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新思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13825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新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复习新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复习新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复习新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复习新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新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新思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复习课的一种新思路以“罗斯福新政”专题教学为例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学编辑部在征稿启事中说,就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趋势而言,学生应试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科能力的提升。我们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广东卷,明显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很多地方卷也向这方面发展。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是一个亟待研究问题。换句话说,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才能“对路”呢?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思路:“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高中新课程的内容共有三个必修模块,25个学习专题。这些专题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

2、,即:一个专题涉及很多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唯有必修2的“罗斯福新政”,以一个大事件为核心,足见其重要性。罗斯福新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无论新旧课程,这都是个重点。因此,我们就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对上述复习课思路进行诠释,以便展开讨论。一高中文科班教学是否有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深入研究。高中课标对“罗斯福新政”这一专题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

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认识罗斯福新政。“一个中心”指理解罗斯福新政要始终把握“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这个中心。这是以变革和创新为特色的新政的核心指向。“两个基本点”分别指“短期效果”和“长远效果”。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短期效果认识新政,至少还应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新政的积极效应。“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强调新政的实质,如果拓宽视野,我们还可以发现,新政的积极效应不限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对“罗斯福新政”的复习必须从经济观点加深认识,这样复习才真正“对路”。研究课标后,教师还应了解和梳理学术界有关这一专

4、题的研究成果,开阔视野,加深理解。罗斯福新政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武汉大学的刘绪贻、南开大学的杨生茂和山东师大的刘祚昌是美国史的老专家,他们的著作可供学习。另外,我们认为以下论点可以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学术资源:(1)黄安年教授指出,罗斯福新政初步恢复了国民经济实力,捍卫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强烈的进步意义,是勇于改革和创新的产物。(2)高世楫、张军扩在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9年第10期)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大危机,还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的预期管理,重建了社会信心;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监管型市场

5、经济制度;调整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建立了中央适当集权的现代国家制度。(3)周穗明在“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资本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中指出: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4)陈启懋在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美国研究2006年第2期)中指出,罗斯福“新政”局部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新政”标志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传统资本主义

6、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体系逐渐传播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已在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二针对高考试题越来越“史料化”的发展倾向,在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的基础上,应收集、选择有价值的史料,尤其是与研究成果相对应的各种核心史料,引导学生对所选史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我们选用了以下史料,并提出理由如下:材料1 在罗斯福宣誓就职那天,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内森米勒写道: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徒劳地试图在银行关闭或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1500多万美国人占全部劳动大军的1/4强绝望地从一家工厂的大门踯躅到另一家工厂的大门,去寻求已不

7、复存在的工作。“找到一种工作,任何一种工作,似乎是最大的成功”。失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打发自己的孩子到面包店里去乞讨陈面包。衣阿华州的一个寡妇在拾取臭肉时特意取下眼镜,以免看到蛆虫。摘编自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88-89页材料2 俄克拉荷马市的奥斯卡阿美林格在1932年2月召开的国会委员会上说:在俄勒冈州,我看到几千蒲式耳(容量单位,美制1蒲式耳合35.24升)的苹果烂在果园里。只有绝对无瑕疵的苹果才能卖得出去;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给我讲了他养羊的经验。他说他今

8、年秋天杀了3000只羊,把它们抛到了峡谷里,因为用船运一只羊要1.1美元,而他卖一只羊当时还得不到1美元。他说,他已养不起这些羊了,又不能让它们挨饿,所以他只有将它们杀了抛进峡谷里。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6-697页材料3 1929年,股市崩溃后,人们涌向银行挤兑存款选材意图:从材料1-3可以看出,罗斯福就任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危机爆发后失业严重;二、商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三、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急增的另一面是,产能过剩。这些史料有助于学生认识经济危机生产的原

9、因。材料4 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摘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7-318页;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3-114页选材意图:材料4说明,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实质仍是自由主义的不干预政策,寄希望于企业的自由合作克服危机。“邻里互助计划”则是他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显然,在危机面前,胡佛仍

10、没有考虑到政府干预经济。这段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胡佛总统在处理危机问题上的态度和手段。材料5 当罗氏大选获胜预备就职的时候,正是全国金融界陷入绝境之际。空前的恐慌笼罩在一切人的心头,尽管是百万的富翁,一下子说不定也会成为贫无立锥的穷小子。真正的穷小子和中产阶级更不必说。虽然没有飞机的威胁,没有大炮的恐惧,可是这生活问题的严重,当真比在前线还要恐怖些。过惯了穷日子,今天不管明天,自然还能照样生活,这在繁荣尖端翻筋斗下来的美国人,的确是感到从未有的灾难了!孙慕迦编著美国经济复兴与政策,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9页选材意图:这段材料反映了大危机时期美国民众的心理状况,它有助于学生理解这场危机的影响与

11、破坏力。与材料4相结合可以看出,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无法缓解危机。史料6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于1933年3月9日(罗斯福总统上任的第六天)通过了银行法。该法决定: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对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后逐步增加为两万美元),由政府保证其安全;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家;参加联邦储备系统的各银行不得从事支持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业务;联邦储备局有更大权力控制全国信贷系统;私人银行接受联邦储备局监督。摘编自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96-97页选材意图:这场大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方面出现的,在罗斯福就职的当天,全国有32个州(包括主要大州)的

12、银行全部停业或倒闭,其余各州的银行业务也不能正常运转,华尔街的证交所和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正式关闭,政府发不出薪金,到期公债无法偿付,美国面临经济全面崩溃的危险。所以,罗斯福在上任之初就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企图通过强化政府的监管来恢复银行信用,缓解金融危机。选取这段史料,有助于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为什么首先从金融方面入手。金融是经济运行的链条,恢复银行信誉有利于提高民众信心。这段材料还说明,恢复金融的措施除了保证存款的安全之外,还规定了银行业务的范围,即:参加联邦储备系统的各银行不得从事支持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业务。目前我国的银行也有这样的规定。材料7 罗斯福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时,有一

13、个因素要比货币更为重要,比黄金更宝贵,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其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战胜恐惧。”选材意图:罗斯福的这段话说明,恢复国民的信心是战胜危机重要因素。政策与民心相配合,才能渡过危机。材料8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额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

14、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选材意图:在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工业产值居第一位,因此,全国工业复兴法被许多人看作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选取这一材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工业复兴法的基本内容:订立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部门的企业活动,呼吁各贸易集团进行合作,调节雇主与工人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就业。材料9 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

15、其收成作担保夏清成、菅明军: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载财政研究1998年第12期选材意图:美国是地大人稀,国土面积与我国差不多,但人口当时仅1亿多。要理解美国的国情。因为农业生产过剩,政府才用补贴的办法既减产有保证最低生活。此材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直接目的: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材料10 社会保险(障)法(1935年8月)规定:第1节 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至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的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的款项。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此批准拨款予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受抚养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供本章目的之用的款项。第5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特此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会计年度起,拨予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第601节 为资助各州、县、卫生区域以及州属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