而其哲学中“诚”这一概念统合天人,从而涵蕴着心性合一,内外合一,心物合一的思维逻辑。她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正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亨,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诚上)又说:“诚者,圣人之本。”(与孟子所讲不同,诚者天之道)“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这样,天道之“诚”与圣人之“德”合而为一。是以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圣

4、人之性即天地之性了。“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业。”道存乎心,则有德有业。张载,作为“气本论”哲学的代表,亦曾强调“大其心”和“尽性”的意义。正蒙大心篇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局限性以合天心。”这事实上包涵了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和阳明的“心外无物”,“大人者,体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命题。邵雍虽以太极、象数来论述天人及其关系,但她的“先天之学”实即是“心学。”她说:“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5、)又说:“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同上)。这与后来王阳明所讲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亦比较接近。二程中的大程程明道,以“识仁”为大纲,谈心性修养。明道讲:“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二程遗书)这种思想包涵了陆九渊的为学“先立乎其大”的思想,“心中存仁,则不必检索”,亦是“立乎其大”的另一种体现。只但是大程尚未将“心”上升为本体而已。由上简述而知,“心学”的产生,除了老式儒家的心性之学较远渊源的影响之外,与北宋初理学所蕴涵的“心学”倾向,亦有学理上的关系。(具体内容见刘宗

6、贤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二、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宇宙观与“本心论”自二程提出了理与天理概念之后,理与天理成为北宋后来大多数哲学家绕但是的一种基本概念。陆九渊的“心学”只是从新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理与天理概念,从而初步形成了与朱熹的理学相抗衡的“心学”学派。但由于她的“心学”是建立在“以心释理”的诠释途径上,并未能真正建立起以“以心为本体”的心学体系。因此从思想体系的独立性来看,陆九渊的“心学”还不是成熟的哲学体系。真正成熟的心学体系尚有待阳王明心学的建立。陆九渊思想体系中的“理”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宇宙的本源,天地鬼神都不能违背的普遍的、公共的“理”。她说:“塞宇宙一理耳此理之大,岂

7、有限量,程明道所谓有憾于天地,则不小于天地者矣,实谓此理。”这种理是自在的,不以人的行为、意志为转移。她说:“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象山全集卷二与朱元晦之二)又说:“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违,况于人乎?”(象山全集卷十一与吴子嗣之八)第二层意思是指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一种秩序,既是一种自然的秩序,也是一种人伦的秩序。“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象山全集卷一与赵监)因此,人间的宪章、法度、典则“皆此理也。”以上陆氏所说的“理”与朱熹所说的“理”,有重叠的部分。但她并不象朱熹那样多次强调,在未有天地之前,毕竟有此“理”的理所

8、具有的绝对超越性与本源性。然而,陆氏“心学”理论毕竟不同于朱子的“理本”论,这种不同之处重要表目前她又以心来替代“理”,从而消融了朱子理学体系中“理”的绝对、无待、外在等三重特性。如她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象山全集卷一与曾宅之)又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上)这样一来,理与心的关系变成了内在的、同一的关系。她甚至又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象山全集卷二十二杂说)还说:“九渊只信此心”(四朝风闻录甲集慈湖疑大学)她还说,“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因此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

9、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象山全集卷一与李宰之二)综上所述,陆氏所说的“心”其实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万物本源的实体,等于“理”。所谓,“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第二层意思是指一种伦理的本体,即她所说的:“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象山全集卷一与赵监)但是,就陆氏的著作来看,她只是说了心即理,并没有说心可以产生理。这样一来,有关世界的本源问题,陆九渊似乎并没有像朱熹那样给出明确而斩截的说法。陆九渊“心学”的特色究竟何在呢?这一特色重要表目前她讲“心即理”的主线问题时,着重在道德修养论方面,注重“本心”的道德本体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切己自反”致知论。当她的学生杨简多次向她追问“何

10、为本心”的问题时,她只以孟子的“四端之心”来回答。她说,“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她还觉得,这一“本心”是天之所与,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如在与曾宅之信中说:“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以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象山全集卷一)正由于陆九渊将人心看着是一种道德之心,此心本然地具有道德理性的“四端”,并且无间于大人与小人。因此,在伦理领域,她反对朱熹的“人心”、“道心”之分。她说:“谓人心,人伪也;道心,天理也,非是。人心,只

11、是说大凡人之心。”(语录下)又说: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象山全集卷一与赵监)“四端者,人之本心也,天之因此与我者,即此心也。”(象山全集卷一与李宰之二)三、发明本心的修养论:在心性修养方面,陆九渊追求一种简易工夫,主张向内搜求,发明本心,剥落“物欲”,以保证心体之清明。1、“发明本心”正的措施,陆九渊借用孟子的修养论思想,规定人们先立乎其大。她说:“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人惟不立乎大者,故为小者夺,以叛乎此理,而与天地不相似。”(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朱道济)此处所谓“先立乎其大”,即是陆九渊所讲的“本心”。在与曾宅之一信中,陆九渊通过对孟子“良知”、“良能”概念的重新论述,

12、确立了自己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本心”一词。她说:“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成群的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也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古人自得之,故有其实。”(陆九渊集卷一,中华书局年版,1980年第页。)并在信中劝朋友道:“来书荡而无归之说大谬。今足下终日依托人言语,又未有定论,如愿逆旅,乃所谓无所归。今使足下复其本心,居安宅,由正路,立正位,行大道,乃反为无所归,足下之不智亦甚矣!”(陆九渊集卷一,中华书局年版,190年第6页。)陆九渊所说的“本心”,若用现代的哲学语

13、言来说,即是一方面要从主线处确立对的的价值抱负,或曰确立对的的信奉。如果不是这样,所学的知识也许会为犯罪提供协助。她说:“学者须是打叠田地净洁,然后令她奋发植立,若田地不净洁,则奋发植立不得。古人为学即读书,然后为学可见,然田地不净洁,亦读书不得,若读书则是假寇兵而资盗粮。”(象山全集卷三十五语录)“剥落物欲”负的措施。陆九渊觉得,人心之蔽有两种状况:“愚不肖者之蔽在于物欲,贤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高下汙洁虽不同,其为蔽理溺心,不得其正一也。”(象山全集卷三十二与邓文范之一)既然人心之害有两种,一为意见,一为物欲,则剥落的修养工夫也提成两种,一是扫除“物欲”之害,二是扫除“意见”之害。“人心有病

14、,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何者为人心之病呢?一则是人欲:“夫因此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欲去,则心自存矣。”(象山全集卷三十二养心莫善于寡欲)二则是邪见。“有所蒙者,有所夺移,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不明,是谓不得其正,其见乃邪见,其说乃邪说。一溺于此,不由讲学,无自而复。”(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李之宰之二)要而言之,陆九渊的心性修养论,其主线目的乃是要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确立一种大丈夫的抱负人格。四、“切己自反”与“优游读书”的致知论由于陆九渊的学问追求一种“简易工夫”,往往给人一

15、种错觉,仿佛陆氏“心学”就是不读书,空谈心性。这其实是对陆九渊学说的一种严重误解。陆氏自有一种教人致知的措施。这就是“切己自反”和“优游读书”的致知论。所谓“切己自反”乃是一种反思措施。当有人问她,“先生之学,当自何处入”的问题时,她回答道:“但是切己自反,改正迁善。”(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上)如何自反呢?陆九渊说:“义理之在人心,实天之所与,而不可泯灭焉者也,彼其受蔽于物而至于悖理违义,盖亦弗思焉耳。诚能反而思之,则是非取舍盖有隐然而动,判然而明,决然而无疑者矣。”(象山全集卷三十二,思则得之)但是,要注意的是,陆九渊所讲的“致知”,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是一种伦理原则。并且,这种伦理原则是内在于人心的,因此能通过“自反”的形式获得。这种自反与现代哲学所讲的对经验的反思而上升到一种更透澈的理性的结识,不太同样。陆九渊曾经听别人说,她不教人读书。对于这种误解,她有辩解,说:“某何尝不读书来,只是比她人读得别些子。”(象山全集卷三十五语录)何谓“读得别些子”?一是优游,二是精熟。她说:“所谓读书,须当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且如读史,须看她因此成,因此败,因此是,因此非处,优游涵泳,久自得力。若如此读得三、五卷,胜看三万卷。”(象山全集三十四卷语录)所谓“优游”,即或“仔细玩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